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测点导航“审”,仔细考察,反复分析,认真推究的意思。审题,是一种能力,是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综合运用。《考试说明》的基础等级写作规定要“符合题意”,就是作文要符合题目的意思。具体来讲,作文要符合试题所要求的内容、中心、角度、文体和字数。审题失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现在流行考文体不限作文,审题方面要求不必扣得太死。其实不然,200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公布的事础分的几个等级都涉及到审题要素。如好的作文要“切合题意”,较好的作文要“符合题意”,中等作文要“基本符合题意”,差的作文属“偏离题意”等,说明审  相似文献   

3.
郭祥云 《中学文科》2009,(18):25-25
60分的作文,可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大题,是高考中独一无二的影响上线的“高分题”。作文失误,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那么,影响作文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是审题立意。审题不准,立意不佳,会使高考作文遭遇“滑铁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有如下五点:  相似文献   

4.
每年临近高考,各大语文报刊都要刊登指导作文审题的文章,高考之后,各大语文报刊又会陆续推出一批评析高考作文失误情况的力作。然而,作文审题失误的悲剧却年复一年地降临到广大考生的头上,研究作文审题失误对策已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研难题之一。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指导迎考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作文审题失误?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搜集整理十多年来我省预、会考作文和全国高考作文审题失误的种种情况,并研究总结出相应的纠误对策,在高考前集中讲解。因为这类失误源于往届考生,针对性较强,所以较之空洞的说教式的作文审题指导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印象要深得多。哪位考生会对大哥哥大姐姐们用泪水换来的教训无动于衷呢?  相似文献   

5.
《2003年高考语文说明》表明,200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符合题意,因此应试作文第一步就是审题。每年高考中都有一些平时语文素养很好、作文水平很高的考生在“阴沟里翻船”——很明显,作文被人家判为“离题”了。痛定思痛,不难发现,这尴尬“都是话题作文中所给的材料惹的祸”。一道高考作文试题往往可以分为“标题”、“材  相似文献   

6.
王克春 《学语文》2009,(5):27-28
高考中作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审题出现失误和偏差,就会导致失分较多,甚至是不及格,因此作文的审题显得非常重要。近两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都是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的,2007年是“提篮春光看妈妈”,2008年是“带着感动出发”.两个题目都富有诗意.便于抒情。相对于给材料作文而肓.命题作文出现审题失误的几率小些,学生大多比较容易扣题.对考生来说要公平一些.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58):1-2
<正>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如何加强写作能力专项训练,减少考场失误,是提高作文得分的重要法宝。现结合2014年福建高考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普遍失误,谈谈高考作文复习能力训练指导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减少考场作文失误有帮助。一、加强审题立意训练,把好考场作文第一关审题立意是否切题,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第一个标准,也是学生作文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好就成功了一半,若偏离题意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2015年有部分考生在审题时,只抓住某  相似文献   

8.
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不多的几天,很多学生认为作文复习大局已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据我去年参与高考阅卷发现,高考作文改为网上阅卷后作文分差明显拉大,作文分数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在增加。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如何确保拿到作文的基本分,并在此基础上力求高分的突破?充分利用考前这段时间做好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是十分必要的。一、审题训练再加强有种说法点出了审题的重要性:审题是“1”,文章的构思、语言等其它方面是“1”后面的“0”,意思是没有准确的审题,写作只是空谈。现在的话题作文的确放宽了审题要求,但这并不等于不需要审题,高考作文中…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的中国高考正进行着一场变革,高考作文也随之出现一系列趋向性的变化。高考作文题不断地推陈出新,越来越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思路。综观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我们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共性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供广大师生参考的策略。一高考作文的淡化趋向淡化审题。一度盛行的以供材料作文为主的命题模式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一旦出现审题失误,则全盘皆输。从1995年以来,虽然高考作文中还有材料供考生阅读,但是,审题难度大大降氏,大多数考生不必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尽管审题难度相对较小,但审题绝非可有可无。如2003年高考作文要求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话题强调的是“感情”和“认知”二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高考实行写话题作文以来,由于话题作文开放性强,能给考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考查形式。但每年的考试中,仍有部分同学由于立意偏题而得低分,令人痛惜。这说明,话题作文更要重视审题立意。在考场上,时间紧,压力大,为避免忙乱而影响审题立意,笔者建议大家以“三问”引路,按“三步”构思,以便快速审题,准确立意,下笔作文。一问:这个话题可以写什么?即写什么内容才不致偏离话题。也就是确定写作范围。一般说来,所写内容首先要切合话题,不能超越话题的范围,否则,会给人偏题的印象。2003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情感的…  相似文献   

12.
与往年高考作文相比,今年作文的审题要求比较低,题干中的注意事项比较全面地提醒学生注意作文容易出现的偏差,不至于让有些平时作文比较好的学生由于审题失误而不能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不至于让阅卷者判分时难以掌握这类卷的评分尺度,这是今年高考作文的成功之举。 从考查的难度来看,今年高考作文已达到了高考考纲的“临界面”。评论一类的文章在  相似文献   

13.
所谓思辨能力,指一个人对事物的思考辨析能力。目前学生审题能力不强,认识事物片面肤浅,而高考作文要求却有所提高。下面我想结合《考试大纲》写作部分中的三项要求——“符合题意”、“深刻”、“有创新”,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在难中求准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一类文要求很高,首先要“切合题意”。而学生在切题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另起炉灶,断章取义,转换话题,顾此失彼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话题和材料没有进行认真思辨,二是近年来全国高考作文命题难度有所增加。自从2003年首次使用关系型话题以来,2004年全国有10套题运用这…  相似文献   

14.
这两年的高考作文题型,话题、标题、新材料作文三足鼎立,各领风骚,各擅胜场,似乎有长期并行的迹象。可笔者认为,标题作文框限太死,很容易“卡”在审题上,不符合高考作文的考查意图,将不会长期广泛采用;话题作文,自由度太大,很容易“移花接木”,致使宿构、套作、抄袭作文泛滥,阅卷人无法公平量分。而新材料作文,既有标题作文突出审题、限制立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材料作文已经成为近年来高考作文出题的一个热点。纵观2013年全国的高考作文题,绝大部分都为材料作文。而在学生的日常写作以及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审题,又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立意定档次,分数看整体”也已经成为许多老师的一个共识。因此,过好审题关,是材料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审题决定着一篇作文的成败。最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逐渐向材料作文方面倾斜,主要是由于材料作文能够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还可以对其阅读、概括以及联想等相关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所以,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中,对材料所要传达的意思分析出来,并正确理解,进而准确概括这一材料的中心思想,这样才能够对这一思想进行联想与想象。基于此,本文就高考作文审题存在的误区及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文既是一种语言训练,又是一种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审题立意则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思路顺、方法对,是立意新颖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必然结果。要想立意新,必须审题清。怎样才能把审题与立意有机地融为一体呢?1.抓关键词语审题立意。抓关键词语审题立意可以培养学生驾驭题目(驾驭材料)的能力,可使学生学会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表述问题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提高作文的意境。以1991年高考作文试题“近,墨者未必黑”、“近墨者黑”为…  相似文献   

18.
一高考从没发出过“淡化文体”的口号,话题作文也并不等同于“淡化文体”。以全国卷为例,我们来看一下近几年高考作文题在文体上的要求:1999年是“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2000年是“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2001年、2002年、2003年的要求是“文体自选”;2004年、2005年的要求是“自选文体”;2006年是“自主确定文体”。《考试大纲》关于“写作”有“要符合文体要求”的规定,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更是规定了切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四档。可见,高考作文并…  相似文献   

19.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评卷结果和得分情况,考生最大的失误是表现在作文审题方面。 1994年高考作文是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应该说作文题目、体裁、字数是再明确不过了,照理考生无须化大力气去审题。岂不知,就是这样一道明明白白的作文题,当年考试评卷结果发现,审题问题很多。广东评卷场大约有5%的考生(当年考生114193人)根本不理解题目“尝试”的确切含义,不明白第一次做的一件事情与有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一、话题作文审题难度降低近几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尽量降低,因此,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用心审题。从这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的比例。2002年有不少考生作文仅得十几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审好题。因此,无论审题难度怎样降低,考生都必须仔细阅读作文要求,要认真审理。试想,如果不按题意去写,而是另起炉灶,即便写得“很好”,那也是不能得高分的。所以话题作文要审题这根弦应当绷紧。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