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条件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全面介绍了能见度的定义、影响因素、等级划分等,能见度的好坏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分析了雾、雨、雪、气温、风等气象条件的变化对城市交通主要环节产生的影响,指出雾、雨、雪等恶劣条件使能见度降低从而发生交通事故。由此可见天气条件与交通事故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川藏公路交通事故与天气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由各种主、客观的因素造成。本文利用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的气象资料与相对应的川藏公路发生的道路交通死亡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由于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是道路交通事故中有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它出现的概率、季节规律、与天气条件之间的关系应该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各种道路交通事故的出现概率、季节规律和与天气条件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排除人、车、路的原因外,在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因素中,天气条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研究汽车机械零件失效的必要性,然后对汽车零件失效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地质因素、车辆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有汽车修理厂的职业道德等方面,最后介绍了汽车零件失效的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4.
浦东电力负荷特性及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上海市东电力公司提供的浦东新区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每5分钟电力负荷数据和浦东气象台同期每小时气温、气压、风速、风向、湿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资料,用简单的统计相关系数方法研究了电力负荷特性以及典型季节气象负荷与相关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给出了典型季节气象负荷对气象因子响应程度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以1996~2005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做出时间序列分析,分析交通事故数、交通事故的受伤死亡数及主要构成。机动车事故是交通事故数的主要构成,摩托车事故的增长速度最快。平均每起交通事故受伤的人数一直是增长的趋势。从全国城市的交通状况数据分析出影响交通事故的最大因素的是汽车的拥有量。分析现状为防止交通事故的伤害提供基本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潘帅 《科教文汇》2014,(5):218-220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交通事故与公众的联系日渐密切。而作为交通事故处理的关键环节,交通事故认定存在着规则不清晰、不统一的局面,引发了大量的争议。通过分析可知,交通事故认定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而行政确认是要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的特点,也迫切需要制定完善统一明确的技术规范。交通事故认定规则的完善,需要避免和道路交通行政执法观念重叠,而“险情避让理论”较为符合交通事故形成的客观原理。根据这个理论模型推导,结合法律条文,交通事故认定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因果关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交通事故认定的因果关系原则,指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的确定,应该在与交通事故的发生及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范围内确定。过错责任原则,指在认定当中,要根据当事人主客观过错的大小,来划分当事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浅谈道路交通事故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国 《科学中国人》1997,(3):47-48,39
交通事故是“世界第一公害”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生活在可能遇上交通事故的阴影之下。提起交通事故,不少人会说,自己工作单位的某人,就是被汽车压死的;某个街坊邻居,就是因车祸而变成截瘫的;某同事的孩子,在美国已拿到了博士学位,不久前却因车祸丧生了……。的确,交通事故已成为人类生命安全危害最大的“第一公害”。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微量物证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遗留或附着在事故现场中的道路、车辆、人体、衣着等相接触物体上或者在嫌疑车辆上的与事故案件相关的微量物质。在以物证为主流判断标准的今天。微量物证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比较难以处理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加强重视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检验是摆在交通事故办案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呼伦贝尔市冬季交通事故的现状、形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因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减少交通事故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1.
高浓度污染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楼丽银  吴正可 《科技通报》2004,20(2):156-158,163
CAPPS预报系统对一、二级空气质量预报效果较好,但高浓度污染预报能力较差.从天气系统和气象条件入手,分析了高浓度污染日的成因,提出将气象条件判别方法、天气学方法和CAPPS等几种预报方法的结果进行集成预报,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浓度污染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蓉蓉  袁振洲 《中国科技信息》2006,(11):167-168,170
本文在对北京现状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现状轨道交通衔接的问题,分析轨道交通客流在轨道交通出行前、后两端所采用的各种地面辅助交通方式构成,依据轨道交通预测和选择交通衔接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确定新建车站的吸引范围.  相似文献   

13.
姚建明 《软科学》2002,16(5):75-78
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讲,企业采取积极、成熟的公关战略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扬长避短、战胜危机的需要。为此,文章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分析了企业组建公关战略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一战略系统的基本结构框架,并引入了公关信息系统和网络公关等新概念。最后,文章还讨论了公关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馆的设计与地方政府的科技馆不同,在资金、场地、技术上都有局限性,设计必须突出特色展示气象文化。本文以漯河市气象科技馆为分析对象,对气象部门科技馆的建设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构架企业公关信息系统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建明 《软科学》2002,16(3):67-70
从企业战略管理角度讲,企业采取积极、成熟的公关战略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扬长避短、战胜危机的需要。而构架合理、高效的公关信息系统又是顺利实施企业公关战略的重要一环。为此,本文分析了企业公关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系统设计、总体结构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气象服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研究了加入WTO后对我国气象服务的影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我国国情,从思想、法律、技术、人才等10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蒲云  郑雪 《科技通报》2001,17(2):11-16
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中,延误是确定路段行程时间的一个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国情,在进行交通诱导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延误模型设计思想,并在模型中反映出非机动车对机动车的影响,从而得到了同一进路不同前进方向决定的行程时间函数。  相似文献   

18.
黎鹏 《软科学》2003,17(5):45-48,59
本文以广西与澳门两地为实证案例,在论述分析两地产业关系发展的良好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两地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机会良好但几乎处于闲置状态的现况、阐明了两地既有的和潜在的产业合作与协同发展空间,进而着重设计建立了两地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19.
唐洪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8):176-177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道路交通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有些因素却阻止了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参与交通活动的范围,使他们参与交通活动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通过分析我国非机动交通的交通环境,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需求及影响他们交通安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蚂蚁算法在交通配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良  姚俭  范炳全 《科技通报》2003,19(5):377-380
对交通优化中的平衡配流问题给出一种新的基于蚂蚁群集智能的随机型搜索算法,对目标函数没有任何可微甚至连续的要求,并可有效克服经典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常见弊病,经一系列算例测试,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