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图式理论通过语言图式的预测补充作用,语境图式的构建整合作用以及文化图式的推论沟通作用,把隐性衔接语篇这种看似毫无连贯的句子与大脑中的“图式”联系起来,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使读者了解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达到隐性语篇的连贯。  相似文献   

2.
基于认知语言学体验哲学和ICM理论探讨听力语篇的连贯性。假设一个语篇能在我们的心智中成为一个统一的认知世界,交际者就可以认为这个语篇具有连贯性。在该假设下,听力语篇的连贯性不仅依赖于语义信息,而且受到声音韵律和听话者ICM知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语篇的真正理解基于心智机制中形成的认知世界,将Lakoff提出的体验哲学和ICM理论以及langacker的动态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语篇在认知世界分析方法中具有连贯性.认知世界是指人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认知对事物进行整合、加工,在共享和交际中表现出的知识,只有将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去分析语篇,激活信息,使其相互建立起关系,才能使各个层面形成一个整合、统一、有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衔接、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语篇教学等,学者著述颇多,但是如何把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却少有人论及。在本文中,笔者首先简要讨论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然后介绍了衔接、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及衔接机制等,最后尝试性地讨论了如何把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语篇教学,旨在探索一条适合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连贯就是连接贯通,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在组织语篇时,常用衔接来帮助语篇实现语义的连贯,这类常见的语言现象即为显性连贯,很容易被人理解。但我们时常会发现另外一些语言现象:该类语言现象需要从交际双方共有的语境、常识等出发进行推理找出隐含结论或从转移话题角度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才能被把握。此类现象即隐性连贯,在本文将做仔细探讨,分别从隐含结论和转换话题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传统语言学认为,语篇连贯需要依赖表层衔接的显性手段来构建。本文作者在对众多中英文语篇分析后发现,表层的衔接手段并非是语篇连贯构建的必要条件。语篇连贯的构建在很多情况下还依赖于人类的心智体验并受到深层的认知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作者将讨论认知语言学中的ICM,隐喻,转喻等认知模式是如何作用于语篇连贯的构建的。  相似文献   

7.
王健 《教书育人》2006,(10):69-70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深层结构上,即读/听者通过阐释显化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浅势意义及隐性关系。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即通过语法、词汇和篇章的手段表达的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显性关系。一个语篇之所以称之为语篇,主要在于其内在语义上的连贯,从而具有了语篇特征。语篇的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主要手段,在语篇连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衔接手段的使用并不能保证整个语篇就是连贯的。下面结合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客观分析语篇连贯与衔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深层结构上,即读/听者通过阐释显化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浅势意义及隐性关系。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即通过语法、词汇和篇章的手段表达的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显性关系。一个语篇之所以称之为语篇,主要在于其内在语义上的连贯,从而具有了语篇特征。语篇的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主要手段,在语篇连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衔接手段的使用并不能保证整个语篇就是连贯的。下面结合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客观分析语篇连贯与衔接的关系。一、连接词语在语篇连贯中的…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篇都具有两种连贯方式,即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显性连贯的语篇使用各种明显的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手段和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下义词、局部关系词和搭配等词汇手段把语篇中不同的成分从意义上联系起来。而隐性连贯有赖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合作原则”和“关联原则”对没有形式上的衔接的语篇连贯颇有解释力,读者掌握的文化知识,包括话语发生时的特定情景对语篇的连贯解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黄麟 《华章》2009,(20)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演讲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演讲语篇的研究也逐步引起了语言学家和相关学者的关注.本文尝试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世界分析法为基础来阐释演讲语篇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1.
听力课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英语基础必修课,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们探索和改革的问题。ICM为理想化认知模型,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的新视角,以此理论为依据,建构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从听前、听中、听后三个阶段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激活、预测和巩固认知世界知识(ICM+背景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并培养其对听力课程的兴趣,实现探索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ICM理论看,网络流行语包括了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四种类型,而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翻译策略为ICM零植入、ICM完全植入和ICM部分植入;具体翻译方法为译出译入语中对应的ICM、添加ICM触发器、建立新的ICM、替换ICM、映射对等。网络流行语存在不少误译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译入语中激活不对等的ICM引起的,解决的方法为替换ICM。  相似文献   

13.
ICM(理想化认知模型)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被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于文本理解的研究中。以文本理解为基础,创新性地将ICM理论应用于隐显翻译中,指明隐显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表层的语码转换研究,而应深入到探知其认知本质,挖掘文本的“物境”、“情境”、“意境”和“象境”。通过ICM理论在隐显翻译上的创新应用,为ICM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空间,并为隐显翻译探索了一条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知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语篇衔接分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显性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隐性衔接借助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完成.隐性衔接是语篇衔接的一种表现方式,掌握好隐性衔接能更加有效地把握语篇理解.  相似文献   

15.
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以动态的语境观来解读隐喻的理解,认为隐喻理解是在适当的认知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获取语境效果的一个动态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义学和语用学的不足,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语篇的衔接不仅是一种表层结构上的词汇、语法手段,同时也是语篇中的深层结构上的认知手段。前者指的是语篇的显性衔接手段,主要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手段与重复、同义、上下义和搭配等词汇手段;后者指的是语篇的隐性衔接手段,主要包括语言的象似性、语言的人际功能和认知语境推导等手段。这两大手段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语篇的建构,并达到语篇的连贯。  相似文献   

17.
研究融合了关联理论及语篇衔接理论的有关文本理解之观点,从理论上把握阅读过程,对阅读教学实践提出理论支持;同时根据英语语言一词多义、多词一义这一语言的凸现特征,就阅读者在文本阅读时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类语言结构的多变性作了详细说明;并进一步根据这一特征对MiriamSchcolnik,TamarFeuerstein阅读理解过程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孙爱敏 《考试周刊》2007,(29):53-54
对衔接手段的讨论常见于语篇分析和语用学的研究中。衔接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在一些自然话语中人们依然可以有意识的使用衔接手段使话语的关联性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改变交际双方谈话的方向,乃至关系,主动的可以转为被动,被动的可以转为主动。了解衔接的重要作用可以提高人们的话语理解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蒋莉 《黄山学院学报》2007,9(2):133-135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凸显了新闻翻译的重要性。关联理论给新闻翻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从新闻原材料的选择,到翻译方式及方法的确定,关联原则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礼貌研究的深入,传统礼貌观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回顾以Grice的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的传统礼貌观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拟以认知语用学中关联论为理论框架,介绍关联论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