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存在着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要完善应对策略与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庞大的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分析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并就他们因家庭贫困所产生的一些心理障碍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一些问题,积极地探索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浅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对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寻求对策。本文试从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调查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以探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成为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甚至一定程度影响了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对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双困生”在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培养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提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不仅经济上贫困,而且存在诸多心理问题,由此导致心理贫困.贫困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心理脱贫.本文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救助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制约着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城乡差别巨大,农村家庭收入较低,农村地区文化、观念、交通相对落后,从而造成农村大学生从小就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生活单一、视野狭窄、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弱。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背景和环境,进入大学后,经济上的重负造成心理上的“贫困”,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业。本文对此提出了实践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制约着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城乡差别巨大,农村家庭收入较低,农村地区文化、观念、交通相对落后,从而造成农村大学生从小就处于一种较为封闭的生活环境中.他们生活单一、视野狭窄、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弱.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背景和环境,进入大学后,经济上的重负造成心理上的"贫困",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业.本文对此提出了实践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自卑、偏执、懒惰、依赖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大学生因经济拮据及学业压力繁重,承受着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存在着悲观、逃避、焦虑、抑郁、依赖、懒情等心理问题。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帮助贫困大学生真正、彻底脱贫;利用高校的党团组织,营造勤俭节约、诚信感恩的校园氛围;完善高校心理服务咨询机制,加强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本研究运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淮南师范学院随机抽取的500名学生进行了测量,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72份。SCL-90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29.0%.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8.7%,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的症状表现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富分化 ,反映在大学校园内 ,就出现了“特困生群体”。“特困生群体”形成的原因 ,“特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怎样做好大学生“扶贫”工作等课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2.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确立贫困大学生认定标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首要问题.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是由于贫困生认定缺乏科学的认定指标设计方法与实施过程的指导,影响了贫困生认定有效性.为了提高认定的有效性,基于层次分析法理论提出了一个多层次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结构,使得管理决策的分析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贫困生...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学费的日益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也呈逐年上升之势。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国家、社会、学校纷纷展开帮贫助困工作。在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物质资助的同时,亦注意到了对其心灵进行关怀,可以说在这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对此给予的关注程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本文从人格这一角度着手,通过对中山大学受资助大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实证调查,得出受资助大学生总体的人格状况。并以此为依据,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视角提出塑造受资助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对山东省八所高校150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调查,从心理、思想、学业、就业等方面考察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现状及其性别差异,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和高校扩招产生的贫困生问题,党和政府一贯十分关注和熏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助学贷款政策,但有些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涛声依旧事依旧”。降低虚高学费、建立核销制度、完善信用体系、延长还款期限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中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由于性别差异,加上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高校贫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处境更加艰难。文章从分析贫困女大学生的生存现状入手,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对贫困女大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贫困女大学生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的大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职业观呈现出新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结合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毕业生尤其是贫困毕业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从竞争的概念入手,从大学生个体本身和大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两个方面,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在大学生中引入竞争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大学生中引入竞争的方法,以期对高校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加强管理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全面关注民族高校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统计指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名在校生中,贫困生约有240万名[1],占在校生总数的20%,调查显示民族高校贫困生比例更高,贫困生的存在给民族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因此,深入分析贫困生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建立和完善支助贫困生的长效机制,加强对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促进贫困学生成才,是民族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发展性资助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权责意识的培养,在"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的高校贫困生育人模式下,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