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能否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造? 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跳跃? ……  相似文献   

2.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能否读出学生眼中的愿望?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我能否让学生感谢到我的精神和脉搏与他们一起欢笑?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和谐的欢乐、发现的惊喜?  相似文献   

3.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读出学生眼中的愿望?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相似文献   

4.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能否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造?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跳跃?……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处于教育实践的第一线,每天都经历着纷繁杂多的教育问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6.
<正>叶澜教授和肖川博士曾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情景: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能否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造?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跳跃?——乡村的教学资源有限,那么如何在这种有限的资源下让  相似文献   

7.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所决定。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并不相同,每一次都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  相似文献   

8.
<正>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然无头绪时,你能否给学生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在现代情绪心理学中,情绪是指与人的  相似文献   

9.
一、注重实效,认识课堂生成课堂生成的三个层面:广义性生成、过程性生成、即时性生成1.广义性生成——有效即生成。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也  相似文献   

10.
去吉林省长春市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离开学生们整整三个月,但这三个月中和他们的交往,却成了让他们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的过程,因而成为我们师生一段难忘的经历。记得当我得知将去长春参加培训时,曾表现出隐隐的担忧:学生们能否适应代课老师?家长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教学会受影响吗?但最终我把“长春之行”当成了一次难得的机缘和珍贵的课程资源。临走前一天,我向学生们通报了将去长春学习的消息。他们一下子愣住了,一个个脸上写满了难舍的表情。当他们的泪水即将盈满眼眶的时候,我话锋一转:“同学…  相似文献   

11.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挑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描绘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境: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  相似文献   

12.
回到“原点”的思考是重建体系的出发点。谬误“发生于思维之链的起源,从这一错误的起端即前提中,通过许多步骤,将推导出一系列错误的结论,或者招致这些错误前提必然会带来的后果。” 当学生精神萎靡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茫然无措时,你能否给他们指点迷津?当学生缺乏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挑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呢?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情景。——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中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我执教过《司马光砸缸》一课。当读到司马光终于用砸缸的办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孩子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当大人赶来时,他们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个学生的回答却令我大伤脑筋——他不紧不慢的站起来,说“当大人们赶来时,  相似文献   

15.
当美术课上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一张张笑脸时,我曾经问过自己美术能给予学生些什么?是给学生一张铁一样让他们看了就害怕.不敢出声的阴森恐怖的脸.还是课上他们必须会画他们不会画的作品.还是在教师的命令下照着教师做的作品创作呢?试问学生内心恐惧、出于无奈而创作.能有灵感吗?学生能快乐吗?我想让学生在美术课中得到快_乐那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观点的论述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都有一个精神蕴含特征与基本价值取向.李政涛在<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这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思想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李广仓 《教育文汇》2013,(12):29-29
一次语文自习课,几个学生问我有没有QQ号,我说“有呀”,他们让我说出来。我问:“你们有没有QQ号?”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们都有!”这太令我兴奋了。这两年我不当班主任,感觉和孩子们疏远了很多,如果能通过QQ和学生们进行网上交流,不是很好的沟通途径吗?当我说出这个想法时,同学们都要求我加入他们的QQ群。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学习》2014,(7):68-69
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很多政界的名人都是在求学期间就已经表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么十二星座的同学们当学生时,各自究竟有多少成为优秀干部的潜力呢?他们“上位”后,能否成功担负起学生干部应尽的责任,并成为其他学生的模范?下面就让我们为你逐一剖析十二星座学生当干部的潜质指数!  相似文献   

19.
王俊卫 《教育文汇》2004,(11):38-38
有人问我:“你当语文教师最怕的是什么?”说句心里话.我最怕在布置学生写作文时.听到他们脱口而出的一句老话:“又写作文……怎么写呀!写什么呀?”  相似文献   

20.
韩炳辉 《考试周刊》2010,(39):83-83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创造?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这是叶澜教授的一段激情而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变成"能",那么数学课必定魅力四射;如何让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变成"能"呢?解放学生,释放个性,人文关怀为我们诠释出数学课最动人的课堂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