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鸿斌 《成才之路》2009,(12):65-65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新课标强调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重点目标。而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则是音乐的情感性,它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则是音乐情境的创设。无论在唱歌、奏乐、欣赏还是在律动、创作时。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促进感官刺激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把视与听紧密结合,融声汇色,再辅之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给学生以真实的情境体验,引导学生在聆听中去感知、看、说、想,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步步深入,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涵。创没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用于教学内容之中,会使原有的审美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加的宜人、感人、化人的审美效应。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鉴赏与感受”.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听课堂音乐,针对这一现象.对如何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进行了专业性和体验性并重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与理智、精神与道德、情操与思想。按照新大纲规定,“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是中学音乐教育的宗旨和核心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传统的“听唱法”和“视唱法”教学的基础上,探索一套与其相适应的、符合音乐教育规律与特点的,又能真正体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方法。结合几年来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一…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离开了听则无“音”可言,更无“乐”可谈。音乐必须通过“听”达到审美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听是基础,听是根本,听是技巧,只有用倾听贯穿音乐活动的始终,才不背离学习音乐的初衷。“D o”——给学生一个倾听的音乐空间从本质上讲,音乐是一种纯粹的、超越现实声响和非具象事物的声音艺术。需要倾听,用心倾听,才能体验和感悟音乐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有的教师过多地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向学生诠释音乐作品,或者过分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把原本完整的音乐…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乐以活心。”“移风移俗,莫善于乐。”音乐是一种灵魂的语言。好的音乐能陶冶人的心灵和情操,促进人的智力开发和记忆力的增强。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学生抱怨自己耳朵不灵,听了半天音乐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这不怪耳朵,而是缺乏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的缘故。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呢?  相似文献   

7.
时代在发展.人才的竞争也日趋紧张激烈.当然综合素质就成为人才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音乐不仅具有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且有利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此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特定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在音乐课堂上实施“美、情、趣”教学,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8.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民族器乐曲欣赏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五部曲:多“听”——知音乐内涵;多“想”——展音乐翅膀;多“说”——抒音乐真谛;多“唱”——悟音乐情感;多“动”——仿乐器奏法。  相似文献   

9.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可见,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欣赏通过听赏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领会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了解速度、力度等音乐手段与音乐情感的关系,培养音乐欣赏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审美、鉴赏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吸收和享受音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明代王骥德论及戏曲音乐时,曾提出“美听”之说。元明戏曲语言之所以能形成“美听”的审美效果,关键在于根据音乐来确定文词,使文词的韵律符合音乐的旋律,使曲词具有韵律和节奏美,使宾白也具有同曲词一样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语言。在各门艺术中 ,表达人类心灵中最深邃、最聪明、最不可言传的情感、思维、意念、感觉 ,是音乐之所长。接受外界音响是用耳朵 ,但欣赏音乐却应用整个身心。听一首曲子 ,有的同学无动于衷 ,有的却如醉如痴 ,完全被音乐所征服。他们都可以说听到了音乐。但真正得到审美愉悦、“欣赏”了音乐的却只是后者 ,前者不过是耳朵履行了一次“听”的生理功能而已。鉴于这一认识 ,在欣赏教学中 ,就不能简单地将“大家都听过了”作为目标 ,而应…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最能直接表达人的情感。音乐艺术形象通过节奏、旋律为听众的听觉所感受,所以音乐又是听觉艺术。基于音乐的这一基本属性,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突出唱、听、奏的方法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音乐形象的模糊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小学生单靠“听”去感受音乐,得到的音乐形象是不够清晰的,仅以“唱、奏”抒发音乐情感也是不够彻底的。所以我认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让学生“听”音乐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看”音乐、“表现”音乐,多元化地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13.
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在增强.但我们也发现学生缺少意听的能力.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音乐知识技能,而且要教如何学音乐知识技能.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意听——意听老师的讲课、意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学生的意听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场景与细微事物,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过程、方法、细节等活起来、动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审美愉悦.变“要我学”为“我乐学”,同时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因而被广大语文教师所青睐。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中很多美妙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是无意识的,有的是有意识的。它们都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我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尝试利用学生的审美感觉,让他们感受、表现无意识的声音,学生十分喜欢这样的音乐活动。针对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如下《大自然的声音》音乐活动课。一、重感悟、促进审美情趣的提高。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运用录音和录像,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看、听、说、画”,为促使学生感悟新知,发展能力。1.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在“看、听、画、说”中感悟。我让学生闭上眼睛,…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而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又要求:“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经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这些无疑体现了音乐教育对学生个体和学生审美体验个体差异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它通过声音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们在“音”的行进中得到情绪的抒发和心灵的感受,从而提高人的身心素质。音乐教学一般是通过学生“听”、“悟”来入手的,如果我们能使“听”、“悟”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好“听”、“悟”这两方面的问题,让学生经常处于一种“声、韵、义”融为一体的兴奋状态,就能加强学生对乐音的感受,曲意的理解,乐境的体验,以乐激情,动情生悟,最终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的首要特征是“听”。没有学生主体投入的听,就不可能有审美体验的产生,就不可能有学生个性的飞扬。回归音乐听觉本质,将发展学生的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全部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创造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实现学生个性张扬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黄祥太 《甘肃教育》2011,(14):60-60
人民艺术家冼星海有句名言:“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能陶冶学生情操.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为此,在学科教学和学科整合过程中,教师积极发挥音乐的作用,使学生与音乐相伴.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生活、成长,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音乐教育是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情感来育人的。音乐的艺术形象从本质上讲就是感情形象 ,通过形象激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它能沁入人的心脾 ,进入人的精神世界 ,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心灵直接的语言”。因此 ,情感体验成为音乐审美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音乐美的不断学习与欣赏 ,人们对美的强烈感受能力就会沉淀在人的心理结构上 ,形成以审美的态度与眼光来对待客体的心理定势及直观能力。有了这种心理结构 ,就能以美的法则来塑造自我 ,使心灵统一在美的基调上。二、音乐教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智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