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画树有绝招     
树,是学生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有的教师教学生画树只是把树作为背景,或用来衬托主题,或用来丰富画面。而且各个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画的同一造型的树。树的颜色也规定树干和树枝为咖啡色,树叶为绿色。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忽视了学生对树的观察,限制了他们对树的表现形式,因而不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我认为学生学画树.不应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应该是一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树,是幼儿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有的教师教幼儿画树只是把树作为背景,或用来衬托主题,或用来丰富画面。而且备年龄班的幼儿几乎都学画同一种造型的树,如、。树的颜色也规定树干和树枝为咖啡色,树叶为绿色。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忽视了幼儿对树的观察,限制了他们对树的表现形式,因而不能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我认为幼儿学画树,不应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应该是一种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观察力与绘画技能协调发展的途径。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们以大自然为课堂,采用观察写生、收集装饰、欣赏、创作、游戏等方法,设计并组织了以下几个画树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篇文章就像一棵树,深沉的主题或情感,像树的根;起伏或流畅的行文,像树的干;优美或洗练的语言,像树的枝叶.于是,我尝试引导学生像认识一棵树一样来学习阅读一篇文章,教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树型阅读.下面是我用"板块式思路"教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背影>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树的用途     
《双语学习》2013,(3):10-10
树除了可以净化空气、提供木料、防风固沙外,还有好多用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再些树的软木部分可以用来造纸。有些树给人提供水果,比如芒果、苹果和梨。  相似文献   

5.
许婷  何海明 《物理教师》2009,30(7):25-26
我们只要稍加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品,总能够找到可以用来演示物理小实验的“宝贝”.如常见包装盒上的圆形磁性片,直径约10mm,厚度1mm左右.因为磁性极强,是做小实验的好材料.笔者设计了一组利用磁性片的系列实验,或用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维;或用来展示物理现象,给学生感性认识;或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总之,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6.
益言 《今日中学生》2008,(12):33-36
19.tall,high和highlytall作形容词用来表示人、树、旗杆等的高度。例如:He is one point eight metres tall.Do you see the tall tree over there?high可作形容词或副词用,一般修饰山、楼房、高原等,也可指价格、薪水等或高兴、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审美的教育也源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知文学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树崇高理想,整合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审美的教育也源于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知文学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树崇高理想,整合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树旗",我觉得这词用的很有意味。"旗"是干什么的,是用来召唤的,用来引领的,而不是用来标榜自己独树一帜的。那么这一面面旗后面应该响应者众,语文教学的面貌应该焕然一新(至少在这面旗所在的单位或者所在区域应该如此),可是语文  相似文献   

10.
<正>儿子上学不久问爸爸: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学呢?爸爸说:儿子,你知道吧?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如果上6年学,小学毕业,  相似文献   

11.
冯春 《四川教育》2010,(12):23-2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源于《诗经?小雅?鹤鸣》,表面的意思是说: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凡需成就一事,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教师教育教学更需要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从而培育自己的经验之树。  相似文献   

12.
普里姆(Prim)算法是用来求无向网中的最小生成树,而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是用来求有向网中单源最短路径,这两种算法均是考虑造价最小问题。从算法思想、示意图进行分析比较,突出其不同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名楼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  相似文献   

14.
赋权图的谱常常用来解决网络和电路设计中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有固定的正权集合的赋权树的邻接谱半径与独立数、匹配数、覆盖数、边覆盖数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具有最大邻接谱半径的赋权树.  相似文献   

15.
现象一:断章取义 [案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课《去年的树》)教师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课文边思考,在自己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内容旁边批注感受。接着,学生自主读书、思考、批注。让教师没有想到的是,有学生在“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旁边批注道:乱砍滥伐的行为真要不得。  相似文献   

16.
虽说状语从句可以用来修饰谓语或整个句子,说明行为动作或者某种状态的时间,地点、方式、目的、原因、结果等等,此外,状语从句还可以用来修饰句中的定语、状语或其它一些动词。再加上状语地句种类繁多,在理解和翻译中有着一些困难,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不容易掌握。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高中英语中的状语从句作一点粗浅的总结,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形容词和副词是两种不同的词类,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在平时的教学中笔发现,初中学生晟容易混谱的形容词和副词就是那些常用词。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和运用它们,本从词形、词根和词义三方面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书族十代     
第一代:木简竹简式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改革造纸术之前,我们祖先所使用的“书”差不多都是用漆写在木片或竹片上的,再用细绳或牛皮索串联在一起。这种“木简竹简式”的书与印度的“贝叶”书(古印度特产一种“贝多罗树”树叶像笋壳,古印度人将叶子用绳穿成“书”用来写经文)、埃及的纸草书(尼罗河岸特产一种阔叶的草,古埃及人用来写“书”)以及古代西方的泥板砖刻式“书”,可以并称为古代人类四种原始“书”。  相似文献   

19.
量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一般说来,各种量词与名词或动词的搭配都有着相应的约定俗成的规则。不少学生对量词的性质功能了解不多,  相似文献   

20.
奇树拾零     
产香树橄榄属的没药和乳香,会流出一种很香的液体,可以用来做香料。跳舞树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有一种灌木,当在它身边放音乐时,它的枝叶就会翩翩起舞,非常有趣。膏药树云南兰呼县有一种这样的树,当在树上割开一个口后,裂口处会流出一种乳白色的胶汁来,用它做成的膏药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效果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