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驿路梨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着重从“美”字入手 ,让学生品读这篇小说。一、意境美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总体感知课文 ,然后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课文描写梨花的段落 :夕阳西下 ,正当“我”和老余处于前不摸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之时 ,眼前出现了一片美丽的梨花林。“白色梨花开满枝头 ,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作者以自然环境的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 ,把我们带入优美的意境中。“梦中恍惚看见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香气四溢的梨花丛中歌唱……”作者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优美的场景中 ,着意以自…  相似文献   

2.
课文以《驿路梨花》为标题,结尾又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是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的,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完整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驿路梨花》的结尾,作者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处处开”,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著名诗篇《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全诗如下: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  相似文献   

4.
山西作家陈亚珍的小说《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以亡灵胜惠的视角,讲述了太行山脉下梨花庄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作者笔下塑造的梨花庄是一个极富象征意味的文学形象:梨花与女子悲惨孤独的命运息息相关,又与黎庶的命运和悲欢离合紧紧相连,从而赋予小说更高层次的历史反思意味。因此,从梨花这一意象出发,用梨花的具体意指解读小说,有助于对小说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和悬念;2.品读语言,进行朗读训练,分析"梨花"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3.理解文末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作用。【教学方法】话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国西南边疆,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看看发生在那个美丽地方的美丽故事。  相似文献   

6.
利用音像媒体,把握作者情趣,实施审美移情激励。如教学《驿路梨花》,教师根据文章思路,以“山路茫茫难投宿—梨花盛开必有主—茅屋温馨谁是主—人人照料小茅屋—洁白梨花开处处”的抽拉片连环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山中行路人一起体验美—山中小茅屋给跋涉者的温馨感;一起寻找美—谁是小茅屋的主人;一起欣赏美—花美、人美、心灵美;一起感悟美—雷锋精神之花处处开。边看图边播放诗化的描写,抒情录音朗读,以审美情趣,激励着学生心灵,碰撞出美的火花,受到美的感召。借助音像媒体,把握作品美点,实施审美探究激励。怎样以音像…  相似文献   

7.
×××同学问:《驿路梨花》在立意和构思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这篇小说立意新而深。在“学习雷锋”这样一个主题面前,作者摒弃老套,另辟蹊径。作者说过:“一篇作品能否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梨花意象具有非凡的意义,佳作迭出,不断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诗人对梨花形象的抒写,因情而发、因境而生。唐人岑参用梨花意象来表达伤春惜春、伤别怀友、思乡怀归、悼古伤今等情感,书写心中的悲情、离情别绪。他开启了用梨花意象书写伤感心绪的先河,为后世文人提供了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是一篇立意新、构思巧、结构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堪称上乘的好作品。笔者认为:教学《驿路梨花》一文,若紧扣“五四三二一”,就能提纲挚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五四三二一”即:五件好事、四写梨花、三个悬念、二次误会、一行诗句。下面分别作简要阐述。五件好事(驿路梨花)主要通过“助人为乐”来展现人物群像的美好心灵,文章重点写了五件好事:解放军建盖小茅屋;解放军走后,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接管小茅屋;瑶族老人送粮到小茅屋;“我们”和瑶…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长恨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而长远:一是给戏曲、小说、诗歌的创作,在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表现技巧等方面提供了借鉴和发挥的空间;二是一些诗句被化用,尤其是“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之句,启发文人创造出“梨花”与“杨妃”互喻的表达范式,成为吟咏梨花诗词中的常用典故.“梨花一枝春带雨”也被词人用来抒发离情别绪,有“梨花雨”、“梨花枝上雨”、“梨花春雨”、“梨花泪”等形态.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文学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记叙文中巧妙地引用诗歌,不仅能为文章增光添彩,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种:一深化主题记叙文中引用诗句收束全文,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结尾,写“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文章  相似文献   

12.
张辉同学问:《驿路梨花》中,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驿路梨花》一文从所叙述的事件来看,并不复杂,但作者通过周密精巧的构思,巧妙地安排素材,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准的问题,处处设疑、悬念层叠,使得情节常常是出人意外,又似乎在意料之中,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文学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记叙文中巧妙地引用诗歌,不仅能使文章增光添彩,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种。深化主题。如《驿路梨花》的结尾,写"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文章巧引陆游的诗句,既照应题目,又使人花交相辉映,同时表达了雷锋精神已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花结果、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主题。增添情趣。如《荔枝蜜》第三自然段描写荔枝时,文章引用苏东坡的诗句:、'仅吹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里引诗句,可谓一石…  相似文献   

14.
张瑞雪 《甘肃教育》2022,(17):38-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修订和调整的最大特征就是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地位,更是将文化自信放在了四个核心素养的首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也应得到最高体现。在小说《驿路梨花》的教学中,教师从雷锋精神的外化形式——“梨花”入手,以美贯穿,领悟梨花意蕴;以美育德,感悟精神内涵。分析梨花本身的物象特点及其所象征的雷锋精神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吸引学生看到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创造构想,同时增添课堂的美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可见,“梨花”是边疆盛开的梨花,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作品四写梨花,既增强了文章的意境美,又深化了“梨花”的丰富内涵,也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三个悬念“设悬──释悬──新悬”,悬念层叠。这是本文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我们”在焦急中发现小茅屋,屋里却“没有灯也没有人声”,“我们”不禁疑惑:“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这是第一个悬念。一会儿,瑶族老人推门进屋,“我们”以为“主人”回来了,然而老人笑道:“我不是主人”。哦!主人到底是谁?这是第二个悬念。第三个悬念是:我们”要感谢哈尼小姑娘盖了这…  相似文献   

16.
引号八法     
引号和其他标点符号一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之一。它能帮助人们更加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在文章中,使用引号的频率比较高,主要是它作用大,用途广。本文针对同学们熟悉的语段,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一、引用句、段有的文章为了抒情、议论以及推动情节发展需要,以此引用他人的诗句、名言乃至段落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该部分需要用引号表示出来:1、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2、战国时…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2.细读文章,理解标题《驿路梨花》的多层含义。3.深入研讨,理解文本深刻的人文价值。【课前准备】通读《驿路梨花》全文,思考课后“思考探究”相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PPT: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南宋]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相似文献   

18.
相见欢 张惠言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 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 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这是一首惜春小令,写得 清新自然。 词一开头,作者便以惋 惜的心情埋怨自己年年错过 春花盛开的季节。这里强调 的是"年年",正因如此,才使 作者十分惋惜,在春色满园 时并未觉得春景的可贵;而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教学《驿路梨花》这篇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时 ,学生就本文的记叙方法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意见。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种 :顺叙。理由如次 :本文作者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 ,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文章先写我和老余在困境中绝处逢“生” ,享受小茅屋的温暖 ;次写瑶族老人享用柴米后来送粮食 ;再次写第二天修葺小茅屋 ,巧遇小姑娘们 ,解开小茅屋之谜。第二种 :倒叙。解释如下 :本文以小茅屋为线索 ,先写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享受小茅屋带来的温暖 ;次写三人修葺小茅屋 ;再次写梨花姐妹们维护小茅屋 ;最后写解放军战士因淋雨后为行路人着想…  相似文献   

20.
春天的速度     
编者推荐:《春天的速度》通过一个"速度"便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物描绘的如此浪漫而生动。作者说"真正体会到春天速度的应该是风,是花,是草,是人的心情。"品读之后,你对此看法是否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