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唐·顾文炜)  相似文献   

2.
炼字与炼句     
历史上传诵下来的好诗文无不与炼字有着密切的关系。炼字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精炼,用词准确,古有“一字之师”、“一字之神”、“一字千金”的故事,足以说明语言精确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词语的锤炼,又叫做炼字;句式的调整,也叫做炼句。但词语、句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处于具体的语境中,因而炼字、炼句都应考虑到必须适应语境——即言语环境,它是由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这是修辞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吕叔湘先生在1985年10月7日给《修辞学习》杂志的一则题词可用来为此作注: 什么叫修辞?简单点说,就是把文章写好或  相似文献   

4.
炼字 ,即指遣词造句 ,运用字词的功夫。有的人不注意锤炼字词 ,诗文写作出来虽也能表情达意 ,但却摆脱不了平淡俚俗。自从韩愈帮贾岛从“推”和“敲”两字中斟酌定一个“敲”字后 ,至今都把修改文章叫作“推敲” ,可见要想写好诗文 ,就得仔细推敲文字 ,这就是炼字。一、炼字炼意 相互照应如何炼字呢 ,毛泽东说 :“写文章要讲逻辑性。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 ,整篇说话的结构 ,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 ,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 ,不要互相冲突。”注意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就文章的字词锤炼而言 ,是很重要的。例如唐人王湾《次北固山下》“海…  相似文献   

5.
高考古诗词鉴赏以“炼字与炼句”为考点,这实际上是欣赏诗歌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鉴赏,要懂得诗中的词语或句子是否运用了独特的修辞手法,其特殊性在哪儿,表达了诗人的何种情感,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何作用;另外,还要善于挖掘言外之意,当然,这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不妨来个“无中生有”,不过,这无中生有是有一定依据的,也不能乱想一通。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工具,作文就是我们利用语言进行沟通、记录生活、表达与创造的最佳载体。语言是否精彩直接决定一篇作文的价值。从文从字顺、简洁灵活、规范得体、修辞丰富、诙谐幽默五个方面阐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炼字炼句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谈炼字     
郭毅 《山东教育》2004,(3):70-71
  相似文献   

8.
谈炼字     
古人非常注重炼字选词,诚如唐卢廷让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所谓“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常被后人称道的句子,有杜甫的“身轻一身过,枪急万人呼”(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由上例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炼字的位置并不固定,并不完全如前人所说要练七言诗的第五字,五言诗的第三字。炼字之处也往往是诗眼所在,这是诗人精心打造的地方,也是诗篇里描景状物,表意传神最关键的字词。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体…  相似文献   

9.
每个同学都渴望自己能写出些妙文佳句来,但又常常不能遂意。其实,如果注意一些炼句技巧,是可以使那些本来不起眼的语句大放异彩,甚至照亮整篇文章,给文章平添不少文采与内涵的。这里,就给大家展示几种炼句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涛人在创作中非常注意炼字,炼句和炼意。并在这方面留下不少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分析、借鉴。 从文学作品的构成来说它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语言。而诗歌由于要求更集中而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它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就要求更加精炼。因此,优秀的诗人对于语言的选择取舍、加工提炼,都是苦心经营的。所谓“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吟安五个字,用破一生心”,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及“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涛丽句必为邻”等自述,正说明了诗人们为了更大地发挥出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辞警意丰、笔无虚设的境地,在遣词用字方面是如何讲究锻炼,费尽心思。  相似文献   

11.
桂甫是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大师,他以“语不惊人死不休”自诩,既表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也说明了他诗歌创作的语言艺术成就。事实上,也正是因为他的严谨推敲、认真锤炼,他的诗才会有这样的“惊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桂甫是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大师,他以“语不惊人死不休”自诩,既表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也说明了他诗歌创作的语言艺术成就。事实上,也正是因为他的严谨推敲、认真锤炼,他的诗才会有这样的“惊人”效果。推敲用字可以说就是作诗之根本,许多诗句往往都是因为个别字眼的准确传神而有点睛之妙。杜甫的炼字往往令人惊叹。欧阳修《六一诗话》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陈舍人从易当时文方盛之际,独以醇儒古学见称。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字。陈公因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或云“落”、或云“…  相似文献   

13.
14.
汪秋民 《学语文》2009,(1):46-46
所谓炼字,就是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准确生动;有时是用简笔,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在我国古代诗词名作中,这种几经锤炼而得来的传神妙笔俯拾皆是。我们今天学习语言,可以从著名作家耶里学炼字的精神,从而训练我们的语言,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里说一些古今名家炼字炼意的事例,与爱好语文的同学一起品味。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常常会读到一些由于某一个字或几个字用得特别精妙传神而把人物描绘得出冲入化跃然纸上,把景物状写得形神逼肖“如在目前”的令人拍案叫绝的例子,《红楼梦》第三回中有一段描写王熙凤与林黛玉见面的情景: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竞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  相似文献   

16.
古人创作诗词时强调炼字、炼句,往往巧用一字或一句,境界大出.古人炼字、炼句的技巧很多.正因为这样,古代诗词才显得灿烂多姿,含蓄隽永,成为宝贵的文学财富.这里简单谈谈几种常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稚可夫斯基曾说:“诗歌的写作——如同镭的开采一样……为了把一个字词用得恰当,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温克拉索夫更说:“像铸造金币那样地铸造诗吧。”可见写诗的艰辛,也说明,凝炼是诗歌的—大特色,它要求使用尽可能精粹的词句,从丰富语言矿藏里提炼出新的诗歌语言,独到地反映客观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8.
说说炼句     
陈颢 《文科爱好者》2004,(21):71-71
前人诗句中有许多锤炼字句的生动描写: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有一个“推敲”的典故,还作过一首出奇的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三年才作两句,别人如不欣赏,他就不作诗了。  相似文献   

19.
20.
《千锤百炼为一“绿”》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韵味”单元的一篇阅读文章。短文讲述了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泊船瓜洲》的时代背景及作者为换一个“绿”字所经历十几次的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