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对恽代英《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中的“千秋”一词注释为:“这里是不朽的意思。”笔者认为不妥。“千秋”,《辞源》有六解:(一)一年有一秋,千秋即千年,形容岁月长久;(二)祝寿的敬词;(三)婉言人死;(四)药草乌头的别名;(五)县名;(六)秋千。《辞海》有二解:①谓年代久远;  相似文献   

2.
《千秋》是落落继《须臾》后推出的个人作品集,收录了2008年~2010年的短篇。须臾:片刻。极短的时间;千秋:一千年,很长久的时间。这么一看。进退问便有了种“万年一眼.千秋一段”的玄妙。  相似文献   

3.
新华社武汉8月10日电: 湖北省人民政府日前作出决定,追认在抗洪抢险中为救护群众英勇献身的大冶市大箕铺镇干部彭志龙为革命烈士。 (《长沙晚报》1998.8.11.3版) 虽然“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提法不时见诸报端,但“烈士”不可“追认”,只可“批准”。  相似文献   

4.
汇集众本校订一部《石头记》原本、真本,是现代“新红学”的历史性课题,也是周汝昌先生大半个世纪“为芹辛苦”的最终追求。《石头记会真》汇校本的面世,不仅是周先生“红楼”大业完成的标志,也将成为现代“新红学”事业最终告成的象征。作为一部中华文献大典,《石头记会真》必将与“尼山事业”同存而惠及千秋。  相似文献   

5.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诗人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写下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语文知识》1997年第1期发表的一位作者写的《杜甫<绝句四首>之三赏  相似文献   

6.
把握“读”体会“境”──浅谈《革命烈士诗二首》的教学广东广州市东山区教研室黎绿波《革命烈士诗二首》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它以烈士的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字字句句,净化着后人的心灵,教学这样一篇情感充盈的课文,努力把握好范读、美读、诵读,是体...  相似文献   

7.
<正> 拙作《诸葛亮再评价》,虽论其人“德薄才平,过大于功”,但未述及其名为何能重千秋。本文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对此试作浅析。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不当之处,祈冀教正。  相似文献   

8.
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有四处用了“谢”字。其中“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一句中的“谢”字不少参考资料都解释为感激、感谢,这是用现代汉语去逆推古汉语之意,是不妥的。我们现在说的“多谢”是感激之辞,但在古代,谢还有“告诉”这层意思。如《集韵·祃韵》: “谢,告也。”《篇海类编·人事类·言部》: “以辞相告曰谢。”《汉书·车千秋传》: “谨谢丞相、二  相似文献   

9.
“东方峡谷”的千秋功业怒江州教委主任杨思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4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已经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涵盖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八五”以来,全州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到1995年,州内共开办小学1169所...  相似文献   

10.
我省1987年开始实施“普九”,历经十年,于1998年实现了全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十年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在教育线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取得了基础教育发展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受到教育部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在20世纪的年历翻过最后一页、新世纪刚刚开始之际,我们在这里刊载记述我省十年“普九”的长篇通讯《大业千秋》,以纪念辽宁四千万党政干部用血汗浇铸的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工程,并把它献给为实现“普九”大业而作出各自贡献的可敬可爱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汉武盛世,人才荟萃。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对《史记》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精辟评价。司马迁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述历史,开创了纪传体的先河,成为历代史家编撰史书的范例。因此,他被称为“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17课《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一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教参和一般文言资料上都这样解释:冉有、子路拜见孔子。笔者认为将“见于”解释为“拜见”似有不妥,应该解释为“被召见”。我的理由是:1、《论语》中其它文章中没有将“见于”解释为“拜见”的,只有“见”解释为“拜见”。如《八佾》中“仪封人请见”、“从者见之”;《阳货》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等句中的“见”都解释为“拜见”。2、同样被选入高中课本的《庄暴见孟子》(《孟子》)一文有这样的句子:“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他日,见于…  相似文献   

13.
中师语文课本《阅读和写作》第五册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的“啸”解释为“高声叫”。笔者认为此解不妥,“啸”在此不应解释为”高声叫”,而应解释为“打唿哨”。许慎《说文解字》:“啸,吹声也,从口肃声。”《辞海》解释说:“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我的“自白书”》作者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相关资料及档案材料,《我的“自白书”》的本特征及其水平,综合考察可能人员的经历及各种情况,可以断定,《我的“自白书”》第一作为诗人、资深编辑杨本泉,第二作为《在烈火中永生》、《红岩》作罗广斌,而非革命烈士陈然。  相似文献   

15.
董向东 《甘肃教育》2011,(18):57-57
有位作者读了2011年8月份下半期《甘肃教育》杂志上我写的《这个“时”字该如何解释》后,问我,你怎么把“学而时习之”的“习”解释成了“实习”?许多人把“习”解释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思,如《礼记·射义》中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  相似文献   

16.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木兰诗》一文中解释为“爬搔”。成语“扑朔迷妒’出于《木兰诗》,《成语大词典》中解释为“难辨免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对于“扑”、“朔”的字义,两处都未做出明确解释。  相似文献   

17.
“雅善鼓瑟”的“雅”应作何解?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部有影响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解为“平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甚,很”,《新华字典》采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笔同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笑靥千秋     
导读: 舒婷的散文很有特色,情感真挚动人,语言含蓄优美,大多围绕自己的生活生发,亲切有味,《笑靥千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文章选取了四种笑容,即母亲温暖的笑、女伴“青春无畏”的笑,师傅质朴的笑及女政治家工具性的笑,先描述后议论,展示了人生百态,赞美了动人的亲情、友情、爱情,含蓄表达了在人际关系上主张真诚、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价值取向。对笑的描写,笔墨虽不多,但形象生动,令人难忘;穿插其中的议论,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9.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相似文献   

20.
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标题中“见”字的解释,有的人解作“被”,有的人解作“见面”。我认为这些解释使得这个标题难以理解,很不恰当,应该解释为助动词,表示“加于我”的意思。查阅一下《辞海》《辞源》《古汉语常用字典》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