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打米卢在中国国家足球队提出“快乐足球”的理念之后,在集邮界又产生出“快乐集邮”的口号,这一口号提的好,提的非常及时。其实,“快乐集邮”这一概念,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它是伴随着集邮的诞生,一直存在于其中的“无形的魂”,只不过是“快乐集邮”作为集邮的灵魂,在大多数集邮者的心目中早已“出窍”罢了。因此,找回失去的“集邮之魂”实在是好,太有必要了。凡是有较长邮龄的人,大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以前集邮者都是以自我欣赏、自娱自乐为目的的,人们全然没有担心邮票暴涨的烦忧,集邮就是从中求知、求乐,真可谓是“清心寡欲”的高雅活动,玩起邮来浑然忘我,好不快乐。及至现在,也仍有那么一批铁杆邮迷,任凭邮票翻来覆去的暴炒,我自跳出圈外,不为所动,  相似文献   

2.
文化与集邮     
有“集邮文化”的说法,也有“集邮长知识”的主张。不管这些说法的科学性如何,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集邮属于文化范畴,集邮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想结合我的集邮经历和见闻来分析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集邮博览》金卡集邮专号中刊出的“江西企业金卡概览”、“我国金卡集邮组织及邮刊的概况”和“企业金卡文献一览”这三篇文章我均仔细读了好几遍,增识不少。但是,我国“地大物博”,稍有遗漏或差错在所难免,因此作一补充和修正,以求完美。  相似文献   

4.
收集与集邮有关的各种文字资料。如报刊、书籍、论文等,被称为“文献集邮”好还是“集邮文献”好,集邮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使用上有时也相互替代。“文献集邮”(或者“集邮文献”)源于集邮,是从集邮活动派生出来的。现代邮政诞生于国外, 集邮活动也是由国外兴起的,因此伴随着集邮活动而产生的“文献集邮”(或“集邮文献”)也带有舶来品的味道。我们从国际邮展的评审规则对“文献类”展品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外来词的特点。实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情感“密码”,可从他的某一段经历或某一处“牵连”中破译。上海是我工作过五年的城市,也是“革”后重新引发我自幼而生的集邮兴致的地方。这些年,沪宁线两端,有两本集邮刊物向邮坛投放,一本是《上海集邮》,一本是“江苏集邮》。我在这一端,为《江苏集邮》忙。而我的案头,却总是有《上海集邮》摆放。  相似文献   

6.
来函照登     
《集邮博览》编辑部: 见《集邮博览》2004年第九期“来函照登”倪利民“莫把《集邮博览》办成《集邮研究》”一文,对此,看法不尽认同。《集邮博览》的“博览”,有“多广”之意,即所刊内容可涉及集邮各个领域,兼普及与提高尽可能适应各层次集邮者的要求。历年来《集邮博览》刊有研究之类文章,对集邮者广开思路,献计献策,分析透视,很有启示。也有别于其他刊物,这也是我长期订阅的一个理由。就以第九期为例,“研究”8页、  相似文献   

7.
细读《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获奖论文集》,感到这个“论坛”、这本《论文集》不啻是一场“及时雨”,中华全国集邮联牵头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集邮文献与集邮活动宛如“孪生兄弟”,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陈志川说:“现在国内第一流的邮票研究家,那一位不是从先研读邮学书籍而来。”其实,广大的集邮爱好者又何尝不是读了集邮书刊才认识集邮、热爱集邮和走上集邮研究之路的呢?而“文献集邮”作为新兴的一种集邮方式与类别,在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及时以一个全国性“论坛”,让大家认真、深入地议一议,给“文献集邮”一个科学的定义和定位;对“文献集邮”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实质性探讨;确保这项集邮文化活动健康、有序、深入开展,的确是非常及时、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拜读了施慧中先生的《试论文献集邮》(参见本刊2002年第8期)之后,也想说说我对“文献集邮”定义的一些看法,供同好参考。首先看《中国集邮大辞典》给“文献集邮”下的定义是“收集、研究与邮票、集邮、邮政史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集邮类别。”同时,该《辞典》还对“集邮文献”做出了如下的注释:  相似文献   

9.
正甲:有这么一句话您听说过没有?叫做"千里姻缘一票牵"?乙:您说错了,那叫"千里姻缘一线牵",您那一票牵是怎么回事?甲:票就是指收集邮票。集邮你喜欢吗?乙:集邮是一项非常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应该大力提倡,我也喜欢。甲:那我给您提个问题,您说集邮与爱情有什么联系?乙:这我可说不好。您说说集邮与爱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甲:我二哥就是个集邮迷,他哪儿都好,就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前两年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两个人在公园见了面,结果那个女孩儿性格和我二哥差不多,也不爱说话,俩人儿你看我我看你竟相面了,谁也不知说点儿什么好。  相似文献   

10.
今天,北京市集邮协会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这里联合召开“弘扬集邮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我认为,这次会议既是集邮界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的一次理论探讨,也是寻求通过理论研究来加快集邮事业健康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我认为很好。这些发言不仅内容充实;而且理论联系实际,对先进集邮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应该如何发挥推动作用,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为集邮协会今后举办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好的思路。下面,我想借此机会结合北京市集邮协会的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集邮,集邮为什么的问题,这是每个集邮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什么是集邮,比较容易回答:集邮就是收集与邮政有关的票、封、片、戳的活动。集邮为什么?回答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人而异:有人集邮求知,有人集邮求美,有人集邮怡情,有人集邮延寿,有人集邮求财;我集邮求快乐。最近,龙岩市刻制一枚宣传戳“一人集邮,全家快乐”,把集邮宣传到点子上了,引起许多集邮爱好者  相似文献   

12.
居言 《集邮博览》2003,(5):12-12
“我国是集邮大国,但不是集邮强国”,这是自中国’99世界邮展后,不时从报刊中传出的一种观点和信息,这对我国的集邮者,乃至国家的集邮事业,都是一种激励:要做集邮强国。我国集邮者有1000多万,在册的会员有300多万。“集邮大国”之称,我想可能由此而得名,因为这两项绝对数字,其他国家暂时无法攀比,尚可为尊,交代过去。  相似文献   

13.
集邮界有句名言: “惠我以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倘若没有集邮文献资料的搜集,倘若没有集邮报刊供阅览,倘若没有集邮图书出版,要进行邮学研究,将会收效甚微。由此, “惠我以邮识”的说法日益为邮人所接受。集邮文献的范围较广,大体可分为:集邮学术专著、集邮工具书、邮票目录和图鉴、邮政和集邮史料、集邮普及知识读物和专题邮票图集、图册等。笔者对集邮学术  相似文献   

14.
本刊发表张立《集邮献之连环画的收藏》一(参见060254),对所列的连环画冠以“集邮献之连环画”,本人不敢苟同。又,中开头所述“无论在有关集邮献的述中,还是在集邮献的目录中,几乎难见到连环画这一门类”的说法欠妥。笔专心收集集邮连环画已有3年余,更因撰写有关章而收到许多邮友来信,有交流集邮连环画的,也有赠我集邮连环画的,可以说带动了集邮连环画的收藏;此后,我又比较深入地阐述与介绍了集邮连环画,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集邮文化论坛会上,一位集邮者宣读自己论文开场白讲道:“好多人问我,什么是集邮?”我回答说:“什么都不是就是集邮。”猛听到这种高论有点茫然,但细琢磨还真有点意思。先说什么是邮票。邮票出现已160多年,新中国成立发行邮票也半个多世纪,对于何谓邮票,竟成为目前集邮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据争论未解的话题。这些不论从狭义理论上的探讨,还是从广义实践中考查,邮票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集邮联四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精神,坚持集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上海集邮界开展评选“集邮良师益友”、“先进集邮协会”、“先进集邮者”和“先进集邮工作者”活动,各评10名;同时表扬一批先进集邮集体和先进集邮个人。凡属上海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以上成员,不作为本次评选对象。其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此封是130×210mm的中式信封,由上海邮政管理局出纳股集邮组印制。封面左边有两个大黑体字“集邮”,表明这是集邮邮政公事封,黑体字上方印有“集邮之美点”:增进知识,发扬文化,高尚消遣,陶冶性情。”对集邮的好处作了很好的概括。  相似文献   

18.
一不留神,步入集邮的殿堂也有20余年了。20年来,集邮给我带来有儿时欣赏邮票的童趣;有寻长到一枚高面值信销票时的欣喜;当然也会有看着邮册中越来越多邮票被贬值、打折时的迷茫和沮丧;但更多的是在集邮中增长知识和分享知识的愉悦,所以对集邮——我才会一如既往和痴心不改。记得还是上小学时,星期天便经常和同学,还有邻居家的孩子们聚在一块儿,玩“放电影”的游戏;就是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收集集邮文献?以我个人的体验,应是以“我”为中心的。“以我为中心”就是收集我认为能用来阅读,能上架收藏的,能让我悦目、养我眼球的集邮文献。大家都认为收集集邮文献很有讲究之必要,应该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集邮”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特别是对于那些从事过与“集邮”有关的活动的人,更是感情尤深。他们曾经为“集邮”狂热过,沸腾过,也为“集邮”伤心过,失望过。“集邮”也就从原本简单的收集、鉴赏与研究,已变得关系到个人命运、企业存亡了。我不得不承认社会确实在发展,对现在的“集邮”有一些新的想法,源于“集邮”最源头的目标与动机。现在的集邮队伍看似很庞大,其实仔细分析一下队伍的组成,我们不难看出,是一支畸形发展的队伍,是头重脚轻的大头娃娃。初期的集邮队伍的组成人员,都是集邮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