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政是《红楼梦》中一个正派的封建知识分子,他深受儒家影响,信奉“修齐治平”。作者多侧面地揭示了这一形象的悲剧性。本文试图在对贾政形象的悲剧性略作揭示的基础上,探讨他与宝玉形象的参照关系,挖掘这一形象所蕴含的男性世界的悲剧。一、贾政形象的定位 作者把贾政形象定位为三点:个人身份是正派的读书人,家族角色是文字辈的继承人,社会角色是无所作为的臣子。由此,作者揭示了贾政的尴尬处境和悲剧性人生。就个人身份而言,贾政是文字辈中唯一的读书人。他“自幼酷爱读书”(第2回)。作者评道:“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  相似文献   

2.
贾政是个孝子。他常常想办法哄老太太开心,虽然手法拙劣。中秋家宴上说笑话,他真诚地为了讨得母亲欢心,放下读书人的斯文,讲了一个男人怕老婆的笑话,逗得大家都笑了,“因从没听见贾政说这样话,所以才笑”。可知,贾政作为正派读书人,平时是不讲的,但为了母亲高兴,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红楼梦》是一部反思之作 ,其中的人物设置都具有作者经过形而上思考进而形而下操作的意义。贾政也是如此。作者首先将他定位在传统理想人格具象化这一象征意蕴上 ,然后展示了他的个人理想和行为在社会大环境中面临的二难境地 ,完成了对他个人命运悲剧性的反思 ,以此为基点 ,探索了封建制度的历史性问题 ,并最终达到对人类命运观照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山水名胜楹联艺术谈张敬邻《红楼梦》第十七回开篇说到营造大观园工程告竣,万事俱备,只欠匾额与对联。众清客为讨好贾政,吹捧他“一拟定佳”,这贾政最了解自己,他推说道:“我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的,如今上了年纪,旦案牍劳烦,于这怡情说性的文章更生疏了。...  相似文献   

5.
贾政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可恶可厌甚至可恨的封建卫道士,尤其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选的《宝玉挨打》中,他竞忍心把亲生儿子往死里打,简直毫无人性。考察贾政一贯的思想倾向和言行,这样的定性不无道理。然而笔者却要在此替政老鸣几声不平。  相似文献   

6.
贾政是一个清官忠臣,虽然平庸无能。他先是任工部员外郎,期间点了一回学差,政绩如何不很清楚,但无疑是个忠臣。大概念及元妃情面,“工部将贾政保列一等。二月,吏部带领引见。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即放了江西粮道”。贾政上任后,“只有一心做好官”,对州县折收粮米、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贾政形象的生活原型是清代江宁织造曹寅,但贾政形象与曹寅的满腹韬略、文采风流相去甚远.其原因就在于小说原作者是曹寅过继的儿子曹颜,他未能接任江宁织造,故对曹寅多有不满,因而塑造了平庸的贾政形象,而曹雪芹只是小说的修订、评点者.  相似文献   

8.
<正>贾政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是儒家文化中忠臣孝子的代表性人物。一来作为贾宝玉的父亲,二来作为荣府的直接掌控者,他在全书中地位之重要,身份之特殊不言而喻。贾政确有端方正直的一面,他不像贾敬那样超脱尘世,也不像贾赦那样奢侈淫荡。因此,他在家庭、社会和官场中,都获得了较好的声誉。他的人生理想是:做忠臣、严父、尊长、孝子。但身处末世,一系列社会矛盾冲突加剧,使得他忠臣没做成,严父没当好,家长不治家,孝子未尽孝,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因此,笔者试图将贾政这一人物形象置于传统文化的背景上,探讨其内心世界的矛盾性,主客观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高小玉 《学语文》2003,(5):18-18
《学语文》2003年第2期有一篇名为《宝玉为何挨打》的文章。此文作者把宝玉挨打的原因归结为贾政的“妒子情结” ,并认为这种情结的产生是贾政“长期处于弱势状态中人格扭曲的结果”。这一观点虽新颖 ,本人却不敢苟同。“宝玉挨打”是《红楼梦》最为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一 ,也是贾政性格表现得较为明晰的一次。气恼、狂怒、痛心、羞愧……一系列情绪都在一刹那间得到了极度的发挥。从中 ,我们能够看出贾政虚伪、冷酷的一面 ,但这并不能说成是贾政对儿子的妒忌和仇恨使然。作为封建传统的卫道士 ,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循规蹈矩、发奋读书 ,…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写了三种教育思想:以贾政、薛宝钗为代表的应试教育;以贾代儒为代表的监管教育(贾政只求他能“弹压得住这些小孩子们”,别无所求);以林黛玉、贾宝玉为代表的早期民主教育。贾政的教育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他们以强制、威逼、恐吓以至毒打等种种方式,逼着贾宝玉走读书做官之路,他说得极明白:“应试选举,到底以文章为主……从今日起,再不许做诗做对的了,单要习学八股文章。”贾宝玉则以种种方式抵制、对抗之。于是图穷而七首见,贾政以“荒疏学业”为口实举起了大棒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结果,闹得大家不满,…  相似文献   

11.
君谟 《语文新圃》2010,(6):10-11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先拜望外祖母史太君,然后看望大舅舅贾赦,再次是探望二舅舅贾政。贾政斋戒去了,二舅母王夫人负责接待出娘胎第一趟上门的外甥女黛玉。  相似文献   

12.
肖倩 《同学少年》2013,(6):29-29
贾政要求宝玉给大观园中的各景点命名,且各处馆阁的名字都匠心独具,贾政虽面露不悦,心中却是大喜,可见宝玉这文学“歪才”的功夫了得。对此,我是无比欣赏的。  相似文献   

13.
花母的镜子     
话说当日,宝玉中举后,人却不见踪影。数天之后,贾政在船上偶遇三人。这三人乃一僧一道和宝玉,贾政惊喜万分,忙问宝玉,可他没有回答。一道说:"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罢二人登岸飘然而去,不见踪影。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中家长教育子女切莫学习《红楼梦》中的贾政,贾政的教育问题可概括为严而无方,严而无情,严而无爱,严而无恒。必须施之以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爱之以行,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5.
却说众宾客都已散了,贾赦、贾政引着雨村、郑燮几位世交进来拜见老夫人。又于抱厦设下一席。贾政命宝玉见过郑燮。那郑燮早就听说过贾府这位衔玉而生的公子,今日见他语音清朗,谈吐有致,不免赞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郑某在世兄面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忙道:“克柔兄过奖了。”便与众人畅饮清谈。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第十七回讲贾政借大观园告竣题匾额对联的机会,试试宝玉的学业,便带着宝玉和一帮清客来到园内。每到一处,观完景致,贾政便命宝玉题对。贾政实在是太不会教育孩子了,他根本不懂得赏识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尊重孩子。  相似文献   

17.
2003.4《宝玉挨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众人对待宝玉挨打的态度以及宝玉挨打后的心态。一、贾环处心积虑盼痛打几乎每个人都深爱着宝玉,只有贾环除外。贾环对宝玉是一个“恨”字。他乃贾政和赵姨娘所生,不仅年龄小于宝玉,还因为是庶出,地位低下而颇受冷落。为夺回自己“爷们”的地位,他处心积虑要治宝玉于死地。这次机会来了,王夫人的大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是因宝玉而起的,他便在父亲那里诬告宝玉,说是宝玉强奸金钏儿未遂,才导致金钏儿的自杀。挑唆父亲打死至少是痛打宝玉。二、贾政恨铁不成钢狠教训贾政打宝玉表现出一个“狠”字,但骨子里却…  相似文献   

18.
贾政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可恶可厌甚至可恨的封建卫道士,尤其是在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选的《宝玉挨打》中,他竟忍心把亲生儿子往死里打,简直毫无人性。考察贾政一贯的思想倾向和言行,这样的定性不无道理。然而笔者却要在此替政老鸣几声不平。  相似文献   

19.
贾政是《红楼梦》系列人物中活得最辛苦、内心最苦闷的人,也是荣宁二府老爷们唯一的“正人君子”。他以孔孟之道修身,谦恭孝顺,“端正方直”,仕途之路却郁郁不得志。对日趋没落的家族,充满失落和危机感,他惶惶不可终日,却无计可施,徙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怆。他自命清高,迂腐古板,老大才疏,治家技穷,育子无方,左右支绌,处处碰壁。  相似文献   

20.
平心論賈政     
贾政,在《红楼梦》这一人物画廊中谈不上是曹雪芹用重彩描绘的主要人物,然而又必须承认是作者塑造得相当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翻阅历来的评红文章,论及贾政似多持否定态度。或曰:“贾政者,假正也。”①或曰:贾政是“典型的伪君子”,“道道地地的儒家巧伪人”。②更有人把他斥之为“不学无术的欺世盗名的假道学”。③评价是否公允?似乎值得商榷。笔者于此略陈浅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