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又重新温习韩愈的《师说》内容,尤其对"传道、授业、解惑"又与新的理解和体悟,其实这也是如今高效课堂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即思德教育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目标。同时略议这些课程目标的如是达成还须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社会环境。说明无论"传道"还是"授业",离不开家教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到底应该怎样传道、授业,解惑,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与学,而重在培养发展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可是目前还在许多教师中存在这  相似文献   

3.
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些论者对韩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批评 ,分析了韩愈在该句中所使用的“道”、“传道”以及由此构成的“师道”,认为人们的批评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没有准确地把握韩愈的原意。然后本文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对韩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实际对当前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主张中明显忽视“师道”的问题表示了担忧。  相似文献   

4.
“传道授业解惑”局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教师的工作概括为传授道理、讲授学业和解答问题,精辟!历代为师从教者“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优秀华夏儿女。作为一种传统教育观念,“传道授业解惑”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广大教育工作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与技术更新的步伐日趋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逐渐由知识型向素质型和创新型过渡。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已逐渐显露出了它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形势。对此,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应深刻反思,积极探索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些论者对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批评,分析了韩愈在该句中所使用的“道”、“传道”以及由此构成的“师道”,认为人们的批评在逻辑上是错误的,没有准确地把握韩愈的原意。然后本文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对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当前教师教师和教师专业化主张中明显忽视“师道”的问题表示了担忧。  相似文献   

6.
韩愈《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句是阐释教师意义的传世名言。该名言本是表现教师功能意义,是让学生获“道”,而不是专指教师讲授传递的具体行为与活动。若解读为教育活动,也应看到韩愈所处时代教育活动的局限性。名言在新课标下的认识,应是在“解惑”活动中实现“传道授业”;新教材的实践,是以项目式“解惑”活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重新认识该名言,还有助于教师改进重讲授的偏向,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7.
《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日:"温故而知新"。组织学生干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自由主义》的文章,虽然已经发表74年了,现在大家学起来,仍然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此“传导授业解惑”的教育思想一直被历代教师所接受和遵循,并培养出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优秀的中华儿女,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也一直深入在我们当今的广大教师心中。可是时代在前进,教育需要发展,特别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这种教育思想就逐渐显露出了它的狭隘性,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下面我就“传导授业解惑”教育思想的狭隘性及改进对策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不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传导授业解惑”是一种权威式教育,“一日为师…  相似文献   

9.
“解惑”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功能,它最早见于韩愈的《师说》,但“解惑”不是“告诉”,“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于漪),是“培养学生自己读书,培养他们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维的习惯……”(于漪)。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彻底打破“编程”的格局,致力于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  相似文献   

10.
解读“教育”幼儿时,爸爸妈妈教我们有礼貌,懂规矩;上学时,老师教我们学习文史地政、数物生化,教我们做课间操强身健体;兴趣班上,老师教我们舞蹈、美术、声乐、架子鼓……教育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习得知识、培养兴趣……“教”有教学、指导之意,“育”可以解释为培育、培养,教育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将持续终身.我们要解读的教育则是指有目的地培养、发展社会人,赋予其技能和学识的一系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研究生导师的概念与内涵,从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交流合作、学术规范、心理健康等方面探讨了怎样当好研究生导师,认为“立德”和“守正”是导师和研究生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2.
《师说》:师者,所以授业、传道、解惑也。用当今的的话来说就是:作为教师是来传授知识、培养智能、解决疑难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唐朝著名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概括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可见,自古以来“解惑”便是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解惑”之妙何在?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先从近来碰到的一件事讲起。某大学的两位教师先后给一个班的学生辅导《物理》课。有的人反映,甲老师上答疑课时“偷懒”,讲的内容比乙老师少,而向学生提问却比乙老师多。结论是:乙比甲的教学态度好,教学水平高。教研室主任没轻信这个结论。他几次到班上找学生了解这两位老师答疑的效果。大多数学生反映,  相似文献   

14.
“传道授业解惑”是古来就对为师者责任的一个定义。为了胜任“解惑”的工作,有的教师可谓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但在对教师苦口婆心的敬业精神表示崇敬的同时,从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的角度看,对“解惑”就有许多不得不说的话。要解惑,首先得给学生“找”惑,一个“找”字承载了不少教师所有的爱心和责任感。有些老师甚至还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一天中不给学生“找”出点问题,就是自己没有尽责,就违背了作为教育者的良心!考试分析会常常这样开始:“成绩先不说了,今天着重分析不足……”不懂网络为何物的教师,苦口婆心地告诫学生:“别在…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大学理念和思想精髓的传承,更是对大学核心价值的正本清源和理性回归。"德"之倡导旨在以提升青年学生的道德获得感为价值旨归,以解决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为着力点,丰富和满足青年学生高层次精神需求,体现了高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立德"既蕴含着对"德"之内涵要义的理解把握,也包含了对"立德"与"树人"辩证关系的深刻解读。只有将"立德"置于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和枢纽,才能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推进与落实。  相似文献   

16.
赵印飞 《考试周刊》2007,(36):128-129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综合表现。体育知识、技能是通过课堂的传授来完成的,是通过学生的耳(听)、眼(看)、想(思考)、练(模仿)来完成教学目标的。本人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夜读韩愈的《师说》,两年前课堂上的一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那是一节平常的课。在讲到“尴尬”一词时,我问孩子们:“‘尴尬’是什么意思?谁会用它说一句话?”孩子们的回答很完美。虽然教材要求“尴尬”一词只识不写,但我出于习惯,还是作了简单的提示:“‘尴尬’两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尴’是由‘九’和‘监’组合而成,‘尬’是有‘九’和‘介’组合而成。”说罢,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两个字。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包含了"起点——过程——结果"的公平。对其内涵的教育学解读,体现为教育正义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并通过弱势补偿实现教育正义;对其内涵的社会学解读,体现为阶层资本差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因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等方面差距改变了各阶层受教育的机率;对其内涵的经济学解读,体现为人口红利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即人口红利的延续亟需教育公平提高人口质量;对其内涵的法学解读,体现为教育权利对教育公平的影响,以法律的高度维护各主体教育权利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9.
女儿学习上有些马虎,比如把“8l”看成“18”,把“衷心”写成“哀心”等等,老师向我反映过很多次,这个毛病让她吃了不少亏。为了让她彻底改掉马虎的毛病,我向老师建议严厉惩罚她一次。我对老师说:“如果她再马虎,就在课堂上罚站她一次,让她长记性。”老师说:“现在不让罚站,这样做不好吧。”我说:“没事,她这个毛病太顽固,只有严...  相似文献   

20.
女儿学习上有些马虎,比如常常把“81”看成“18”,把“衷心”写成“哀心”等等。老师向我反映过很多次,这个毛病让她吃了不少亏。为了让她彻底改掉马虎的毛病,我向老师建议——严厉惩罚她一次。我对老师说:“如果她再马虎,就在课堂上让她罚站一次,让她记在心上。”老师说:“现在不让罚站,这样做不好吧。”我说:“没事,她这个毛病太顽固,只有严厉点,才能帮她改正。”老师听我这样说,也同意试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