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文化”概念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在有些地方存在着理解混乱和名不副实的现象。“汉文化”本意指汉族文化,外国人和一些国人也习惯称中国文化为“汉文化”;“汉代文化”、“三国文化”不宜被含混地称为“汉文化”;“汉水文化”、“汉中文化”更不能与“汉文化”概念等同。“汉文化”、“汉代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成过程复杂,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轻易称其为发祥地。  相似文献   

2.
在汉王朝政治文化影响进入西域之前,匈奴曾经施行对"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控制。汉文化扩张至西域后,匈奴势力依然反复对这一地区进行军事外交的顽强争夺。"和亲",是匈奴控制西域国家的外交方式之一。匈奴在施用军事高压的同时,也曾经对西域数国推行"和亲"策略。对于汉王朝与西域国家的"和亲",匈奴亦竭力予以破坏。  相似文献   

3.
西晋末期,匈奴族受汉族的影响,逐渐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i其社会组织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西晋王朝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使其政权统治摇摇欲坠,汉人和少数民族起义不断。匈奴贵族刘渊乘“八王之乱”,打出了“宗汉立国”的旗号起兵反晋。从历史学和民族学角度分析这一历史事实及刘渊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人生经历,其中包含刘渊所具有的对汉文化强烈的认同倾向。  相似文献   

4.
文化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体现了具体民族的精神特征。在文化观念研究过程中,语词的重要地位得到学者广泛认可。自然现象“雨”作为一个常量观念,体现了俄、汉民族的文化习俗、精神等特质。基于语言文化观念理论,以及“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和“俄语国家语料库”,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对比俄汉文化观念词“雨”,从词源、构词等角度分析“雨”“дождь”两词的异同,进一步探索其在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贯通哲理、充满智慧、有形有感的中华文化。多民族文化交融是推动这种“哲”“智”“形”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创新、铸牢认同的内生势能。“二人台”是蒙汉人民共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交融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文章对“二人台”的形成背景、艺术人文融合、蒙汉文化融合在“二人台”中的整体呈现、新时代“二人台”蒙汉文化交融与族际认同、“二人台”蒙汉文化融合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和启示等进行了阐述。“二人台”作为内蒙古地区蒙汉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见证,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一条日用而不觉的民间路径。  相似文献   

6.
从统万城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政权变更、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入手,可以看到统万城文化积淀发展的脉络。统万城体现的历史文化特征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匈奴、鲜卑文化,党项西夏文化与华夏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对统万城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旅游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芒来 《内蒙古教育》2014,(11):80-80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一,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在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随着近几年,大量匈奴青铜、金银器的考古发掘,匈奴艺术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匈奴青铜艺术在草原文化中一枝独秀。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春秋时期以后为其大量盛行时期。匈奴青铜、金银器以动物风格装饰特征著称,用其独特的造型、怪异的纹饰诠释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东汉初年,匈奴南北分裂之后,南匈奴部众南下附汉,并不断内迁。南匈奴南下附汉既是匈奴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匈奴统治层矛盾恶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受到了东汉政府开明民族政策的影响和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南匈奴内附对匈奴本身和中原地区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南匈奴政治制度和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朝着封建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匈奴的汉化进程。同时对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五胡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通过一系列征战建立了铁佛匈奴族政权大夏国。为了有效地维护统治,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赫连勃勃采取了汉化措施,间接推动了本民族原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模式的嬗变。大夏国都城统万城的建立,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铁佛匈奴族的民族习性,对其政权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魏以来,少数民族多次统治河朔地区,但汉文化仍独高于北方。然而到唐中前期,由于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汉文化在该地区渐渐衰落,导致了该地文化主导倾向从“汉化”到“胡化”的变局。  相似文献   

11.
在鲜卑拓跋部早期的历史上,推寅带部众从大兴安岭北麓迁出后,与匈奴人逐渐融合。期间,鲜卑人的祖先受到了先进的匈奴人的影响,其族群在体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一度出现了明显的与匈奴人趋同的现象,即匈奴化倾向。鲜卑人受久经汉文明浸润的匈奴人影响,是鲜卑早期汉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汉族服饰历史久远而灿烂,风格在朝代更迭中变幻多端。古代汉服的风格流变受到等级观与宗法礼仪制度、意识形态的变异以及外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等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史角度看,皇太极在巩固满文化与吸收汉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文化政策和文化措施上,皇太极首先采取了基于满族文化而致力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在政权建设上,始终致力于缩小满汉文化的差距;在宗教和婚姻制度以及“殉葬”制度上也一定程度地采纳了汉文化中的精华。其举措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沿袭明代的科举取士制度,二是尊孔崇儒,三是改国号为清。皇太极所做的文化贡献完成了将满族文化纳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历史任务,并保存了满族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第一册有不少节介绍到匈奴,但对匈奴的兴衰和去向等,不够具体,或没有涉及。对此,本文略作补充,供教学时参考。自远古时候起,匈奴就一直生活在我国北部。根据文献记载,战国以前,这里曾先后出现过被称为“荤粥”(音勋育,与夏为邻)、“鬼方”(与商长期战争)、“玁狁”(音险允,常向周侵扰)和“戎”或“狄”的氏族和部落。这些氏族或部落已经与中原华夏各族有密切的关系。到了战国后期,这些互不通属的氏族、部落逐渐形成了两个族系不同的部落联盟,其中一支称“匈奴”。“匈奴”一语乃是匈奴人对自己的称呼。匈奴和其他民族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公元前三世纪,匈奴已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的内容:中国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现状、英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方面、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差异意识的树立,以及针对英汉文化的差异对整个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建议。通过对这五部分的阐述,具体论述了在整个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注重英汉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话语构建必然受到汉文化观念的规约和指引,从而形成话语构建的种种文化模式。崇权文化模式,体现崇权观念,在话语构建时,总是将“权势对象”摆到首要位置,放在中心地位。这一模式的运作方式主要有权势居先、权势描述、权势掌控、权势关注、权势遮隐、权势理据等。  相似文献   

17.
韩晓慧 《海外英语》2012,(11):245-246,282
语言一种社会现象,它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是文化的载体。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其组成形式以及使用习惯不仅受到文化的影响,并且也是文化特性、差异的直接表现形式。该文章通过介绍语言、文化的基本内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词汇的内涵意义为媒介介绍了英汉文化差异的表现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东汉初年 ,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居于南边的匈奴降附汉廷 ,迁入内地。汉晋中央政府对内迁南匈奴的管理 ,经历了以羁縻、安抚为主 ,到宽严并济、分而治之为主的政策转变过程 ,这些政策的推行对该期南匈奴社会的领导核心、经济生活、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心理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亚欧历史上,匈奴曾以野蛮、凶残、可怕的文化破坏者的面目载入中西史册,其形象至今在许多西方学者的笔下没有变化。汤普生(Thompson)谓匈奴为“一群乱吼乱叫的半裸体的野人集团。”俾斯克(T.Peisker)说匈奴“游牧民族的任务是不时蹂躏远离其国境的各个国家,杀人放火,劫掠奴隶和财富”。“它毁坏文明起源的东方各国,使之变成野蛮之区,它把大半个欧洲搞瘫痪了。”全盘否定匈奴是错误的片面观点。其影响在我国也没有完全消除,人们论匈奴多讲其杀掠破坏,少有及其贡献。其实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上去观察,不难看到,匈奴的历史作用实具有两重性。它破坏农业文化,在游牧文化的创  相似文献   

20.
“老万岁”是保山小寨汉族村的保护神。作为一种承载着当地悠久历史,具有深厚信仰内涵的神圣仪式,“老万岁”祭祀与汉文化的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特殊的祭祀方式,使“老万岁”祭祀具有心理调适、启蒙教化、道德规范、和谐关系以及文化传承等众多功能,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慰藉、情感得到补偿,从而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得到交流而变得更加融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