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德语和英语同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支,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等各方面都十分相似。本文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情态动词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可提高英语在德语学习中的正迁移功效,促进德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院校已有很多学校开设了德语二外课程,但近年来因受到课时缩减、班额过大、学校及个人不重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教学效果不佳。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支的德语与英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两种语言的同族关系会导致德语习得中各个层面的正、负迁移现象,将迁移策略引入到德语二外教学中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汤晖 《考试周刊》2014,(71):92-93
本文首先阐述了语言游戏在大学德语语法教学中的意义,然后通过举例,重点探讨了在语法教学中,如何设计及运用语言游戏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使更多的德语教师了解语言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实现德语语法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由于同属一个语系,两种语言在语法上表现了相对的一致性,尽管如此,但它们之间仍然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拟从名词角度对德英两种语言进行比较,有助于学者了解并掌握它们的异同点,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时态变化是印欧语系语言重要的语法表现手段,在德语和英语的传统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现在时是德语和英语中使用频率最多的时态,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使德语学习者对这两种时态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可以促进语言学习中的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德语和英语同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在语言发展史上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德语和英语的几种主要构词法,探讨其相同之处,指出在教学中采用对比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构词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汉语语气词作为虚词的分支,依附于实词和语句,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某种语气。德语语气小品词作为德语中不变化词类的分支,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所说内容持有的态度,同汉语一样可用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本文将从语音、语法、语用三方面来比较汉语语气词与德语语气小品词的异同,旨在为对德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德、英双语均属日耳曼语系,在这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形词汇,引人注意,这一方面方便了有英语基础的德语学习者,另一方面由于盲目相信原有英语学习经验,望文生义,使得学生在德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很多误解。本文旨在以语言迁移理论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对德、英同形词进行分类,以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论英语德语语法层次结构构建的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英语德语两种语言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两种语言在语法层次构建方式上十分相似,分别体现在词素、词、词组、分句、句子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0.
德英两种语言的主要构词方式有四种,它们分别是派生法、复合法、转类法和缩略法,通过对这四种方式的比较研究,找出其异同之处,对我国外语(德语或英语)学习者在第二外语(英语或德语)的词汇学习和掌握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比较,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点。学习古代汉语语法,充分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和语言实践,比较对照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加深理解,更好地掌握。 状语是句子六种成分之一。古今汉语的状语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而且相同之处又有小异,不同之处也有小同,呈现出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60):88-89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基于阅读与写作两大方面,阅读与写作作为语言学习的核心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有效的迁移与转化。德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之一,教学难度大,因此做好德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迁移转化是促进德语教学的关键。本文从阅读与写作两大方面,就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探讨德语教学的促进策略,以期对德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汉语和蒙语是形态类型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汉语和蒙语的人称代词在意义、类型、句法功能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格”作为一种语法范畴。典型地反映了汉蒙两种语言不同的民族特点。蒙古语作为粘着语,用“格变”作为名词和人称代词词形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一套完整的变格体系。蒙古语通过主格、属格、宾格、向位格、从比格、和同格等格变表示语法意义。作为孤立语的汉语没有“格”范畴,汉语主要通过词序或虚词来表示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德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增多,德语也成了第二外语的热门之一。针对这一现象,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纷纷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二外德语课程。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德英两种语言的比较,有助于学生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异同,从而在学习德语时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仅从语音和词汇两方面将德语和英语进行归纳和比较,探究如何利用英语辅助二外德语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语言迁移及错误分析理论,从语言知识、学习者认知心理、文化三个层面探讨了德语习得中英德对比的必要性.同时,也通过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英语、德语间的语言迁移影响,充分论证了英德对比教学方法在德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德语教学中可借鉴的英德对比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德语基础教学中存在词汇与语法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生出现"哑巴德语"和"中式德语"的现象。在基础德语语法教学中恰当运用翻译法,是协同学理论在课堂语法教学中的一个成功实践,能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语法和词汇协同有序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7.
“情景交际德语教学法”是非德语专业德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其特点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中克服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的弊端,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情景交际德语教学法”的核心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因而主张通过情景的演练,以具体的交际功能来安排教学内容。德语教学主要不是讲解语法和机械的练习,而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恰当的使用真实的语言,培养用德语思维。教师转变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发起者,教师发起各种与现实生活情景相关的活动,学生是此项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8.
论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语用语言负迁移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等各个方面。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找到二者的相似或相同之处,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能力方面的训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翻译中,由于不熟悉两种语言语序的异同,往往会造成译文不通顺或引起误解。 现代英语基本上是分析语,它虽仍保留着若干古英语的词形变化体系,但它的格的复杂纷繁变化已几乎消失殆尽,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及遣词造句主要不是靠词形变化,而是靠语序、虚词等来表示。因此,英语句子结构和句子各部分之间的位置比较固定。汉语只有很少一些词有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德语与英语的语音进行比较分析,意在说明,同时掌握德英两种语言,找出异同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