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听到了,那是将打好的鸡蛋放入油锅里"滋滋——"的声音;听到了,那是你温暖的声线唤我起床的声音;听到了,那是你匆促地踩着楼梯为送我去上课而发出的"咚咚——"声音。听到了吗?我说:我爱你。十五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悄悄地在你身边降临,你将我温柔地拥入怀中,用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倾吐着对我的期  相似文献   

2.
<正>那声音,好似婴儿的哭啼声;那声音,又像是破窗的吱呀作响;那声音,貌似找不出一个合适的拟声词来形容它。但就是这样的声音,像我的血液一样,流入并温暖着我的心。"什么,骑车去巨石大厦?""嗯。"爸爸说。"就不能开车送我去吗?"我哀求道。"二环那么堵,下课之前估计都到不了。""好吧。"我只好妥协。说罢,我把我的自行车推下了楼。而爸爸把  相似文献   

3.
枕之语     
我爱那细细柔柔的"沙沙"声,那是枕头的语言。每个宁静的夜晚,我轻轻地躺下,枕头就在耳边絮絮而语了。刚听时,声音厚而杂,如风中的树叶沙沙作响,回声阵阵;过一会儿,声音柔而脆,如手摩挲轻纱,余音袅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体验科学的魅力。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声音"的教学中,教师提问: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的高和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学生会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这时,我顺势启发,并拿出音叉让学生敲击体验。学生学习兴趣异常高昂,知识信息交流密集,在和谐而热烈的"思维对撞"中爆发出闪光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集宁师专学报》2019,(2):19-24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其创作的作品多表现人物内心的隐秘情感以及激情模式下的生存状态。小说从叙事学理论中的"时间"、"声音"和"结构"等方面着手,巧妙运用了时序、时距以及叙事者的声音等叙事艺术,在叙述者声音和人物的声音之间协调自如;另一方面又突出"我"的存在,是其在犹太人失语阶段对自我身份的寻求。而正是这独特的茨式叙事风格背后富含的深层意蕴和深厚的人文魅力价值,给德语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浙江卫视倾力打造《中国好声音》节目唱响全国,那些风格各异的"好声音"可谓High翻全场,震撼人心。"逆天口播"华少更是一鸣惊人,出尽风头,以一段"史上最拗口、最逆天语速的广告串词"爆红,获封"中国好舌头"。"好声音",让人有"不虚生此耳"之感,"声音好",让人有出人头地之感。走进声音的世界,大家会发现: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那么,我们在写作时如何将"声音"描绘出来,让你笔下的文字有声有色呢?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步入声音的世界,赏析精彩的"声音"描写的范例,剖析其写作手法与技巧,从而抒写出属于你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门注重体验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源自声音。教师构建有活力的音乐课堂,不可忽视课堂中的"好声音"。音乐课堂中的"好声音",是师生之间相互肯定、教学相长而激起的赞美之声,是学生乐于参与、体验、表现音乐而抒发出的欢笑之声,更是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差异的声音"的教学情怀体现,还是教师巧妙利用课堂中"意外的声音",生成有效课堂资源的教学机智表现。  相似文献   

8.
《教师博览》2012,(1):5
自2012年第1期起,《教师博览》文摘版"征文"栏目取消,新推出"声音"栏目。"声音"栏目自即日起面向公众征稿。"声音"栏刊载与教育相关的议论文字,内容宜庄宜谐,可以是因教育实践而  相似文献   

9.
浙江电视台有个音乐节目叫《中国好声音》,许多歌手的天籁之音使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声音",打动了无数人。歌手的"好声音"令人难忘,而老师的"好声音"同样如此。上学时,我因为调皮惹事,学习成绩又差,经常成为老师们的批评对象。所以,我听到的多是些"责难之声",或是"讽刺之声"、"嘲笑之声",鲜能听到老师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0.
从纳西索斯神话看“声音”的现象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神话里的爱情悲剧不胜枚举,而艾寇与纳西索斯的命运在揭示"声音"的现象学价值方面却具有独特的意义."声音"是主体存在的证据,声音只有在被听见时才有意义,而不说话的纳西索斯与只能重复别人话语的艾寇,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在"说"与"听"的互动中凸显的"主体间性",是爱情的可能性基础.失去了这一基础的艾寇与纳西索斯,注定永远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1.
"微声唱法"是用唱全声的气息状态支撑而发出较柔弱的声音,这种声音柔和而细腻。由于这种声音柔弱细腻,所以在一些声乐作品里常常需要"微声唱法"技巧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微声唱法"可以使歌者获得更好的气息支撑,可以提高演唱者的"内心听觉"也可以保护演唱者的嗓音。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科学课程里"声音的传播"是小学科学四个领域之一——物质世界的"能量"分支的一个内容,与运动和力、物质与材料等相关领域联系紧密(见图1)。本次研究主要关注小学生对"声音的传播"以及"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具体认识。我们的研究着重针对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学生对"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衰减"的认识;了解学生对"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看法;了解学生对"真空能否传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教师博览》2012,(4):5
自2012年第1期起,《教师博览》文摘版"征文"栏目取消,新推出"声音"栏目。"声音"栏目自即日起面向公众征稿。"声音"栏刊载与教育相关的议论文字,内容宜庄宜谐,可以是因教育实践而生的真知灼见,也可以是对教育时事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博览》2012,(3):5
自2012年第1期起,《教师博览》文摘版"征文"栏目取消,新推出"声音"栏目。"声音"栏目自即日起面向公众征稿。"声音"栏刊载与教育相关的议论文字,内容宜庄宜谐,可以是因教育实践而生的真知灼见,也可以是对教育时事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欣赏声乐艺术时,我们总会愿意比较不同的歌唱家在演唱同样一首作品时都有怎样的区别。以著名拿波里民歌《负心人》为例,"歌王"卡鲁索音量强大,声音表现力强;帕瓦罗蒂的声音抒情圆润,富有金属一样的穿透力;石倚洁的演唱则是典型的罗西尼式男高音,声音轻巧,灵活多变。而造成这种每个人的演唱都不尽相同的原因,除了每位歌唱家在自身声音条件上的差异,另外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平时谈到的所谓"二度创作"。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学习经历,浅谈二度创作及其应注意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采访大赛的小记者 "每个选手的回答都像是一种新的声音,总是令人意想不到。而评审们 在聆听,他们为这种新声音而陶醉,为这种新声音而赞叹。" 2005年3月4日,《素质教育博览》的记者姐姐急匆匆地赶到福建省泉 州市的科技馆,还来不及欣赏墙上异彩纷呈的科幻画,就在小记者室里,认 识了一名戴红领巾的女生。只见她手指翻飞,在电脑上敲出上面的句子。 选手,评审--你一定要问:她在报道比赛吗?这是什么比赛呀?别  相似文献   

17.
《教师博览》2012,(10):5
自2012年第1期起,《教师博览》文摘版"征文"栏目取消,新推出"声音"栏目。"声音"栏目自即日起面向公众征稿。"声音"栏刊载与教育相关的议论文字,内容宜庄宜谐,可以是因教育实践而生的真知灼见,也可以是对教育时事的评点笑弹,  相似文献   

18.
高云 《学子》2014,(18)
正我们每天总能听到很多种声音,风吹雨落、虫吟鸟鸣,这是天籁之音;交谈争吵、机器轰响、琴筝和鸣,人类的活动也在不断地制造声音。不论是自然之声,还是人类之音,能让人愉悦、引人悲欢的都会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高明的作家善于在自己的诗文中描摹声音,使读者见其文而闻其音,闻其音而入其境,入其境而知其情。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等经典诗句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只有多聆听"窗外的声音",才可以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应该说,这种注重"知行合一"和躬身践履的做法更符合本真的教育,也更易张扬学生的个性。聆听的关键——开放教材;聆听的保证——开放心理;聆听的形式——开放环境。"聆听窗外的声音"正是缔造个性品质的精神软件,打造丰盈、丰厚、亮丽的生命而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  相似文献   

20.
正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鹿鸣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歌声、掌声、笑声、叮咛声、读书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历史抗争,来自改革,来自励志,来自求索……声声溢彩。"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之声,道出了自己不与世沉浮的高洁。面对上官大夫靳尚的奸滑,面对令尹子兰的卖国,面对郑袖的花言巧语,屈原只有蔑视与愤怒。"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齋怒。"是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自述。"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他如何不知直谏会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