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2016头条号创作者大会上,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宣布,将拿出10亿元人民币补贴短视频创作者,这意味着今日头条正式向短视频领域进军。据了解,目前短视频已经超过图文和组图,成为今日头条上最大的内容形态。今日头条上的短视频每天拥有10亿次播放,其中93%的视频时长在10分钟以内,74%的视频时长在5分钟以内。  相似文献   

2.
<正>不论是对传媒人暗送"秋波",还是对传媒机构表现"暧昧",都不外乎对内容价值的"衷情"。本期,《中国传媒科技》专访今日头条头条号运营总监、头条号创作空间负责人吴达,请他介绍下2亿投资基金的内容计划。吴达今日头条头条号运营总监、头条号创作空间负责人《中国传媒科技》:从2015年起,各大互联网巨头在媒体领域纷纷圈地,特别是自媒体领域,各家也不遗余力招贤纳士例如腾讯的芒种计划。那么,今日头条作为一个以内容精准分发起步的公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钱江浪花》是浙江日报在新时期新闻改革的突破口的话,那么《今日关注》则是浙江日报新闻改革的深入和深化。《钱江浪花》通过经济改革中的一系列典型,探索党报在重大题材的报道上,就党和群众都满意的结合点上作了前沿性探索;《今日关注》则通过对重大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及读者关注的热门话题的报道,在热点引导报道领域作了建设性探索。通过集约化深度报道,使党报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上有了新的方式和新的发展。《今日关注》所抓的热点问题,同样抓住了党和人民都关注、都满意这个结合点,体现了党报在思想文化上的先进性和引导性特点,为搞好党报在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报道的改革提供了新思  相似文献   

4.
杨思文 《新闻界》2012,(4):77-80
詹姆斯·密尔的《论出版自由》的思想对西方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与今天表达领域的诸多理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公众知情权理论,第四权理论,与"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等都有关联。直到今日,其文在政治思想、传播思想等领域仍然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熊能 《新闻实践》2002,(7):14-15
我是《解放日报》机动部的,我们的《热点追踪》和《今日关注》很相像,办了两年不到,也是刚起步。由我来对《今日关注》评头论足不合适,主要是与同行进行探讨和交流。因为我们从事同样的工作,所以就谈谈我们的甘苦,谈点操作层面上的体会。《今日关注》除版面上反映出来的优势以外,我感到这个栏目的出现,在其他方面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一是采编机制上的突破。这个版子的出现,一改过去部门分割、条线分割的局面,很多稿件实现了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使新闻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没有这个栏目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点的,也不可能去探索。这个部的记者没有条线,每天面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题材,这就使报道过程成为一个跨领域、跨部门的组合,这对现在传统的新闻采集机制是一个很好的突破。二是用人、用稿机制上的突破。我们两报都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达到7亿以上,手机网民规模6亿以上,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比达到90%以上。由此,在新闻传媒领域爆发了一批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资讯平台,迅速笼络了一大批用户,今日头条的用户规模已突破亿级体量,相反传统纸媒、广播等逐年下滑,经营惨淡,传统媒体转型,融媒发展道路顺势而起,涌现出澎湃、封面、九派。  相似文献   

7.
<正>1月20日,今日头条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算数·年度数据发布会"。作为国内领先的资讯客户端,今日头条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总估值超过了5亿美元,已经积累了超过2.2亿用户,每天有超过2000万用户在今日头条上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同时,这些用户的每一次刷新、点击也为今日头条带来了海量的数据。今日头条本身就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今日头条不仅能够为每一个人按兴趣推荐信息,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得到大众  相似文献   

8.
说起明星的时候,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著名模特等等这样的明星。而且大家都明白,这些明星的出现,对于影视产业、体育产业、服装业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影视业领域,明星的作用是其他力量不可替代的,可以说,没有明星就不会有今日的商业影视盛况。  相似文献   

9.
大家知道,无论是 PC还是 MODEM这样的外设配件,都已经进入消费时代,而高科技产品一旦进入消费市场,我们必然会遭遇困惑和尴尬,因为我们的 IT企业原先是不熟悉这个领域的。大家熟悉的“ e时代的新联想”——神州数码原经营 MODEM的部门是办公自动化事业部的新产品部。他们当初认为 MODEM主要是用于办公领域的,只不过加了一个“新”字,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去年下半年联想科技业务重组后成立消费网络事业部,直至今日的神州数码消费网络事业部,可以说在“消费”二字上做足了文章。审视今日 MODEM市场的新格局,异军突起者无…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06,(7):61-62
报纸:杭报集团召开《今日视点》栏目研讨会本刊讯6月9日,杭报集团组织专家、资深媒体工作者,对萧山日报着力打造培育的新闻栏目《今日视点》进行研讨。2005年6月1日,杭报集团所属的萧山日报在头版推出新栏目《今日视点》。通过一年的运作,《今日视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头版质量明显提高。《今日视点》为新闻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主  相似文献   

11.
全面调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来源期刊今日头条号的运营现状,为社科期刊运营今日头条号提供借鉴。在今日头条客户端搜索期刊中文名和关键词并关注,通过期刊官网验证核实,全面查阅期刊今日头条号的建设和运营状况。截至2021年2月10日,568种CSSCI期刊中,仅有14本期刊开通了今日头条号,占CSSCI期刊总量的2.5%,总体运营水平不高,仅有6本期刊今日头条号形成了较强影响力。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CSSCI期刊应积极利用今日头条号的流量红利,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研究今日头条号特点,建立针对性的运营机制;加强今日头条号与期刊官网、微信公众号的有机联系,构建高效协同的多维传播格局。  相似文献   

12.
简论李普曼的新闻传播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名记者的李普曼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新闻传播思想,其对新闻职业规范、新闻自由、拟态环境、刻板印象等问题和观点的阐发有力地引发了新闻传播相关领域的研究。直至今日,这些思想对丰富和深化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经济日报陆续在头版头条发了一组以《今日……》为题的长篇报道:9日《今日虎头山》;11日《今日哈尔套》;14日《今日七里营》;18日《今日徐水》。这组报道虽都从“今日”做文章,但却言近旨远,发人深思。一连串《今日……》,看似平淡无奇,但却令人感到“今日”后面的历史份量。虎头山,哈尔套,七里营,徐水,这些过去赫赫有名的典型,如今在农村改革浪潮席卷中国大地的时候,他们有些什么变化,人们希望听到他们的消息。《今日……》这组报道就满足了读者这方面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冀榕 《新闻世界》2020,(1):52-54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新闻的创作与分发模式,给用户带来多样化的选择。尤其是信息抓取技术和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技术在媒介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今日头条"内容运营的四个层面,即创作、成品、审核、变现进行分析,以期为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今日,微博已成为国内日活用户量最大的平台,其传播效果不容小觑。同时,女性主义思潮在微博上的日益活跃也反映出了其在网络公共领域积极争取自身话语权,主动进行自我言说的强烈意愿。然而作为数字时代的电子公共领域的微博仍然存在着弗雷泽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所批判的不足。因此,我们可以借弗雷泽的修正理论为灵感启发与理论依托,思考当今媒介环境下女性在微博场域中发挥话语影响力的对策和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从1980年元月2日,《今日谈》栏目在人民日报头版问世起到今天,《今日谈》已经陪我们走过了20多个春秋。20多年来,《今日谈》以其“短、新、快、实”的特点一直历久不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个资格很老的新闻评论栏目,《今日谈》成功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群众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今日头条内容资源的来源及其组织,围绕今日头条的核心技术特点及争议焦点,结合今日头条的经营理念与服务特点进行探讨,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是专门刊发专栏小言论的栏目,自1980年1月2日设立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喜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随机选取了"今日谈"栏目刊发的635篇专栏小言论为重点研究对象,对"今日谈"专栏小言论的文体属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今日谈"小言论属于微型新闻评论文,具有新闻性、引导性、微型性、群言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某地出了个农民铜管乐队,这自然是一则新闻。它从一个侧面,生动有力地反映出,在党的农村经济改革政策指引下,农民在文化生活领域中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今日的新农民,不再是“土包子”了。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给人以不尽的情思和无比的鼓舞!  相似文献   

20.
算法推荐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新闻领域,有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内容需求,然而新闻算法推荐技术在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信息茧房问题、隐私安全问题以及对其公共价值的讨论。当下经常使用的今日头条、抖音等都在采用算法推荐机制,是否真的会导致马尔库塞所指出的问题--丧失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带来技术异化?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