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的弱势儿童群体,是指在为同年龄幼儿所提供的托幼教育的环境中,经常居于被动、次要的弱势地位的,不能从环境中获得全面益处和最充分发展的群体。幼儿园中的弱势儿童群体本应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但事实上,很多老师并没有给予这些幼儿足够的关心与照顾。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弱势儿童群体问题。一、思想上对弱势儿童群体问题给予足够关注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弱势儿童群体在幼儿园中经常被忽视、遗忘,就会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不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幼儿期是幼儿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对于儿童成长与教育的格外重视,幼儿园逐渐成了儿童健康成长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由于年龄的限制和生活经验较少,幼儿缺少对自己生存的物质环境的判断力和改造力,所以在一般的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老师总是大包大揽,忽略了幼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体地位。通过从儿童参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儿童参与对其自身成长的积极意义,以提出关于儿童参与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儿童福利制度是确保儿童福利落到实处的有力保障。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国农村“留守幼儿”这一群体的数量与日俱增。留守幼儿面临着家庭教育缺位、幼儿园教育缺乏、社会教育缺失的重重教育困境。作为留守儿童中更为弱势的群体,留守幼儿需要更多的保护,建立以留守幼儿为主体的专项儿童福利制度迫在眉睫。本研究依据国家儿童福利制度与留守幼儿面临教育困境的现状,从健全法制、津贴配套、完善服务等方面对解决留守幼儿教育困境的相关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留守幼儿作为留守儿童中一个更为弱势的群体,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普遍偏高。本研究调查发现留守幼儿的安全认知水平普遍偏低,家庭、幼儿园、政府与社会都应该重视留守幼儿安全教育问题,切实提高留守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剖析“心理环境”的一般概念,指出了研究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现实意义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去利用和控制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环境因素,以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并从以下5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创设优良的幼儿园心理环境:1.重视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质环境;2.要树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儿童观和教育观;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4.建立幼儿园良好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5.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当我们得知北京市曙光幼儿园的保育员吴美珊被评为西城区普教系统学科带头人时,确实感到了一丝惊异。这并非是对吴老师个人有偏见,而是由于长期以来,保育员这个群体在幼儿园中似乎一直是弱势人群,她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远远无法与教师相比。虽然,保育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但保教结合的深刻意义与成功经验却常常单方面从优秀教师身上体现。正因为如此,吴老师个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她所代表的保育员群体也开始走入我们的视线。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有意无意间,我们又看到了许许多多悄然发生在保育员身上的变化。过去,保育员的工作对象似乎更多的是物,打扫卫生,发放、整理材料是主业。现在,职责范围虽然没变,但内涵却丰富  相似文献   

7.
幼儿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和家庭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8.
钟凤华 《教师》2013,(3):31-31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最早从父母那里受到启蒙教育。幼儿入园后,一方面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接受家庭教育,且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幼儿园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相关作用父母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清晰地印在幼儿的头脑中,幼儿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与父母的启蒙和引导密切相关。父母作为家长,不仅要用丰富的环境知识教育孩子,还要教给孩子获得环境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代系统。其中微观系统是指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如家庭、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中间系统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等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这两层系统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家庭、社区在儿童发展中有独特的作用,应该从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相互关系中来研究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以优化儿童成长的环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儿童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然而,环境的创设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挖掘和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优化和提升宝贵的人力资源,使环境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我们在《纲要》实施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从公共区域、材料的情感性和调整艺术、环境中的规则提示、儿童群体互动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环境的创设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环境是儿童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然而,环境的创设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挖掘和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优化和提升宝贵的人力资源,使环境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我们在《纲要》实施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从公共区域、材料的情感性和调整艺术、环境中的规则提示、儿童群体互动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环境的创设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环境是儿童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然而,环境的创设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挖掘和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优化和提升宝贵的人力资源,使环境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我们在《纲要》实施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从公共区域、材料的情感性和调整艺术、环境中的规则提示、儿童群体互动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环境的创设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是儿童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然而,环境的创设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挖掘和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优化和提升宝贵的人力资源,使环境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我们在《纲要》实施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从公共区域、材料的情感性和调整艺术、环境中的规则提示、儿童群体互动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环境的创设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环境是儿童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然而,环境的创设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挖掘和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优化和提升宝贵的人力资源,使环境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我们在《纲要》实施过程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从公共区域、材料的情感性和调整艺术、环境中的规则提示、儿童群体互动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环境的创设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对于幼儿、家庭以及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用Kagan(1999)的话来说就是学校生活是一桩“大买卖(bigdeal)”,儿童从幼儿园到学校的转换无论对于儿童的学校生涯还是对于学校的老师或幼儿园大班老师以及他们的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生体验。Bailey(1999)指出:幼儿园的经历使儿童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学校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天堂,在那里他们将把自己变成真正的学习者。与其他任务相比较,让儿童和家长对学校形成积极的正面认识并使儿童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是儿童从幼儿园到学校转换需要完成的基本任…  相似文献   

16.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农村人口中家庭残缺、残疾、智力障碍或者经济收入极端低下的特殊群体,可以说他们是弱势中的弱势。本文所探讨的弱势群体儿童暂且限于出身于弱势群体家庭,但身体和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弱势群体儿童集中的学校一般地处偏僻农村,教学设施、师资水平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十分落后。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地帮扶弱势群体儿童,必须改造农村弱势群体儿童集中的学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Y市优势家庭流动儿童浩浩的个案研究发现,与生存压力相对较大的弱势家庭流动儿童相比,浩浩得到了较好的教育物质支持和文化资本传承,幼儿园为其提供了较好的教育环境,社区和地方政府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这种流动人口代际传承的马太效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尹金娥 《学前教育》2014,(10):36-40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以下简称”空直蓝天幼儿园”)一直以艺术教育特色闻名。自2014年初,这个幼儿园的名字被反复提起,一些业内的专家不断向我们推荐.说她们通过探索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们组织的很多音乐课程重视儿童的主动学习与参与,真正做到了从儿童出发。得知这一消息.我们来到幼儿园.想了解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的。空直蓝天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干部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这一变化发生的全过程:她们如何发现原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探寻背后的原因,如何明晰儿童观和课程观,如何引导老师改变课程观、改变教育行为,最终实现“老师退位让儿童主动发展”。在如数家珍般的描述中.她们数次提到”如何让老师发现问题”.“如何让老师改变”,”如何让老师了解这些教育行为改变的原因”。以下文章即是对她们研究过程的如实记录,希望能对其他幼儿园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常旭 《辽宁教育》2016,(6):71-73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段和空间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一直是学校、老师、家长以及教育部门关心的大事。我们知道,幼儿园与小学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家庭和学校对不同学段的孩子也有着不同的期望,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中,许多幼儿园开设了拼音、算术、英语等本该属于小学阶段的课程。幼儿园小学化  相似文献   

20.
大班和一年级儿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衔接的实验小结(大班后期阶段)周新华,杨晓燕近年来,低年级和幼儿园之间,在培养儿童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着脱节现象。一年级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刚升入一年级很不适应,低年级老师感觉新生自理能力差、纪律松;而幼儿园老师叹惜:在幼儿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