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小学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学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 ,而外在环境 (社会、学校、家庭等 )的不良影响也起着消极的推动作用。要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首先要唤醒学生的自我向上意识 ,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再次要让学生感受关爱 ,亲其师信其道 ,还要为学生创设表现、发挥特长的舞台。当然 ,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结合在治理厌学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处于中学时期是青春发育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思想波动大,逆反心理强,喜欢表现自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不良影响会导致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的产生。要想有效矫正农村初中生的厌学心理,必须认真分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深层原因。只有真正了解学生为什么厌学,才能帮助他们及时端正学习态度,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3.
正留守学生的厌学以及数学成绩差等问题突出,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因此,学校、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要对症下药,实施干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这些做法,对留守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培养和数学成绩的提高都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提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由于学校、社会、家庭诸因素的影响,使得厌学成为目前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人推测,在中小学生中偶有厌学情绪的学生约有90%或者更多,而常有厌学情绪的约占10%左右[1]。有学者认为,厌学症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有危害性的问题[2]。厌学即厌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感到学习很被动,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3]。有学者认为,要帮助中学生克服厌学,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以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厌学的具体表现,分析中职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和培养健康心理的对策。以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因素为侧重点、以心理疏导为主线,研究了克服学生厌学的对策:首先,要唤醒学生的自我向上意识;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次,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还要为学生创设表现、发挥特长的舞台;当然,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结合在治理厌学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学生有厌学情绪是学校中的一种现象、家庭中的一道难题,从教师、学生自身以及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法、师生关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几点改变学生厌学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厌学之原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问题,学生的厌学情绪源于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中职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熏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熏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本文从学生及学习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导致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并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以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学生厌学的具体表现,分析中职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和培养健康心理的对策.以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因素为侧重点、以心理疏导为主线,研究了克服学生厌学的对策:首先,要唤醒学生的自我向上意识;其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再次,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还要为学生创设表现、发挥特长的舞台;当然,学校、社会、家庭的相互结合在治理厌学中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厌学是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普遍发生、较突出的一种学习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探讨了解决中学生厌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解决学生英语厌学问题,对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具有重大意义。而出现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其形成的因素。我们要解决中学生英语厌学问题,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努力找到适当的对策,使学生把学习英语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自觉地去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1.
戴娴 《考试周刊》2015,(7):163-164
小学时期,各年级阶段学生厌学情绪程度不同,往往在小学3-4年级时学生厌学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学时期厌学具体表现为学习缺乏自觉性、兴趣性、效率性和主动性,同时学习带有依赖性,注意力也相对分散。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四点:学生自身发展原因、家庭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和社会原因。为了缓解学生厌学情绪,文章从学生学习心理、家长教育态度、学校教育方式及社会风尚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角度解剖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对其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控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认为要解决高职学生的厌学心理,必须要靠学生自身、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消除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78):168-169
目前我国中学生厌学问题严重,而要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需要探讨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身原因,包括学习动机不正、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不强等。另一类是外部原因,包括学校教育中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社会不良影响等。那么,要解决中学生厌学问题,需要学生自身及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与家长、老师的高热情,高付出相反,学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学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对抗、应付。我从多年的农村基层教学实践中,观察体悟思考,从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分析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提出要家长教师去掉功利心,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用结合;教师不断学习充电,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因材施教,不断激发他们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而减少厌学现象等观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厌学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学生厌学既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要解决高职学生厌学问题,需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树立良好学风;提高师资素质,树立良好教风;加强学校管理,营造新型校风;提升家长素质,创建良好家风,通过多方努力,逐步消除学生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中学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逐渐地增多,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在逐渐增大,其原因就是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和厌学心理,严重地影响着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导致这种厌学心理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笔者仅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分析一下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田晓琴 《新疆教育》2012,(10):72-72
当前农村小学学生的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学生之所以有以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心理压力,追究起来,就是厌学的心理表现。学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找出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到矫正的路子,重新点燃他们学习兴趣的火花,走出困惑,重树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刘昕 《考试周刊》2014,(3):177-177
厌学情绪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特点是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容易分散,作业经常拖拉,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等。本文针对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从自身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对缓解和消除小学生的厌学情绪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的印象中,学业成绩优秀、表现出色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都强,一般不会厌学,相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才会厌学。但是根据有关数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有厌学情绪,这部分学生已占据一定的比例。厌学不仅会给学生个体造成不良后果,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本文试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四方面探究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士不厌学,则能成其圣。"学生乐学、善学、成才需要良好的氛围,而现在由于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造成极大学习压力和恐惧,导致学生厌学。"倒三角"现象导致学生厌学方面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创新、乐学、善学有着较好的效果。如何使"倒三角"厌学成为了"正三角"乐学,分析了原因和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