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想是我们人生前进的目标,它激励着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努力、不断超越。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理想”代表着自己的梦想和未来,是一个神圣的词语。对于“理想”,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学生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对理想有怎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了!……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贪婪。”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3.
刘洪梅 《辽宁教育》2010,(10):31-32
和如今的孩子谈理想,我们常常惊奇于孩子们的“不知天高地厚”,在他们眼里,似乎自己就是下一个李嘉诚,就是未来的比尔-盖茨,问到他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都会轻松地说出“奋斗呗”。  相似文献   

4.
佚名 《教师博览》2010,(2):19-21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5.
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生命就像是一列永不回头的列车,载着各式各样的生命,呼啸向前;没有人知道下一站的地点,也没有人知道下一站的景物,对于自己的终点站,更是无法得知。所有的生命一起乘着这辆列车,体验一个充满挑战的旅程。”对于孩子,我们终究不会陪伴着他一直到达他人生的终点站。那么,我们该如何告诉他们,有关这列“列车”的事情?如何指引他在以后的路程中,遇到艰难险阻该如何面对?唯有书籍能够伴他们远航。  相似文献   

6.
七月——我带着从来没有过的复杂感情敲下这两个字。七月,对于部分选择就业的职高生朋友来讲可谓是期待而又畏惧。他们期待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扬起追梦的风帆,到“江湖”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与此同时,他们也有一些畏惧:离开校园踏进“江湖”,涉世未深的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挫折和考验?“江湖”真如我们想像中的精彩吗?稚嫩的我们如何在“江湖”上一展抱负,博得满堂喝彩?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拥有优秀的班集体是一种理想和追求。班集体的主要成员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主张,同时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的群体。他们尚未定型,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怎样才能成为这些孩子的一个合格的引领者?以下就我在创建优秀班集体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措施,具体地谈一下我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成为教育家可以说是每一个教师的专业理想和追求,我们在每一天的教育工作中努力行走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然而,怎样才能使教师加速前进的步伐?我在反思实践中探索着自身专业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同学会上,“你喜欢你的专业吗?”是我们彼此间经常会问起的。对啊,你喜欢你专业吗?你爱你的专业吗?只有爱上自己的专业,才能真正实现“快乐地学习”。既然是自己选择的专业,那我们就要爱自己的选择。对于专业的热爱,不管是一见钟情,还是是日久生情,只要有爱,那就足矣。同时,爱是需要表达的,对专业的爱亦是如此。下面就先听听他们对他们专业的表白吧!  相似文献   

10.
胡慧娟 《教师博览》2022,(17):54-55
<正>新学期开始了,家长会又提上了日程。在筹备过程中,不少班主任的脑海里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我们该讲些什么?对于家长会,班主任经常会不由自主地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班主任思维”去准备。我们就像一个高级的大厨,毫不理会食客的口味,甚至不给他们点菜的机会,一个人自顾自地待在后厨,精心准备着一桌属于自己的菜。在饭桌上,我们几乎没有“看见”家长的存在。我们自顾自地讲,  相似文献   

11.
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那就是如何转化学困生的问题。无论是城区小学还是农村小学,无论哪个年级都会遇到学困生,有的成绩不理想,还有的甚至很差,而且学习的习惯又差。在这些学困生发展的道路上,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在对待学困生的时候,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除了抱怨他们头脑不灵活,上课听讲不认真,一遍又一遍的重批,真正能静下心来想想怎样去帮助他们脱离“学困状态”的很少。我们应该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对于他来说什么样的转化方法最合适。  相似文献   

12.
“神六”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举国欢腾,全世界瞩目。中小学生更是雀跃欢呼,如痴如狂。一时间,“飞天”、“宇航员”、“太空飞船”、“火箭”等成了校园的热门话题。作为教育工作者,透过这场“航天热”,我们不能不有所思考:“神舟”六号与我们的基础教育有没有联系、挂不挂得起钩来?我们该如何把“神六”引入课堂?我们的教学怎样渗透有关的科学知识? “神六”飞天让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孕育着一个充满奇趣的飞天梦想,这个梦想也许将伴随他们走过童年、走过青年,直至走向他们理想的航天事业。中小学校抓住“神六”飞天的大好时机,加强科普教育,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动手动脑、探究摸索,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如果我们的学校、老师在这方面真正努了力,做出了成绩,则学生幸甚,教育幸甚,民族幸甚。可怕的是,有的学校、有的老师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没有这么想,反而以为“神六”与考试成绩无关,与课堂教学无关。如果这样,则孩子们的飞天梦想终会湮灭殆尽,更遑论创新和创造的激情了。 正是基于这些思考,本期我们特邀请科普工作者和部分教师、学生,就“神六”和科普、和基础教育这些话题作了一次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周德藩 《江苏教育》2007,(17):27-30
成尚荣:今天的话题是“校长的使命”。说到使命,我们常常是指一种责任,但使命又不是一般的责任,是重大责任,它总是和我们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说到使命时我们不仅有一种厚重的感觉,而且使命常常彰显着时代的色彩和意义。 使命的话题是重要的,使命的话题讨论起来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对于校长来说,校长的使命是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因此,校长的使命又是具体的。所以“校长的使命”可以分为4个小话题来谈,一是校长在繁杂、具体的工作和生存状态下,究竟该不该有使命感?二是如果有使命感,那应该是怎样的使命感?这种使命常常和理想联系在一起,让人们在理想和现实中,在理论和实践中,在应然的和实然的状态中,在寻找着,在不断地行走着。三是如果寻找到这种校长的使命,为什么把这种使命作为自己的使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尤其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面临着许多问题,为什么要确定这种使命?四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践行这种使命的?校长在实现使命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具体的问题,有许多困难和困惑,这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校长是如何把使命落实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措施中,有哪些好的理念,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策划人语:在“优秀”“杰出”“名优”等字眼充斥我们视野的今天,我们经常会不经意地反问:这些“优秀的”、“杰出的”、“名优的”……到底优秀在哪里?杰出在哪里?名优在哪里?当走上校长岗位的时候,也许,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是你的理想。多少年以后,不管这个理想实现没有,对于“优秀”,你又有何感想和体会呢?这一期,我们就集中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学校是教育发展和展示的山花烂漫的舞台。着眼于农村师资的现状,落脚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常态是什么?农村小学应该办怎样的学校?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是什么?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多年来.我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设计和实践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努力让她成为师生心灵中最温馨的教育家园。  相似文献   

16.
高信 《广东教育》2006,(9):70-70
曾经有一个哲学的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围绕着这个命题,很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他们的心都在“流浪”、在寻找,有时很迷茫。不知自己在找什么,其实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的心流浪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很多人被淹没,也有些人最终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个位置到底是什么?只有心知道。  相似文献   

17.
师爱无价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样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所任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18.
张俊平 《江苏教育》2014,(10):11-11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理想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这是一个问题。尽管无数的办学者上下求索、"为伊消得人憔悴",但山依旧是山,问题还是问题。 让我们倍感兴奋的是,在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校长戴铜和他的老师们,正在用自己朴素无华的思想、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和塑造这样一所在他们看来是具有真正意义的理想学校: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每天心灵最向往的地方就是学校、教室,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上学""上班";进了校园、到了教室,总有许多问题、事情让他们顽强地入迷,总觉得时间“像子弹飞”,放学了、下班了,他们都有点依依不舍;对于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师和已经毕业的学生,曾经教学或求学过的校园和校园生活.也总是像一首歌唱的那样,让他们“一遍遍怀想”——他们怀想的是一段人生经历,也是一段心路历程,而洋溢其中的除了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所说的“优秀”和“幸福”.还有“丰富”和“快乐”。  相似文献   

19.
“你能比你快。”这是耐克的广告语。开始,我自以为是他们广告商思想逻辑混乱,嘲笑这一句话的可笑,并毅然地改成:“我能比你快。”但在反复的思考中,我把此前对他们的讥讽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自己。突然感到自己原来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和渺小。总认为一个人只能不断地超越别人,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或是显示自己的伟大,殊不知自我的超越比这更为重要。“你能比你快”就向我暗示了我们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自身,若没有超越自我的精神,也是很难超越他人的。  相似文献   

20.
20年后的今天,“三只小虎”终于在“春晚”重聚了,不管是他们还是我们自己,对于“小虎队”都有着太多的情感无法言尽,所以我们也只能感谢,感谢在那样一个年代,我们能以那么浪漫的方式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纯真和梦想。而有关那个“纯真年代”的记忆却是属于一个集体的:有“三只小虎”、有歌曲的词曲作者、有你和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