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李贤《大同鼓楼记》收录于《四库全书》。从现存的大同鼓楼、李贤的生平、《大同鼓楼记》提供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大同鼓楼的建筑年代等方面对明代大同鼓楼与《大同鼓楼记》作初步研究,认为现存的明代大同鼓楼,并非此前一些学者所说的建于明初洪武年间,而是建于明英宗天顺末年至明宪宗成化初年,即公元1463年至1466年之间。至于明代大同城的修筑,更是经历了明代前期多个朝代,历时近100年才得以最终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大同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大同旅游业的开发,将促进大同生态、社会、经济环境 的不断改善,进一步加快大同经济发展的步伐。旅游业将成为大同经济开发中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3.
有关代懿王朱俊杖的三通墓碑的发现,证明了《大同府志》、《云中郡志》和《大同县志》中关于代懿王墓址的记载是不正确的,代懿王朱俊杖的墓就在大同城东北的马铺山。  相似文献   

4.
大同出土唐代武氏墓志,是研究武则天家族史的最新资料。志主武青、武言父子是武则天家族的成员,是在武氏遭受重创后来到“边郡”大同的,并在大同军城中筑有私第,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论述了名城大同文物古迹遭破坏的情况,同时分析了主要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大同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古迹抢救、保护和管理的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同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开始,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北魏定都平城(大同),一直是我国北方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1982年,大同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首批24座  相似文献   

7.
云冈文化是大同地方文化的总称,代表了大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形貌。云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其形成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云冈文化是大同最具地域性、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文化,也是大同文化品质的最高体现。新云冈计划启动后,云冈文化应当被重新审视和认识,各文化单位应当倾力合作,将云冈文化打造成大同市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8.
研究大同文化,提炼大同精神的依据,不外乎大同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区域性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的大同人文精神是:敦厚品格,吸纳气量,开放意识,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我市以煤炭工业为支柱产业,极不利于我市的经济发展,不利于我市的自然环境保护 大同煤炭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煤炭的采掘业一直是大同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大同煤在我国的工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大同以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云冈石窟而闻名于世,可以这样说,煤炭资源和云冈石窟是我们大同人民的两大财富、两大宝藏。煤炭资源是大自然的  相似文献   

10.
大同方言里存在着大量的四字式熟语,内容广泛,结构凝炼,人们在日常交际中经常使用,它使话语更生动,更风趣。本文收录了七百余条流行于大同一带的四字格,每一条先作简要的解释,然后举出例句。对于有几个义项的四字格,则分别释义,举例。四字格按照其首字在大同方言的读音,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等五类排列,每一类再依据首字在大同方言中的声母排列。  相似文献   

11.
古城大同曾经是北魏帝都,辽金陪都,留下了令人赞叹和神往的文化胜迹。到了元代,这座城市不但没有衰减它的皇家气象,而且由于蒙元疆域和势力范围的空前扩大以及军事生产与民间贸易的需求,空前地繁荣起来。浑源孙氏在元代显赫一时,祖孙几代都与大同有着直接的联系,为大同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等的初步探讨,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旅游方式。依据大同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指出大同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通过对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就此提出大同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数字电视是目前电视行业发展的趋势。为了加强城市信息化的进程,发展大同市的数字电视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在理论上和技术力量上,目前都已达到了成熟的水平。数字电视的实施,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解决目前大同市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同市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善化寺和观音堂等都是著名的佛教旅游资源。本文以云冈石窟为例,分析了大同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构想,以期为大同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许家窑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古城村境内,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最丰富和规模最大的遗址之一。因其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条件,因而可将许家窑遗址以博物馆形式进行保护开发,同时辐射周边景观,依托北京市和大同市,以点带面,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立体旅游区。  相似文献   

16.
从孔子之“有道”、墨子之“尚同”、老子之“小国寡民”再及至《礼运》“大同”,通过对古代大同思想的梳理,发掘其可资借鉴素材,分析其负面价值,来探索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战略地位十分突出。首先,在我国古代,大同处于中央政权的边陲地带,在抵御外敌、巩固边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次,在战争之余,它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塞外及周边地区进行联系的交通要塞和商贸据点,对加强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再次,在南北分裂时期,它先作为北魏的国都,后又成为辽、金的西京,有着突出的政治地位。这样一个集军事、政治、文化作用于一体的城市,其战略地位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同是煤炭资源型城市,近几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全省和全国的其它城市相比,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型弊端凸显出来。制约大同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债务链问题和金融体制在治理上的缺陷,剖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改革对策,可以为大同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