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至今日,仍有相当多的人(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认为,学生进学校就是来读书的;书读好了,就称得上是好学生,将来就有光辉灿烂的前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这种观点是要不得的,至少是失之偏颇的。1983年7月5日,他撰写了《读书和受教育》一文,文中明确指出:“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这三个‘真能’极为重要。学生果真‘真能’了,才是真正受到了教育。”古往今来的大量事实反复证明,叶圣陶的教育目标思想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2.
三、适度整合,丰富有意义的德行建构叶圣陶先生在<读书和受教育>中指出: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而品德教材中的"留白",是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探究和道德实践的重要载体.因此,有效地处理品德教材的"留白",还应通过老师的适度整合,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平台,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与发展,丰富有意义的德行建构.  相似文献   

3.
钱梦龙先生早就提出“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他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素养就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蒙咙的目标了”。又说“阅读能力虽不是语文能力的全部,但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坚实基础,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抓住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条,就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牛鼻子’,语文教育的‘减负’就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愕然. ——“再听一遍——‘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静默.随即恍然大悟地、兴奋地回答: ——“有,有,当然有!” 进而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是我在教学《忆读书》第二课时的一个导读设计,这是整个初中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引领学生跨上语文学习新台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堂课.  相似文献   

5.
马向华 《新疆教育》2012,(16):205-20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解读教材的人文内涵,合理地加以阐发,有效地加以渗透,适时“呐喊”,适度“灌注”,使人生得以感悟,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这是新世纪和新课标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年在《读书和受教育》一文中就明确指出:“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真能明白道理,真能实践好行为,才是目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生命发展(而且不仅仅是为了今天的生命),不能不关注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由教师“下水”作文,旁及阅读教学,提出:“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惟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确实,无论是从教会学生读书的角度,还是从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的角度,教师“下水”读书都是十分必要的。那么,语文教师“下水”读书,读哪些书呢?我认为,首先是要精读作为教材的范文。也许是《教参》越编越详,教案选本越出越多的缘故吧,无形中形  相似文献   

7.
郭宗明 《科技文萃》2001,1(6):107-109
从时代背景到段落大意到主题思想到写作方法到语法、修辞、逻辑阅读成了训练,训练就是做题,读书的乐趣、美感被扫荡殆尽,令人不禁发问绝不应该把王富仁先生发表于2001年2月1日《中国教育报》上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一文,看作是一篇无足轻重的泛泛之论。这篇文章,对我国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对所谓的阅读教学进行了有力的针砭,对现行的主流式教学方式,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反叛式见解。譬如“好的书,是‘读’过就‘懂’持,‘读’同‘解’(理解)是同时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读’就是‘解’,‘解’就是‘读’。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语文教育论集》)。“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导读就是启发诱导学生自己读书。张志公先生很喜欢“导读”这个说法,强调指出:“‘导读’涉及两方面——‘导’者和‘读’者。”“‘读’者是主体,但是要‘导’。‘导’的任务是使‘读’者读得更好,终于能够自己去读。”培养学生自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应在阅读教学中自觉地进行导读。  相似文献   

9.
“举一反三”读书法,出于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论语·述而》。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大学国文序》中也说:“常言‘举一反三’,国文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导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足见,我国古今教育,都很重视“能触类旁通,启发实多”的“举一反三”读书法。  相似文献   

10.
自学能力,就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新课题的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尽快掌握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直就宣传这样的主张:“‘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总的原则。学生一旦形成了自学能力,就“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了,这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因此,我们教师要切实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想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读书氛围,让学生由阅读到"悦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上,我是这样做的:利用语文课或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读,有时读从网上下载的优美文章,有时读学生的精彩习作,有时读<家庭教育周刊>中的好文章.在这过程中,使学生能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要求学生手中有作文书,有时间就可以看.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真正地实现了由阅读到悦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他曾在《认识国文教学》中说:"阅读和写作两项是生活上必要的智能;……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邢佑松 《成才之路》2012,(16):35-35
正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细读法、速读法、跳读法、比较阅读法等,这些阅读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也各有各的好处。在这些方法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是比较阅读法。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由此可见,比较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15.
“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叶圣陶先生也曾对“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出精确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当前推进的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精神引导学生“会读书”,通过“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驾驭能力。一、注意“读”法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内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等方面下功夫。1.掌握读懂课文的四个基本点。一是…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应试教育也好 ,还是素质教育也好 ,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讲好课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善”讲不善“听” ,是课堂教学的一大弊病 ,尤其是语文教师 ,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己任 ,自己的听辨能力过不了“学生关” ,又怎么能训练好学生的听话能力呢 ?教育心理工作者调查认为 :在日常生活中 ,听占 4 5 % ,说占 30 % ,读占16 % ,写占 9%。所以 ,我以为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必须做到善讲与善听兼顾才行。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与‘本’ ,不可偏指…  相似文献   

17.
实施学生自读与教师导读相结合原则的探索西和县南关小学魏永平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总得‘读’。”因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领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色,务必要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课堂上,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对文章的内容获得真切的感受,才能对文章表达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满人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叶圣陶说过:"语言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列伟。"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语文综合能力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它集陶冶情操、发展潜能、提高思维能力于一体,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首先当看他的阅读能力如何.阅读能力高低也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决定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古人读书贵在“自得”.有口无心的读不同于专心致志的读;盲目的读有别于自学的读;应付式的读“食不知味”,有目的读“津津有味”.因此,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启发、诱导,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阅读,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故曰‘教学相长也’.”  相似文献   

20.
沈凤飞 《海南教育》2014,(12):46-47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我认为这也是我追求的数学课堂——充满张力、充满创造性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