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人利 《上海教育》2011,(10):36-37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上世纪早期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所创立的。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当维果茨基作古之后,则越来越为教育界所重视。何为"最近发展区"呢?许多中小学教师、校长的回答是"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这样的认识行吗?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这样叙述的:"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曹慧健 《考试周刊》2009,(46):60-60
“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即将达到的知识水平之间的最小差异区域:如果你站存“已有知识”的草坪上.树上的果子是你“将要学的知识”.而果子生长的地方是你站着摘不着的.要摘下果子,必须跳一跳,而跳起来后能摘到果子的这个高度就是“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3.
一、挖掘习题的智趣因素。激活创新思维 有些课本习题尽管单调,但不乏一些智趣因素。作为教师要积极地去挖掘,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跳一跳摘到果子”,为他们创造学习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这个理念之中.就明确了学生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关系和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就是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根据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以及我国的“跳一跳.摘果子”教育理论.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为其设置这样的一个学习平台.让他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相似文献   

5.
一、广度和难度   提问既要有尽可能大的广度(面向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提问的难度要控制在“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即提出的问题应遵循少数学习“尖子“经独立缜密的思考能够解答;多数学生包括学习后进生经老师不同程度的点拨后也能答出的原则.过易,广度虽大,但学生没有兴趣;过难,不仅广度不够,而且不能让学生品味到智力角逐的乐趣,两者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表述,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明确课标要求,把握教材,还要透彻地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广度和难度提问既要有尽可能大的广度(面向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提问的难度要控制在“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即提出的问题应遵循少数学习“尖子”经独立缜密的思考能够解答;多数学生包括学习后进生经老师不同程度的点拨后也能答出的原则。过易,广度虽大,但学生没有兴趣;过难,不仅广度不够,而且不能让学生品味到智力角逐的乐趣,两者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表述,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明确课标要求,把握教材,还要透彻地了解学…  相似文献   

7.
一、广度和难度 提问既要有尽可能大的广度(面向班级的绝大多数学生),又要有一定的难度,提问的难度要控制在“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即提出的问题应遵循少数学习“尖子”经独立缜密的思考能够解答;多数学生包括学习后进生经老师不同程度的点拨后也能答出的原则。过易,广度虽大,但学生没有兴趣;过难,不仅广度不够,而且不能让学生品味到智力角逐的乐趣,两者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问题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表述,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明确课标要求,把握教材,还要透彻地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师设计练习题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样,既不使学生唾手可得,也不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教师设计的练习题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学生才  相似文献   

9.
于荣 《湖南教育》2004,(11):8-8
让孩子“跳起来摘到果子”,这是广大教师的心愿,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但我们目前的教育方式与手段,能否让孩子真正“摘到果子”,这就值得深思了。看看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吧: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师生的全部生活就是上课上课再上课。学生基本上是在老师的支配下度过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甚至双休日也排满了各种名目的补课、“特长训练”。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生活和人生命运掌握在老师的手里。而我们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呢?他们为了学生将来能“摘到果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于是乎,按照自己的预想去要求学生:学生读书没有自觉性,所以需要强…  相似文献   

10.
“跳起来摘果子”是人们对思维训练的一种生动、形象的比喻。“跳起来摘果子”的含义包括:其一,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果子”的价值,。激起学生“摘果子”的兴趣和欲望,即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思维的启动阶段。其二,这些“果子”并不是伸手就能摘到,要摘到“果子”,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又不是可望而不可及。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摘到“果子”以后产生一种满意感和自豪感,进而诱发他们继续摘果子的欲望。这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摘“果子”是十分重要的,任何包办代替将使这一工作变得毫无意义。其三,摘“果子”的关键是“跳”。只有既想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工作成效。因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研究和消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教师管理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学教师是一个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群体。通过多年的课题研究实践表明:龙潭区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它既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一、挖掘习题的智趣因素,激活创新思维有些课本习题尽管单调,但不乏一些智趣因素。作为教师要积极地去挖掘,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跳一跳摘到果子",为他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职业压力与日俱增,如果这些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职业倦怠也称为“工作倦怠”、职业枯竭”,是一种因个体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对挫折而产生的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2003年南京师大的刘晓明等对长春市199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中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问题,虽然问题不严重,但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2004年9月《法制晚报》与新浪教育频道联手推出“老师,您累吗?”的在线调查…  相似文献   

14.
李保才 《陕西教育》2008,(12):52-52
一、选择内容,建立合作的平台 在数学课堂上,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实效,首先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了解自己的学生,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而且小组合作也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展。要精心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作为素材,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一、挖掘习题的智趣因素,激活创新思维有些课本习题尽管单调,但不乏一些智趣因素。作为教师要积极地去挖掘,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跳一跳摘到果子",为他们创造学习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6.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状况令人担忧,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倦怠现象。因此,关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并寻找相应的对策以缓解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教师职业倦怠是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但教师职业倦怠却不是对工作中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社…  相似文献   

17.
侯娟娟 《教育》2013,(33):20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职业倦怠。因而,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从社会、职业、学校及教师个人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及成因"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的,专门用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职业倦怠是一种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广东欠发达的粤东粤西地区的学前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研研究,并与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有超过八成的学前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学前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中小学教师;城市公办园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生涯高原导致学前教师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19.
如何顺应教育优先发展的世界竞争潮流,如何贯彻深化教育变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根据学校实际,选择“分层小班化”教育的科研课题,作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尝试,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探索适应教育改革之路。我校地处徐汇区南、北片交汇地带,生源质量差异性较大,传统班级授课制无法解决好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很难根据每一个学生“最近发展区”施加切实的教学影响。怎样让好学生从“吃不饱”,能跳一跳摘到果子;让中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一个专门用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却又不得意而为之时,感到厌烦,产生一种身心俱惫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持续存在就会导致自身潜能难以充分发挥,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下降。教师在经历职业倦怠时通常出现三种典型的心理或行为表现在:长期的情绪倦怠感、人格的解体、低成就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