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语的虚词中助词是一个重要的类别,一般有两种用法,即列举与复数.助词的作用通常用于句子前、中、后,表示各种语气;或是用于语句中间,表示结构上的关系,表达动作的状态,现实语气和构成各种结构,是表达的重要手段.“等”字是结构助词,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构关系,多出现在文言文中.  相似文献   

2.
河南舞叶话隶属于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中原官话,它有一个最常用的助词"哩"[·li],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它既可作结构助词,大致对应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的/地/得";又可作语气助词,大致对应于普通话的语气助词"呢";还可作时态助词(体标记),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动态、状态的持续.文章以舞叶话为例,说明中原官话同普通话的语法是有一定差异的.  相似文献   

3.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现属渭南市管辖,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的”是富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助词,它的语法功能是多方面的.“的”不仅有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作为词尾构成人称代词等用法,还可以表示能愿、“是”“当”“担任”等意义.  相似文献   

4.
“了”的词性比较复杂,它可以是动态助词,也可以是语气词,还可以是动词.由于“了”归属的词类不同,所以它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也就不一样.本文不涉及动态助词“了”和动词“了”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单就“了”作为语气词进入句子后所表现出来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做些研究.对于语气词“了”(为了简便,以后出现的“了”均指语气词“了”)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一般语言著作都未做深入论释,有的涉及到它的语法功能:放在句尾,表示一种肯定、确定的语气,而又着重说明变化,  相似文献   

5.
"啊"是一个表达语气和感情的助词.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助词,单用在句子开头,是叹词,它的卢调随说话人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在句子末尾.用来表示语气,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最后一个音素的影响,读音往往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助词"了"在各地方言中的使用与普通话相比更为复杂,它可以分化为不同的读音,通过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陕北米脂方言中的"吃+了"进行意义和用法上的分析,以说明它们在应用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祁东县东区话里有一个"格",基本相当于普通话的"的",可以作结构助词、时制助词,并在句尾表示语气.  相似文献   

8.
日语中构成连体修饰关系的助词"の"通常被当做格助词看待,也有人把它视为助动词"だ"的活用形。但实际上根据"の"的独特语法性质,把它单独列为助词中的一个独立类别可能更为合理,也能让学习日语的人更直接地感受到"の"的用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阳谷方言中有一个分布和使用频率极高的助词"哩",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本文揭示了怂"哩"作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和固定格式的功能,以此说明它和普通话中的语法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法中的“体”多是通过专门表示各种“体”的形态标志来表示的。在对助词“了”从英汉对比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助词“了”与完成体之间有一种对立关系,它可以被称为完成体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11.
重庆方言助词“起”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方言助词“起”在实际言语活动中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并且还可以构成重叠式或出现在连谓结构中,表示一种动作状态的持续或动作行为的方式、结果。它的语法分布比较接近普通话的动态助词“着”。而表祈使语气、动作可能和起垫音作用的“起”则是重庆方言的独特用法。  相似文献   

12.
五、从由助词1、从由助词用在处所或时间名词、代词的后面,表示动作从某处发出或从某时开始。有时也能用在一般名词后面表示来源。例如:我从北京来。缅甸语 ka~(51):我北京城(?)来(尾助)载瓦语 mai~(21):今天(?) 你们(助)老师是了从今天起你们是老师了。从由助词所表示的是动作发出的地点或开始的时间,它与处所助词的区别在于:处所助词所表示的是动  相似文献   

13.
株洲市区方言中的"去哒"可以充当时体助词,表示过去发生的事件,也有结果性的用法,表示过去发生的行为引起了现时状态;可以充当表示想不起来的疑问语气以及表示责备的语气词;还可以用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极其高。在作时体助词和语气词时跟北京话中的"来着"相似,由时体助词演变为语气词是受到主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情态助词是用来和别的动词合成谓语的,但它有自己的意思,能表示说话人对所说动作的看法,认为它可能,应当或必要等等.情态助词在任何主语后形式都是一样的;它没有人称和数的区别.情态短语都是以不定式的"to"结尾,用以补充情态助词在时态及情态意义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平定方言属于晋语区的大包片。平定方言中“棱”的用法多样,它可以用作助词,也可以重叠为“棱棱”,还可以与“圪”前缀构成名词“圪棱”,但其主要用法是助词。“棱”作为助词,可以单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着”,一般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棱”还可以和“老”连在一起组成“棱老”,和“期”连在一起组成“棱期”,表示“……的时候”,通常用于一般将来时,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着”在唐山方言中,除了作表示持续的动态助词外,还可以作表示过去时的时态助词,它表示过去时态,主要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通常用于句末,附着于动词性词语。  相似文献   

17.
《老乞大》中的助词"来"用法归纳为三大类:概数助词、语气助词、事态助词。概数助词"来"既可表示大概数目又可表示大概时间;语气助词"来"可以出现在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中,表达多种语气;事态助词"来"可表达过去事态,也可单纯地表示事态变化,有时兼表动作完成。  相似文献   

18.
玉林话的"在",除了用如普通话的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  相似文献   

19.
“来”是山西汾阳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句末助词。从句型角度看,它可以出现在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中;从句类角度看,它只能出现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不能出现在祈使句和感叹句中。从体貌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经历体助词,从时制的角度看,它是一个过去时助词。时体助词“来”还能和其他体助词共现,它是近代汉语助词“来”的延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助词是汉语语法学界较有争议的一个词类,朱熹的《诗集传》中有多处关于助词的注释,常以“语辞”“语助辞”“语助”“助语辞”等名称来说明,这些不同的术语所表示的语法功能没有明显差别,研究《诗集传》中所标注出的助词可以为探索汉语助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