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继汉乐府之后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府诗(包括民歌)既因乐府而得名,就必然与音乐机构、乐官制度密切相关。梳理魏晋南北朝主要朝代乐府官署的设置情况和分析乐府文学发展趋势后可以发现:完备齐全的乐府机构是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乐府歌诗的发展趋势也会影响魏晋南北朝乐府官署的设置,甚至改变乐府机构的格局;乐府机构是实现乐府歌诗雅俗交融的催化剂;乐府机构是促进南北朝乐府文学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汉魏六朝的乐府诗多以四句为"一解",与一支乐曲相配。唐代的一部分乐府诗仍用旧题,但篇幅往往加长,显然不能与一支乐曲相配。据《乐府诗集》所载,仔细考察此类长篇乐府诗,大多四句换一韵,故可推测换韵与乐曲相关。也就是说,以一支乐曲的反复演奏而将歌词唱完,这一情形与"联章"体制相似。  相似文献   

3.
对乐府诗的英译轨迹、译本研究和译者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并对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认为,当前翻译研究界尚缺乏对乐府诗英译的专门的、综合的研究,同时已有的研究存在着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等缺陷,并对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设想,希望能有助于拓展乐府诗英译研究的空间,从而对译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关于新乐府与汉乐府之间的联系,论者们各抒己见,谈了不少看法。有的认为,新乐府诗人在汉乐府中“吸取反映现实的创作精神”,并理解、掌握和运用“乐府民歌中的进步的创作方法”。有的说,“由不自觉或半自觉的学习到成为一种创作原则……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诗人的影响还是愈来愈显著的”。意谓元白“为事而作”的创作是更自觉地学习汉乐府的“缘事而发”。持此论者进一步认为,汉乐府“有时在诗的末尾揭示出写作的目的,这对于后来白居易的‘卒章显志’也有所启发”。还  相似文献   

5.
清人朱乾所编的《乐府正义》是一部对乐府诗作品进行集释、点评的选集。此书见解精要,评点得当,为明清乐府评点之佳作。朱乾对于乐府诗已经有了初步的音乐与文本二重性认识,既承认声音的重要作用,又驳斥郑樵“重声不重义”,主张“正声易,虽亡而今日之声犹在,有律可凭。正义难,虽存却难求作者之志,无辙可守。”  相似文献   

6.
庾信乐府诗创作是在北朝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完成的。庾信的郊庙、燕射歌辞是北周礼乐制度建设的产物;道士步虚词的创作和北朝仙道思想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其他乐府诗亦洗去了南朝宫体诗的流靡格调。  相似文献   

7.
汉乐府中的民歌与文人五言诗都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而后者对前者显然有着吸收、借鉴、提炼和创新的作用。本文在对比汉乐府中的民歌与文人五言诗代表作的基础上,再次阐述了民间文学是一座宝库,文学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丰富与发展;而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也可以使得文学丰富与发展;同样,民间文学的丰富与发展,也有待于文人的提炼加工。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是在两汉时期,其代表作是两汉的乐府诗,而“叙事情结”正是两汉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特征。造成中国古代叙事诗“失语”的关键就在“叙事情结”的丢失。  相似文献   

9.
本文共选取12首汉乐府爱情诗,在认知诗学的脚本理论、可能世界、突显原则、伴随意象理论指导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从宏观看,汉乐府爱情诗常打破情思脚本以表达更加深切的感情,借"可能世界"表白爱情或者表达铮铮誓言,用突显的方式抒发郁郁悲怨;从微观看汉乐府爱情诗认知模式,它通常通过物品意象、自然景观意象、动作意象、感觉意象及虚拟意象来搭建.  相似文献   

10.
温庭筠乐府诗中有超过半数的与“春”相关的诗歌创作,这类诗歌是他创作中的显著特征之一。通过对具体诗篇的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春天有着独特的审美感受,同时这也体现他诗歌创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木兰诗》是我国叙事诗史中的里程碑著作,它对汉乐府叙事诗作了漂亮的总结、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引发了更高水平的叙事诗的产生。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就《木兰诗》对汉乐府叙事艺术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作了三方面的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12.
《汉乐府》不仅反映了汉代的诗歌艺术成就,也是汉代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上至贵族下到平民的生活均有反映,这为研究汉代的物质文化提供宝贵的资料,诗中丰富的服饰词语反映了当时丝织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服饰工艺的高超程度,具有汉代特定的文化内涵。《陌上桑》是《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陌上桑》中涉及到的汉代女子服饰词的考释,可以了解东汉女性服饰原料、形制、礼制等古代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长干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乐府诗,有不少西方诗人将这首诗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庞德对之的翻译使之具有不拘泥于原诗的鲜明性的特点。但原诗与译诗在意义上存在差异,形式上存在差异,这既有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也有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从《诗经》、汉乐府看西周、汉代人的婚姻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研究西周时期婚姻家庭问题的资料,同样汉乐府也是我们研究汉代人婚姻观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诗经》、汉乐府所提供的史料为线索,从恋爱自由度、女子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和离异现象三个方面将两个时期的人们的婚姻观念做一对比。这对于我国古代婚姻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少年行题材在汉代乐府中存在,在唐诗中则出现更多"少年行"的诗歌",行"则是汉唐乐府诗题目创作中的一种,而"少年"在唐诗中也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女性少年"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更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明代乐府诗有其重要价值:反映历史事件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其历史价值;反映诗歌风气的转移和文学观念的演变,是其文学价值;作品承载着士人心态的变化,是其思想价值。如此丰富的价值应引起学界相应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三十多年前,余冠英先生写过一篇《乐府歌辞的拼凑和分割》,对这个千百年来众说纷纭的问题进行了清理,归纳出八种拼凑方式,廓清了历来的穿凿附会.但遗憾的是,对乐府诗中拼凑、分割的原因,余先生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笔者以为,乐府歌辞的拼凑与分割,大部分可以用“解”的使用去说明.不过,目前乐府诗研究中对“解”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因此,我们必须从乐府音乐中的“解”说起.  相似文献   

18.
少年行题材在汉代乐府中存在,在唐诗中别出现更多"少年行"的诗歌,"行"则是汉唐乐府诗题目创作中的一种,而"少年"在唐诗中也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女性少年"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更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子侯的《董娇娆》是汉乐府文人拟作的优秀作品。该诗叙事结构严谨明晰,以典型环境衬托典型人物,通过人花命运的对比而传达出对女性命运的悲叹。  相似文献   

20.
《诗·豳·七月》有句“穹室熏鼠,塞向谨户”,《诗·卫风·氓》有句“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有句“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对于句中的“穹窒”、“贰”、“兰家”,本文提出自己的解说,并论证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