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登花 《文教资料》2012,(19):87-88
作者通过梳理相关专著及论文,将近十年来古代图书分类的研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古代图书分类与古代学术之间的关系;二是研究古代图书分类自身的演进过程;三是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利用《中图法》或改良的四部分类法重新类分古籍。还对这三个方面研究的创新性和准确性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近十年古代图书分类研究综述能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界对于古代图书分类的研究现在已经进展到何地步,尚有何不足,仍有哪些领域未曾涉足可以继续发掘,这就是本文目的之所在,也是作者欣慰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就图书分类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形态作了分析比较,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理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图书分类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虽然把图书分类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起步较晚,但它已有悠久的历史,历代有许多名人都曾研究过它,并且习惯从分类的角度来辨章学术源流。因此,对于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历史的系统研究不仅是图书分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一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前人的分类思想、学术观点、编制分类法的特点等,而且对于总结和利用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就目前图书馆学界的有关文章来看,大多局限于对古代某一部分类法的简介或评述,而现有图书分类学教材中的有关古代图  相似文献   

4.
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管理的方法,也是我国古代典籍分类法的主流,古籍规范化的管理给我们后人阅读书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研究唐朝前的图书分类的继承发展定型以及对后朝的图书分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时代学术的盛衰。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七略》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魏晋时期 ,一种新的分类法——四分法应运而生。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目录事业长足发展的时期 ,南宋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校雠略》着重探讨了图书分类理论 ,成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理论研究专著。清代乾嘉年间 ,章学诚总结了前人的成果 ,提出了“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目录编纂思想 ,对目录的分类方法、著录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图书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有着悠久的历史。图书贸易活动是中国图书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图书贸易的主体、客体、渠道、对外交流和管理五个方面研究中国古代图书贸易活动,分析中国古代图书贸易活动的发展过程,企图构建中国古代图书贸易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器物类著作在古典目录学中的归属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看似混乱,但其中却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规律。同时,这一演变过程与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器物类著作在古典目录中地位的逐步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图书分类的重要性,十二大类的书目分类体系,图书分类的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郑樵的图书分类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和目录事业中,金石书籍绝大多数是在正统的四部分体系下加以收录的,不仅难为专类,即于四部之类属亦时有凌乱而为数不多的专门书籍目录中,对金石书籍的分类工业也很欠缺,致用收录上之种种弊端。这给今天对古代文物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造成极大不便。有必要对古典金石书籍的著录情况进行研究,梳其源流,辨其正误,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图书分类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古籍文献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图书分类史、图书分类法的比较分析,阐述了我国图书分类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外古代男性内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男性内衣的历史文化对现代内衣设计的分类体制和设计理念具有深远影响。探讨中外古代男性内衣文化,阐述其在分类体制、装饰细节、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对当今男性内衣设计的人文化和时尚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傩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化现象,是早期人类狩猎运动的产物。从文化的产生与人类功利的辩证关系来看,傩从产生之初发展到傩文化体系的众多形态,它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里。探寻傩的起源乃至傩的整个历史发展轨迹,对于我们揭示傩的本质、研究傩的文化价值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考察了书院发展的历史和同时代学术思潮的发展历史,发现书院历次大规模的兴盛和发展期同时也是当时学术思潮涌动,学派争鸣时期。联系现代大学中学术和大学发展的关系,认为“学术是大学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4.
国学大师林语堂创作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行走在东西文化之间,他用英语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一直被西方人视为阐述中国文化的权威著作。然而,双重文化身份和东西方话语权的不平衡使他的作品中存在着挥之不去的自我东方主义,从迎合西方读者的期待出发来展现的中国文化注定不再是地道的中国文化,而是按照西方的想象所进行的对于中国文化的再造性创造。  相似文献   

15.
岳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城墙、城楼则是岳阳古城的标志;曾经古城墙环绕四周,东南西北各设城门楼,驰名中外的岳阳楼就是屹立在城墙上的城门楼。古城墙经历了兴建、衰败,损毁和恢复的沧桑变迁。岳阳城墙始于何时,又是何时毁败,损毁的原因是什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岳阳古城历史沿革的探讨,从而对古城墙的兴亡进行考证,剖析其损毁的原因,揭示其深刻的内涵。同时,对恢复古城风貌,发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契丹所建辽朝以华夏正统王朝自居。这是它们不同于以往绝大多数非汉族政权的显著特点。中国古代正统观的发展分为先秦中原地区正统观、汉民族正统观和中华民族统一正统观三个时期。辽人的正统观处在第三个时期之始,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辽人正统观在本时期文学中有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牧羊记》是宋元南戏重要的剧目之一,其本事来自正史,可是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材料的加工和修改,表现了独特的艺术个性。着重分析剧作中与史实的相异之处,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经典情节对同题材作品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戏剧—中国古代历史剧的逻辑链中,探析南戏《牧羊记》的发展演变。给予其准确的艺术定位,明确古代历史剧的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18.
由名人刘子如“扩而完之”,且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增广重庆地舆全图》,是描绘重庆城最详细的古地图之一,近年来已逐渐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对它的研究迄今仍欠深入。作者在文中首先对该图的来源、状貌及其背景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其次就该图的绘制时间进行了多层次的考辨,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进而还将该图与以往的重庆古地图作了多视角的比较与探讨,并指出其重要价值,认为它是我们研究近代重庆地理、历史、人文和城市发展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9.
华夏中心说在中国是一种有着悠久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其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华夏中心说深深影响着中国的古代、近代外交。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古时期有宫廷“瞽”者乐官,后世有“觅食”说唱于世的民间瞽目艺人。本文通过文献的对比分析,考述其历史渊源及流变轨迹,同时也旨在揭示这一特殊群体曾在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