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尤文君 《辅导员》2010,(2):61-61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蓬勃生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该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呢?现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前几日,区里一所新基础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开展“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实验现场研讨活动,笔者有幸去参加了这一活动,听了两节课,并参加了评课活动。对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李静 《教育艺术》2010,(7):37-38
在新课程标准下和教育改革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当然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特别是班干部的自主管理热情.让班主任从繁琐的小事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自身发展方面.同时也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有更好的规则约束自己,便成为一门重要的学问。  相似文献   

4.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认为必须还给学生“四权”.  相似文献   

5.
“新基础教育”语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7.
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学校不可能向学生传授一辈子需要的知识 ,而只能为学生“学会学习”打好基础。这就促使教育者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自主学习 ,发展性学习。那么 ,怎样做才算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第一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乐于为学生服务吕淑湘先生曾说过 :“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因此 ,教师要放开手脚 ,充分相信学生 ,全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 ,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教师和班级管理的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学生的自主管理仅仅停留在参与层面上,教师很少探究和关心学生的心灵世界,忽视学生作为生命体的需要。在这种教育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常常具有盲从性,甘于被动地接受管理,缺  相似文献   

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其心理机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体育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进师生平等地位,提高学生的“选择”和“自由”,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要改变现状、只有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巴桑 《教师》2013,(6):62-62
都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学生在很多地方的确需要老师的帮助,所以很多老师养成了无时无刻不在替学生操心,甚至替学生读书、思考、表达感受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尝不到学习的乐趣,无法进步。课堂中教师永远是主角,而学生成了观众。事实上,教师应该把"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全国各省区已陆续开始了新的课程改革,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能力提高,在新课改环境下的班级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改变,而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班级管理模式。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从班主任的作用、学生自主管理的具体实施、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接任一个新班级或是认识一个新学生时,我们通常提倡先把学生的底摸一摸,了解一下学生的过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向原先的教师了解,甚至去家访。这样,教师就可以做到对学生过去的所有表现都一清二楚,尤其是对一些所谓的“差生”的斑斑劣迹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4.
1994年4月,中国《教育参考》杂志发表了《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作叶澜;1997年9月,中国《教育研究》杂志发表了叶澜的另一篇章:《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通过这两篇章,叶澜和她引领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站在了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台。这一“站”,就是十年。  相似文献   

15.
当教育变革逐渐由酝酿走向具体实践时,教师发展越来越成为决定改革成败的核心要素。教师发展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为学校转型性变革提供持久动力,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作为教育实践中的生命个体,其自身也面临着生命能量的积聚、转化、释放、生成等人生课题。在这个意义上,重建一种新的教师发展观,其意义并不亚于全方位的学校教育变革。2006年9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叶澜教授的新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以下简称《新论》)在教师发展问题上作了诸多突破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赵洪涛 《上海教育》2009,(15):96-97
【主要贡献和实践】 叶澜教授致力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建构,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改革。她主持了《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孰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等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班级基本情况与分析。我们初一(1)班是2001年7月组建的。由于历史原因使我校的招生生源与一般学校有很大不同,社会上和家长一直对我校中预年级的生源构成有一个定势看法,46位学生来自外省市、本区和本市不同的学校,其中外省市借读生14人,离异和单亲家庭有7人:学生大多为低收入家庭,缺乏化背景。学生中行为习惯、心理品质与学习基础较好的占15%;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其实是一个师生互动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思想和能力的发展,会加速学生的进步与班级的成长,并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促进班主任自身的发展,这是我在几年的“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中所体悟到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来临,昭示着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幕终将揭启。数年的实验告诉我们,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执行和落实,离不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的导引、唤醒和启示。只有理论的春风,才能引来教改实践的秋雨。在新年开刊之际,以服务于基础教育为宗旨的《教学与管理》,愿以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为导引“春风”,奉献给我刊亲爱的读者。  相似文献   

20.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确定学校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否自主探究的学习,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