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英流汇聚的伟大历史时期,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物,在此期间亦曾留下过深深印迹。本所引溯论证的:是其早期的编辑出版实践及其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内容包括:一、丰富多彩的出版实践;二、“鼓吹革命”的出版思想;三、风格独异的出版特色;四、功垂青史的出版名家。在章的第四部分,笔以下述拙见就教于同人:1、陈独秀是引领近代中国进步出版事业的旗手;2、陈独秀是培养近代出版人才的园丁;3、陈独秀是早期党的革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2.
书讯     
《报纸的风格和特色》刘黑枷著的《报纸的风格和特色》,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每册定价1.80元。该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对如何办出具有独特风格的报纸这一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阐述许多独到看法和体会,本书并对如何办企业报,科技报、校报、晚报提出许多新的见解。同时也具体论及  相似文献   

3.
黄天鹏:中国新闻学术史观的第一阐释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云 《新闻知识》2006,(11):75-76
黄天鹏(1904-1982),名鹏,别署天庐主人、消遥居士,广东普宁人。黄天鹏是现代中国著述最为丰富的一位新闻学者。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的新闻学著作十之七、八出自黄天鹏之手,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他先后出版了《新闻文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天庐谈报》、《新闻记者的故事》、《新闻记者外史》、《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新闻学入门》、《新闻学概要》等十余本新闻学著作。期间,黄天鹏还整理出版了《新闻学论文集》、《新闻学名论集》、《新闻学刊全集》、《新闻学演讲集》、《报学丛刊》等,为保存新闻学文献资料做出了…  相似文献   

4.
周刊是杂志缩短出版时间、增加新闻内容和增强时效的产物。新闻杂志是从季刊、双月刊、月刊发展到半月刊、周刊的。周刊表示以一个星期为时间单位出一期,如《瞭望》就是从1981年的月刊变成1984年的周刊。现在以周为单位出版的新闻周刊,除《瞭望》外,还有《深圳周刊》、《北京青年周刊》、《东方文人周刊》、《新民周刊》等。报纸以周为周期出版是相当普遍的。起初,它是在编辑、记者力量不足或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所实行的一种出版形式。现在许多行业报就是一周出版一期,如《福建商报》、《福建环境报》等。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日报、晚报为了吸引读者不断推出新的版面、栏目。前几年是周末版或星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马克思《普鲁士出版法案》的撰写背景,认为此文是其出版自由观演进之一环。1848年革命后德国废除书报检查,马克思利用法治环境积极倡言,《普鲁士出版法案》一文便是其中代表。新闻人是马克思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社会职业,莱茵省的自由风气与师长朋友的引介邀约都促成他拿起笔杆。主编《莱茵报》、《新莱茵报》的马克思务实稳健,明显有别于街头的革命者,这也保证报纸能够赢得市场。《新莱茵报》后马克思仅偶然短时主持过几家工人报刊,究其原因或许是精力转移、流亡身份所限,但绝非办报失败所致。  相似文献   

6.
风格是期刊成熟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风格”一词借用于期刊理论与实践,我们同样可以说:风格即期刊。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期刊走向成熟的标志。纵览中外著名期刊,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具有鲜明风格的期刊。如《读者》那种娓娓道来、细雨春风的风格决不会与《故事会》那种通俗易懂、趣味横生的风格混淆;《女友》的纯情热烈也不同于《家庭》的平实亲切。它们的成功来源于其独特的风格,风格是它们之所以成为“这一个”而不是另一个的基础,是它们立于期刊之林的旗帜。我国出版界前辈邹韬奋先生曾说过:“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这确是期刊界…  相似文献   

7.
由十六省(区)出版社合办的图书评论报——《新书报》于今年正式出版,为了组织书评队伍,联系新闻单位,该报编委会于5月10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展出了十六个省(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书。《新书报》编委会负责同志就《新书报》创办的宗旨、方针以及任务特色,向首都新闻单位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新民报》办报历史当中的出版实践及其出版思想与价值需引起重视。重新审视这份传奇报纸的创新发展路径可以发现:办报方针一以贯之确保报纸与受众的接近性,编读互动新闻联动拉近与读者心理距离,内容生产协同优秀作者形塑良性媒介文化,这些互动出版实践进路均能对现代报刊编辑部进行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深度创新拓展探索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杭州日报老报人卢贤松的专著《报海奋蹄五十年》一书最近出版。该书系卢贤松为庆祝杭州日报创刊50周年而出的新闻作品专集。主要内容有“乔石同志教我写新闻”、“五随周恩来总理采访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启蒙思想家,也是一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其创办的报刊唤起了民众的思想启蒙活动。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卓著的《新青年》杂志,把"改造青年思想,辅导青年修养"的宗旨和现实的社会政治、青年的思想实际逐渐结合起来,在中国新闻史上影响深远。本文结合陈独秀丰富的办刊实践活动,探讨陈独秀的新闻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全国晚报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新闻学会会长丁法章所著《新闻评论教程》,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丁法章在1985年曾经出版了解放后我国第一本《新闻评论学》专著,获得广泛好评。《新闻评论教程》是作者在总结最近20年的新闻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主持青年报和新民晚报工作期间对评论工作的丰富实践基础上,对《新闻评论学》进行最新补充和修订而成的,是作者为新世纪新闻评论教学和新闻评论实践提供的一本力作。该书约36万字,内容涵盖了新闻评论学一般原理、评论写作的基本程序和常用技法,许多观点、实例…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史料》2007,(2):92-94
含英咀华 钩玄提要——《中国出版编年史》序 我很高兴,在疗养中拜读了李瑞良先生的新著《中国出版编年史》校样,上面散发着书香和油墨的清香。文中论述引用的文献资料,丰富而恰当,含英咀华,释义准确,读来使我更加领会其周密性,从而有助于理解如何观察出版脉络,认识源流。这不仅是作者几十年积累学术资料的成果,更是从事编辑出版实践长期钻研的心得。  相似文献   

13.
陈强 《编辑学刊》2023,(1):63-67
2006年,张立宪创办的Mook《读库》面世,其极富特色的出版理念,包括出版宗旨、选题标准、对图书形态的思考实践,以及形式多样和富有创新的编读往来与交流,都对当下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的传统纸质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具有启发意义。文章探讨《读库》的编辑实践和由此体现出的张立宪的编辑思想,为当下的图书编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媒介新书讯     
新闻新学科高级教材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经过我国一批新闻教育专家数年的潜心研究,一套荟萃我国新闻交叉学科研究最新成果的“新闻新学科高级教材” 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这套新教材目前推出的第一辑包括六卷:《新闻传播学》、《新闻文化学》、《新闻心理学》、《新闻美学》、《新闻语言学》和《新闻伦理学》。全套教材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有的填补了我国新闻教育有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党报舆论监督论文集──《探索与实践》本刊讯 全国省级以上党报舆论监督优秀论文集──《探索与实践》近日出版。该书分为目的篇、技…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经济报》作为一张少数民族地区出版的综合性大报,因为其独特的创新传统、独特的信息处理、独特的文化渊源,以及独特的发展背景等,使报纸洋溢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一、内容设置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新疆经济报》的主要版面有:"要闻""、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报纸是新闻纸,尤其是日报,做新闻才是“名正言顺”,如果报纸杂志化就似乎“大逆不道”。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特殊性,不能千篇一律。《都市女报》是一张周五报,它从创刊伊始就探索并确立了符合自己实际的办报风格定位,这就是鲜明的杂志化特色的办报之路。  相似文献   

17.
左灿 《东南传播》2021,(1):77-82
2020年11月17日下午,以"《新莱茵报》的编译与研究"为主题的《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增刊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线上和线下的与会代表们都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出版的这期《新闻与传播研究》增刊表示赞赏,对陈力丹教授团队的编译工作表达了敬意,并围绕《新莱茵报》的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  相似文献   

18.
欣文 《新闻传播》2004,(11):19-19
《中国新闻年鉴》2004卷已于2004年11月上甸正式出版。2004卷是《中国新闻年鉴》自1982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23卷,主要记录了2003年我国新闻报刊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传媒业、新闻教育界和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界的工作实践、重大事件、重要改革举措、典型经验、模范人物、优秀成果、机构设置、人事变动等方面的情况。2004卷《中国新闻年鉴》新增设了“专题:中国传媒集团”栏目,择登了《中国传媒集团发展报告》中由权威部门撰写的关于报刊、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五类传媒集团形成、发展概述,2003年是我国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的一年,也是突发事件报道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19.
主题出版是近年来涌现的出版新方向。随着实践的发展,主题出版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主题出版中占有一席之地,一直是地方出版社探索的时代课题。云南人民出版社深耕云南文化,融合时代主题、国家意志、地方特色,成功策划了不少优秀选题。通过策划差异化特色选题、挖掘本土化资源、全方位的融媒体营销推广,云南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张桂梅》一书,成为地方主题出版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20.
报纸的专栏,如同一座建筑的四梁八柱,支撑着报纸的版面。大大小小报纸办有林林总总的专栏,其特色也各有千秋。特别是这几年,许多报纸在各自的要闻版上都办有一些新闻评论专栏,我们人民政协报也不例外,在一版上办了个《今日时评》专栏,议论时局,针砭时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得到了读者和行家的肯定,最近荣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认识报纸性质,办有特色的专栏创办专栏总想与众不同,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而深入认识报纸的性质和任务,是办出特色的一个前提。人民政协报作为全国政协的机关报,办报要体现政协特色,办专栏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