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谁"是人类文化的千古之谜,自古以来一直吸引人们去思考.史铁生以敏感而睿智的心灵参与了这一思考,并获得了颇具深度的独特见解.主要内容包括:"我"是一种结构,不但在生命的整体里,而且在世界所有的消息里;"我"可以分为"内我"与"外我","主我"与"客我","小我"与"大我";"大我"表现为精神或灵魂,与无限之在相连,与绝对价值相通,表现为博大的爱愿,简而言之即神性的我.  相似文献   

2.
北村晚近小说存在一种明显的“苦难/救赎”的“神性书写”模式,此模式表现出人在现实世界的苦难和无法救赎,惟有宗教才能让人寻觅到灵魂的栖息地。“神性书写”模式在表现北村关注生命焦虑和精神困顿意识的同时,又带给了北村小说创作思想意义和表现形式的双重负面性。  相似文献   

3.
曹津源 《初中生》2006,(9):8-10
文章的主题,如人之"灵魂",文章的材料犹如人之"血肉",而文章的结构恰似人之"骨骼".失去健康坚实、分布科学的骨骼,血肉就无所依附,灵魂也无处寄托.2005年中考满分作文是怎样健全"骨骼"、讲究结构技法的呢?主要经验有下列五条.  相似文献   

4.
<吉檀迦利>所颂之"神"是"泛神"的看法,从来就不为诗人泰戈尔所接受.其实,诗人的神源于印度吠檀多哲学阐发的精神实体"梵",只是又融入了从人性中抽象出来的美好品格,核心是一切宗教倡导的人类之"爱".泰戈尔认为,只要行动起来,不断亲证这一神性,世界就会变得无限美好.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Plato)的对话集《斐德诺》中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他把灵魂比喻为一种协合的动力,好像同拉一辆车的两匹飞马和一个驭手,同时把人的灵魂划为三部分--御车人,驯良之马和顽劣之马.如何解读柏拉图的“灵魂隐喻“?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似乎为我们的解读提供了线索:劣马代表的是人格系统中的本我,良马代表超我,御车人代表自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学说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在非理性主义本质上存在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中,帕斯捷尔纳克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宗教神性的叙事维度.这是一种超越性维度,作家站在现世立场的对立面,用心灵的良知,以宗教神性的观照来审视人的灵魂.通过主人公日瓦戈对自我灵魂的剖析,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表现了俄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真正的宗教精神,这是苏联文学中坚持宗教精神血脉的作家们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刘艳梅 《现代语文》2007,(10):60-60
海子诗歌受荷尔德林的诗学"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和在"贫困年代里诗人何为"的影响,追求"纯诗"的写作。把创作点集中在大地、麦子、天空等自然事物上,在神性缺失的年代,呼唤神性的到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他的诗中所反映的与诗密切相关的感性宗教正是生态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自然的复魅问题",在他的诗歌中体现了人的回乡——对自然神性的回归,也是深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篇<豹——在巴黎动物园>,是一首象征主义诗作,主要展示了诗人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层思索.本文从新批评、阐释学、存在主义等三个角度来重新解读.我们认为,"豹"这一意象指向向往自由和灵魂追求的物、人乃至整个人类的无限挣扎以及与现实的奋力搏击,以及终究"化为乌有"的永恒的精神苦痛与神性寂寞.  相似文献   

9.
在人、自然和神性存在分崩离析的沉沦境遇中,在神性存在杳无音讯的失望中,一种追忆、一种真正的思就是希望之所在了.要追忆人曾经生存于如何广阔深邃的生命背  相似文献   

10.
<穆天子传>描写了西周穆王巡游西域的故事.作品无论是构思还是文本线索,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天命人事"观.天命威严,神性的不断显现昭示着天命拥有绝对的权威;人事繁杂,德治和礼治的有效结合保证了"天命"统治下的人事活动行之有序.  相似文献   

11.
但丁在《神曲》里匠心设计的"三维空间"深刻影响了弥尔顿的《失乐园》之创作,以致弥尔顿同样以地狱、人间、天堂三界为叙事场景,以"史诗主人公在两位向导指点下的美德追寻"为叙事模式.文章从"空间诗学"的视角对两部史诗展开互文式探究,指出:两位诗人以各自独特的民族语言为载体构建了同样蕴含物理和精神双重意义的创造性张力,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共同的道德探索及其以"美德线路"为核心的史诗情怀.但弥尔顿将但丁对个体灵魂救赎的关注提升至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通过书写"每一个灵魂"之代表亚当夏娃的美德追寻而创造出被誉为"文学史诗之冠"的《失乐园》,其史诗史上的经典地位"永远无法被超越".  相似文献   

12.
从政治的神性属性,到政治的工具属性,凸显出了个体主体性自由获得过程当中蕴含着的线性要素,而老、庄哲学当中的系统的、非"巨大主义"的世界观也为非神性统摄下的现代化生活提供了最优生存之道。在这样的世界观之下,人用顺应自然之道的方式保存住了人的尊严,人的主体性自由在这样的反思中获得了与上帝存在同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困境,解决实效性不强之难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以"获得感"为切入点,深入思考"为何教育""如何教育""效果如何"等问题,强化教育实效性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满意度.一是全面系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不断深化认识;二是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获得感的提升,形成教育合力;三是有机整合教育内容、方法和过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物的因素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熊文斌 《文教资料》2009,(27):13-14
贾宝玉经历了一个从神仙到凡人,从凡人到多余人,又从多余人向叛徒和信徒转变的过程.从神仙到凡人,他的神性被消解了,神的人性与现实性更多地体现出来;从凡人到多余人,则是他与现实疏离与未来呼应的过渡;对"正统"的决绝反叛与对美的不渝追求,意味着他的成熟与圣洁,意味着人性的美好可达神性之境.至此,这一人物形象寓示的现实意义和终极意义逐渐浮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多被人称为"德性论"的,这是因为亚氏之伦理学"着眼于人的道德德性的培养,着眼于使人成为一个道德的人这一伦理学的核心问题"[1]。亚氏之伦理学正是把德性与活动、目的、幸福、善、快乐等联系起来,建构出一套以获得德性为最终目的的追求灵魂善的伦理学,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也为当今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的"无神语境"下,北村、张承志、史铁生等人,成功开创了"神性写作",建立起文学与宗教这独特的一维.饱含激情地表达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感.同样语境下,他们各自又有不同的宗教情感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认为"美"源自审美状态,而审美状态并非是主体的某种精神状态,而是"存在"的本然状态。美是存在者自身的显现,"存在"即是美的本质,也是美的功用,美不是显现的结果,而是"显一现"这个动态过程。存在之显现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无法在流变的世界中领会与观照存在之本质,存在必然在生活的日常状态中被遗忘,只有打破了这种遗忘状态,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获得存在之澄明,这种获得存在之澄明状态过程,就是获得美的本质与本源的过程,美就是存在者的澄明之光,是存在之光。  相似文献   

18.
教育转型,是指通过教育规范体系的整体性变革,改变教育内部的实体和关系结构,转换教育内外部功能、使教育获得新的相对稳定的存在方式.教育转型作为受社会转型和"人的转型"(从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型)之必然性制约的教育改革,已呈现出取代过去曾广为人使用的"教育转轨"之意蕴的态势.应该承认,"教育转轨"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造舆论阶段曾起过积极作用,然而,"教育转轨"毕竟是日常生活中的形象性语言,其直观性和喻体性决定了它不能像"教育转型"那样成为教育学中的理论概念.与"教育转型"相比较而言,"教育转轨"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19.
借用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的智慧说理论,可以对美学家滕守尧先生提出的"神性智慧"作出形而上学的阐发;通过从形上层面界定神性智慧的概念,阐述转识成智的可能性,进而把对儿童神性智慧的守护与存养同滕守尧先生的生态式教育理论相结合,从而尝试寻找一条在儿童教育中进行生命关怀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反思"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知识形成角度,当前知识观上流行一种"知识建构论".反映在学校教学中,与之紧密相联的知识获得观,随即强调知识不具有传授性,只有通过建构式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知识.细究此说法,显然与长期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教学规律不相符.分析这种学习观的出现,其理论根源就在于过分肯定了"知识建构论"的教学意蕴,而忽视了"知识建构论"自身固有的理论局限性.坚持以辩证唯物认识论为指导,反思"知识建构论",则有益于重新认识知识形成和获得的机制.反映在学校教学中,则有助于澄清对知识传授的误解,以及认清知识传授与学生建构式学习观念之间相得益彰的教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