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耳道     
"耳屎"是一种俗称,它的学名是"耵聍"。耵聍是怎样形成的,是不是真像"屎"样的只是废物呢?在人的外耳道内的软骨部的皮肤上,有一种腺体叫做耵聍腺,分泌淡黄色黏稠液体。这种黏稠液体在空气中干燥形成薄片或成黏稠的油脂,薄薄地附在外耳道内的皮肤表面,就是耵聍。小而薄的耵聍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自动被排出。耵聍并不是耳内分泌出的脏东  相似文献   

2.
耳屎是人内外耳道内皮肤上的耵聍腺分泌出来的物质,医学上称之为“耵聍”。耳屎一般呈淡黄色片状,附在外耳道的四壁上。由于外耳道与下颌关节相接近,吃东西或说话时,耳道内的片状耳屎就会慢  相似文献   

3.
慎取耵聍     
陈琴 《幼儿教育》2002,(12):32-32
耳屎是外耳道内的耵聍腺分泌出来的一种物质,医学上称之为“耵聍”,它具有保护耳道,不让异物进入的功能。大多数孩子的耵聍呈浅黄色片状,它轻轻地附着在外耳道。当嘴巴咀嚼食物或说话时,由于下颌关节的运动,  相似文献   

4.
人的外耳道皮肤能分泌一种淡黄色粘稠“耳屎”(专称耵聍),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耵聍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如果孩子的耵聍过多、过大或影响听力时,应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我发现个别孩子似乎有些耳背,要大声叫几遍或走到他身边叫他,他才能听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仔细看了看孩子的耳朵,原来外耳道全被耳屎堆满了。耳屎学名耵聍,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粘稠物质,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灰尘、飞虫等异物的作用。有些孩子耵聍特别多,如不能及时清除,日久易与尘土等异物形成较大、较硬的团块,堵在外耳道中,这就是俗称的“耳结”。孩子外耳道被堵塞后,会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若有水进入外耳道,耵聍吸水后膨胀会使症状加重,并出现耳痛,严重的将导致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部疾病,甚…  相似文献   

6.
洁净整齐的孩子人见人爱,每个父母都注意给孩子洗澡、换衣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同时,一些父母还经常给孩子掏耳朵,认为耳屎是耳内的废物,要及时清理才对。然而这种作法却是不恰当的,为什么呢?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黏液状物质,它可黏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局部皮肤代谢产生的脱落细胞等,因而我们看到的耳屎不单纯是耵聍腺的分泌物。耵聍对人的耳朵有一定保护作用,它可以覆盖在外耳道皮肤表面,防止皮肤干裂和黏附灰尘,预防感染,而且万一耳道进水,它还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  相似文献   

7.
作为幼儿园的保健医生,有时会遇到幼儿诉耳痛的情况。这时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初步检查幼儿的整个耳朵。看看是否有外耳皮肤的破损。如果皮肤无损伤,就需要检查外耳道了,看看是否有聍耵阻塞,外耳道耵聍阻塞俗称“耳屎阻塞”。幼儿外耳道耵聍未清理,遇水后膨胀压迫耳道或鼓膜使幼儿感到耳痛,有的幼儿还会出现呕吐的  相似文献   

8.
专家频道     
护理Q儿子的耳朵里有很多耳屎,用棉签也弄不干净,真怕影响他的听力,不知道该怎样清理? A所谓"耳屎"就是人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的分泌物,医学上称之为"耵聍",清除耵聍最好请耳鼻喉科医生帮忙。如果实在想给孩子清理,可用棉签在外耳道入口处轻轻清理一下即可,如果耳屎较多,可以用3%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或者香油,2—3滴滴入耳内,等1—2小时后耳屎变  相似文献   

9.
人的外耳道是一个盲性管道,其靠外的1/3段为软骨部分,软骨的皮下组织内分泌出一种叫做耵聍的物质,俗称耳垢或耳屎。耳屎通常为干性、片状小块,淡黄色或棕黄色,味苦,触之有腻滑的感觉。耳屎在保护人的耳朵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陈倩 《教育导刊》2006,(11):54-54
在门诊常常会遇到鼓膜外伤的病人。鼓膜外伤多因直接或间接的外力损伤所致,可分为器械伤,如火柴杆、棉枝挖耳刺伤鼓膜;医源性损伤,如取耵聍、外耳道异物等;压力伤,如掌击耳部、放鞭炮、跳水及潜水等;其它尚有颞骨纵行骨折等直接引起。小孩的模仿能力强,常常会学着大人用小东西挖耳,一不小心就会戳伤引起出血。若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用75%酒精或4%硼酸酒精清洁外耳道,取出外耳道内的污垢及血痂。若鼓膜已损伤,可用消毒棉球置于外耳道口,保持外耳道干燥和清洁。同时,不能用力擤鼻,耳内严禁滴药和进水,以免造成细菌感染,必要时可以…  相似文献   

11.
小朋友,你认识我吗,我叫耳屎,我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耵聍”,我就居住在你的耳朵里。我的样子象蜡,淡黄色的,摸上去油腻腻的,我的味道是很苦的。你可别小看我,更不能讨厌我,我对耳朵可好啦!我是你的好朋友。我象一名哨兵,在外耳道站岗。小虫子一尝到我的味道,就飞快地逃跑了。空气中的灰尘一钻进耳朵,我也不放过它,用我的油把它紧紧粘住,不让它钻进耳朵里。我这样做,能保持耳朵  相似文献   

12.
一种与传统防弹服迥然不同,穿在身上就像普通衣服一样的新一代高可靠性防弹服,最近由美国特拉华大学合成材料中心等机构研制成功,不久将装备部队。这种服装的防护物质,是一种由聚乙二醇和硅微粒合成的超浓液体,被称为“液态硅”或“剪切增稠液体”(STF)。它被灌装在传统防弹服的夹层内,或涂抹在纤维的表面。当子弹或弹片打到这种防弹服时,里面的液体会在子弹或弹片的巨大压力作用下,瞬间转化为一种硬度极高的物质,形成一块盾牌;一旦压力消失,便又迅速还原为液体状态。研究人员最初设想的防护装置是一种能喷涂在人体表面的材料,就像抹在面…  相似文献   

13.
徐陈矽 《初中生》2010,(6):36-37
打开一杯酸奶,看着白色的黏稠液体,你能想象出其中的益生菌也会建立“城市”,还有着丰富的社交生活吗? 细菌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生物,也是最成功的生命形式——山河湖海,天上地下,甚至在很多极端环境中都有细菌存在。长久以来,人们认为细菌的生活极其单调:不是在进食,就是在繁殖。  相似文献   

14.
今年江苏化学预选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下列常用仪器中,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是 A.试管 B.胶头滴管 C.滴定管 D.烧杯”(标准答案为C。) 我认为题中“测量”一词用得不确切。因为“测量液体体积”是指通过量具来确定一种未知体积的液体的体积,液体在量具内所占的体积必须能通过具体刻度反映出来。胶头滴管没有具体刻度,烧杯、试管表示的容积很不准确,这三种仪器都不能用作精确测量液体的体积。滴定管只有中间一段有刻度,在0刻度以上和终刻度以下都无刻度,刻度线以外的部分是不能用作测量液体体积的。如向50ml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关于筒内水面上的油层是否受到浮力的问题在本刊展开了讨论。本文就液体内压强的机理和浮力等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以与同行商讨。一、液体的压强是分子斥力的作用现行初中《物理》课本写道:“液体因为有重量,所以对容器的底部要产生压强。”并用实验证明了液体对侧壁和液体内部均有压强,这有利于初中学生理解和接受液体内压强的概念。液体是介于气体与固体之间的一种物质形态,它既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又  相似文献   

16.
<正>在网络平台曾红极一时的高粱饴,其实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有记载以来,中国最早的糖出现在西周时期,叫作饴。饴糖是一种由米、淀粉和麦芽经过熬煮糖化而成的糖,呈黏稠状,主要成分是麦芽糖。在《诗经》中有诗句:“周原(?),堇荼如饴。”意思是周的原野如此肥沃,本该是苦味的堇菜和荼菜也如饴一样甜。这里的饴,就是用发芽的麦子等熬出来的甜味液体。  相似文献   

17.
儿童不应该养成挖耳的坏习惯,家长也不应该给孩子挖耳朵。挖耳朵有许多害处,可引起一些耳病。挖耳朵时,很容易挖破外耳道皮肤,这样会把皮肤表面的细菌推入伤口而致发炎。外耳道疖,十有八九是因挖耳朵引起的。有甲癣或脚癣的人,挖耳朵时会将霉菌无意中感染外耳道。经常挖外耳道,可使外耳皮肤慢性充血,耵聍腺分泌旺盛,耳屎反而迅速堆积增多,容易堵塞外耳道。若养成挖耳朵的坏习惯,一不小心,就可使鼓膜外伤穿孔,甚至伤及听小骨,引起严重的耳聋。许多中耳流脓的病人,就是在用织毛衣的竹针、胸针、发卡、火柴棒、牙签、铁钉之类的物品挖耳朵时,因…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有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如食盐、蔗,工糖、纯碱等,溶于水后得到的液体,化学上称为溶液。要正确理解溶液概念,需掌握以下几个要领。1.抓住溶液的特征一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混合物”是溶液的特征。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形成后各部分的性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一样;  相似文献   

19.
一.“喷泉”实验的原理喷泉实验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内外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如图1,圆底烧瓶中充满了易溶于液体b的气体a,根据物理学连通器的原理和帕斯卡定律可知:滴管挤出液体b之前,烧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当向烧瓶内挤出滴管中的液体b后,因液体b吸收了气体a,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内外压强差较大,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液体b从烧杯中倒吸入烧瓶而形成喷泉。  相似文献   

20.
正luweixun@sina.com问:我的孩子5岁多,经常用手指挖耳朵。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他耳朵里的耳屎厚厚的,好像快要把耳膜完全覆盖住了。请问,孩子耳屎多如何处理才好?陈亚秋大夫答:耳屎的学名叫耵聍,是人体外耳皮肤上的耵聍腺分泌出来的物质结合皮屑等形成的。正常情况下,耵聍可以随着上下颌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