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我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申请的有机精细化工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非专利引文(Non-patent References,NPRs)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对该领域技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我国有机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对科学研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且这种依赖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该领域技术创新所需的科学知识主要来自国际一流期刊,美国、中国、日本等是最主要的来源国家,公共科学为我国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一个纳米专利样本,使用专利的非专利引文(non-patent references,NPR)分析方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定量研究了纳米科学对纳米技术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在纳米技术领域,专利对科学论文的引用,与专利价值显著正相关:专利对非科学出版物的引用,与专利价值没有显著的关系.尽管如此,专利的科学论文引文,并不代表科学对技术的直接投入,而代表一种科学和技术的共舞,一种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之间多层面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3.
刘立  王耀德 《科学学研究》2003,21(4):428-432
定量考察公共科学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大小 ,可以为政府支持基础研究提供有用的论据。专利引文分析 ,是测度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的一个重要方法论。通过对专利引证的科学论文的计量研究 ,发现 :工业技术与公共科学的联系不断加强 ,公共科学在技术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政策意义在于 ,政府应该继续支持基础研究 ,而企业应该加强对外部知识资源的“吸收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影响力中国海外发明专利的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异兵  孔妍 《科学学研究》2009,27(5):678-681
 近年来专利引文广泛用于测度区域、行业和企业间的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流动,但关于中国的实证研究不多。为分析中国高影响力自主创新的特征,我们构建了中国海外专利专门数据库,并选出被引数在10次及以上的76项高影响力中国USPTO发明专利。以这76项专利为样本,设计“创新活动”、“知识来源”、“创新影响”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探讨中国高影响力专利所反映的技术创新特点。结果发现,研究团队大小、研究合作、发明幅度和与科学的关系,均与中国高影响力专利质量(被引数)没有高相关性;中国高影响力海外发明专利的知识来源主要来自美国,与日本和其他区域无密切关联;这些发明专利对美国技术创新有较大影响,对周边区域有一定影响,对其他区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关注战略联盟网络中,间接联盟关系及联盟类型多样性对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化影响。以网络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基于USPTO专利数据库、Recap联盟数据库和Compustat上市企业数据库,使用泊松回归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企业间接联系增加仅对创新质量有负向影响;企业联盟类型多样性增加对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都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USPTO、esp@cenet及DII三个数据库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然后从检索美国专利的角度对这三个数据库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给出了利用这三个数据库检索美国专利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光电领域中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欧洲专利局(EPO)、日本专利局(JPO)的PCT案卷的检索和结案情况,宏观分析了四局对于PCT案卷独立检索的情况以及造成USPTO、EPO、JPO与我国审查结论之间差异的原因,并从个案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各局检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运用三螺旋理论,以中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获得授权的专利数据为依据,从时间序列和行业领域两个维度对中国大学、企业和政府在协同创新中的互动关系进行测定。研究发现:我国较为稳定的官产学协同创新体系已初步形成,但近几年创新体系的自组织性有所下降;企业在创新中表现活跃,政府参与程度不高;电子电气和计算机通信领域所获专利数量最多,但官产学合作关系相对松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技术路径识别能够得到表征技术发展的链接模式,挖掘技术方向及演变特征,对企业知悉技术路径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通过Web of Science和USPTO数据库对期刊文献和专利数据进行导出,利用Pajek软件分别构建期刊文献和专利引文网络;对引文网络进行社群划分,提取最大的社群网络进行主路径识别;对双源主路径节点文献构建文本相似性矩阵,利用文本相似性算法将前述路径进行融合与连接,全面揭示技术发展路径。[结果/结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期刊文献与专利双源引文网络和文本相似性分析的技术路径识别及融合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揭示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主线,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相关企业明晰技术路径提供了科学的决策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陆萍 《情报科学》2006,24(9):1348-1351
本文首先对USPTO、esp@cenet及DⅡ三个数据库的内容进行了比较,然后从检索美国专利的角度对这三个数据库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给出了利用这三个数据库检索美国专利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初景利  闫群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2):1358-1365
我国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是我国科技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不仅可以向世界彰显我国科技成就,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文章从将科技期刊国际化纳入"一带一路"总体布局、为科技期刊"走出去"提供灵活的出口政策与渠道、加快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出版、打造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出版与传播平台、积极创办英文科技期刊、大力译介中文科技期刊、加强国际化办刊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我国科技期刊运营与管理8个方面,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战略与策略,旨在推动中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科技管理研究》是我国科学及科学研究的核心期刊,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对该刊的载文量、下载量、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等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揭示该刊在我国科学及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及学术影响力,以期对期刊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与科技社团发展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郗永勤  陈鑫峰 《学会》2009,(6):9-13
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不同角度指出我国政府现有科技管理职能的不足,阐明了大力发展科技社团的必要性。同时明确了我国科技社团应承担的从政府部门转移出来的职能,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科技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政府今后如何更好地发展科技社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玉  董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92-298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已建立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5个地区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西部各地区政府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有效提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我国科技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和文献计量学,对CNKI收录的在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上发表的科技管理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发掘我国科技管理研究的研究力量、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等,对我国科技管理研究进行整体把握。高频关键词"科技成果""科技体制改革""基础研究"有较强的中心性,我国科技管理的研究热点可以分为科技管理制度政策、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评估、科技创新、科技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其中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一直是科技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包括港澳台在内的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科研工作者和科技期刊从业者的网络问卷调查,结合前期研究基础,探讨了制约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中文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思考及建议。文章认为中文科技期刊当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既与科技评价、国际科技期刊竞争等外部环境因素相关,也源于中文科技期刊本身改革创新的不足。文章建议中文科技期刊要明确定位、找准方向、增强服务,主动融入新的学术交流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60多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作为世界性科技革命的追赶者,是实行自主创新政策的极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科技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与美国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文章对中国实现科学技术的追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进行了梳理概括:从"向科学进军"到"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中国未来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原因:中国特有的历史基因和历史传统,中国特有的大国特征和大国优势,中国未来实现"中国梦"大战略的客观需要和巨大需求,中国对人类发展的责任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创新综合指数和全球创新指数分析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利用大量数据分析中国-中东欧各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通过比较探寻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为科技合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并提出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合作的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合作,实现"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入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捷  张杰军  汤世国  邸晓燕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485-1489
 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已经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研究机构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美国大学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经验,提出促进我国技术入股机制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创板推行以来,度量其重点是企业是否实现了产品突破性创新。产品突破性创新是组织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掌握先进技术、突破技术封锁的重要途径,而使命是驱动企业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的精神支柱。但现有研究关于在使命驱动情境下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权变观,以科创企业为例,从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出发,选取极具典型性和极端性的HB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揭示了在使命驱动情境下,科创企业使命的导入、认同、内化三种使命形式分别驱动着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萌芽、形成、强化的三个阶段。针对产品突破性创新的不同阶段,通过授权、命令、双元领导与不同意义建构主体的有效适配促进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并由此形成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附助性匹配、补偿性匹配及整合性匹配三种动态匹配模式。本文从使命驱动、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揭示了产品突破性创新的实现过程,为科创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