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2010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中提出的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的理念,可能成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通识教育概述着手,分析我国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探讨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所应担负的教育责任及大学英语教师所应具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培养基地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第一期的学员培训现已收尾。在这一年中,本刊跟进名师培养基地的工作,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梳理出了一些名师培养基地培养学员的经验与特色,现将部分经验呈现于此。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是一个国际化认同的议题,中国本土实践的通识教育仍面临由于"通"与"识"的模糊认识带来的发展困境.新时代,通识教育必须扎根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回应时代诉求,"以整全人的塑造"为价值理念培育时代新人,强化"阶段贯通""文化联通""视野融通",基于跨学科的广博性与基础性知识,聚焦于人文性与科学性知识,着眼于通过知识的学习培育"人"的通识素养,以深化、创新通识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通识教育的意义和概念,对目前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现状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通识教育存在着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师资不足、管理不到位、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作者认为通识教育对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底蕴、人格魅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提高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应该从政策支持、建立教学联合体、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新教学方法的学习、健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几方面促进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6.
7.
高职学校进行通识教育研究,有利于改变办学模式。如何使高职学生的行为教育更科学?通过研究探索可以找到比较适合的教学模式和行为培养方式,以期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8.
通识教育是通过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人格,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通识教育及健全人格的涵义,分析了当前高校通识教育及健全人格培养存在:理解不深入、实施有偏差、参考资料偏少、系统研究不多等问题,并提出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和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科学的评价制度实施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如何应对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变化,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各国纷纷探索高职通识教育模式。跨学科认知作为通识教育的内核,与职业多变性、复杂性相对应。基于此,通过梳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跨学科认知心理机制、跨学科协同教学等国内外研究文献,提出高职跨学科通识教育模式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以期借此引起职业教育同人更多地回归教育本质——对人性的关注、对进步主义与实用主义理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陈慕泽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1-3
逻辑学通识课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素养。知识,包括逻辑学专业知识,不会自然地成为逻辑思维素养。与日常逻辑思维相关的是逻辑学知识的传统部分,是传统的形式逻辑以传统的方式覆盖和处理的知识内容。在逻辑思维素养的构成中,相关的逻辑知识以直觉形态存在。逻辑思维素养的差异,不在于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这些知识的直觉形态的灵敏度。“逻辑需要的是训练而不是记忆”。逻辑通识课覆盖逻辑知识,但其实质部分是有效的思维训练。案例思考与分析是课程的结点,案例教学是基本方法。数理逻辑(一阶逻辑)不应当是,事实上也从来不是逻辑学通识课。逻辑学通识课的角色一直是由传统形式逻辑承担的。这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历史地位。作为通识课,传统形式逻辑必须改进以取得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逻辑学与通识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慕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4)
逻辑学通识课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素养。知识,包括逻辑学专业知识,不会自然地成为逻辑思维素养。与日常逻辑思维相关的是逻辑学知识的传统部分,是传统的形式逻辑以传统的方式覆盖和处理的知识内容。在逻辑思维素养的构成中,相关的逻辑知识以直觉形态存在。逻辑思维素养的差异,不在于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这些知识的直觉形态的灵敏度。“逻辑需要的是训练而不是记忆”。逻辑通识课覆盖逻辑知识,但其实质部分是有效的思维训练。案例思考与分析是课程的结点,案例教学是基本方法。数理逻辑(一阶逻辑)不应当是,事实上也从来不是逻辑学通识课。逻辑学通识课的角色一直是由传统形式逻辑承担的。这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历史地位。作为通识课,传统形式逻辑必须改进以取得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FOCUS是杜克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典型课程模式,它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上都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选修FOCUS的学生必须对跨学科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课程实施上重视研讨和互动.FOCUS课程为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改革提供了许多启示:跨学科的内涵比较丰富;课程实施注重人际互动;通识教育与本科生参与科研有机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通识教育的基本模式.目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实施通识教育的尝试较多.实际上,在教师培养方面进行通识教育模式探索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义遒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1-8
本文叙述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指出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作者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作者阐述了开设通识课程的原则、要求、做法以及教师的条件,叙述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美大学通识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产生于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本文通过分析二者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阐述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以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培养为目标,以知识整合为特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旅游教育以培养高级旅游人才为己任,旅游学的学科特点、旅游行业特点以及社会发展都呼唤高等旅游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建构适合旅游专业实际的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旅游专业教育的关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蒲波 《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36
文章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提出通识教师是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条件,进而探讨了通识教师的涵义,分析了通识教师和一般大学教师的区别,提出了选拔、培养和评价通识教育教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教师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方法陈旧、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选课存在功利倾向等问题。解决教师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问题可从提高认识、调整课程结构、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多种方式解决师资队伍问题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