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谭正 《百科知识》2007,(6X):4-6
备受中外考古界关注的“南海Ⅰ号”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已于4月8日正式开始,这艘神秘的古沉船有望在今年7月浮出水面。从1987年“南海Ⅰ号”被发现至今,已过去了20年,对它的探索发现从没有停止过:它出自哪里?欲驶向何方?却因何沉没?而今,它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又会有多少值得期待的发现?让我们一同走近“南海Ⅰ号”。  相似文献   

2.
缘起:随着装载“南海Ⅰ号”的水晶宫重新注满海水,南宋古沉船“南海Ⅰ号”的博物馆内首度试发掘工作于2009年9月27日结束。  相似文献   

3.
蒋葳 《百科知识》2012,(20):24-25
正清朝道光年间,一艘满载着瓷器和宁波梅园石的商船从宁波起航,航行一天后,在经过象山渔山岛附近时,遭到意外沉入海底。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艘船的"遗址"才被人们发现。这艘商船被称为"象山小白礁Ⅰ号沉船"。2008年,考古学家正式开始对"象山小  相似文献   

4.
在《山海经》中,海底生活着众多奇异的海兽;在《西游记》里,美轮美奂的水晶宫藏着很多神兵利器,虾兵蟹将守护着海底龙宫,这些神奇的故事都是古人对海洋的奇幻想象。深海,一直是人类想要探索的地方。2020年11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结束万米海试任务凯旋。在这次任务中,它共完成13次下潜,并成功坐底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达10909米,打破了我国载人深潜纪录,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在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已经部分露出水面的“南海一号”经过1天半的起吊和起浮,终于整体浮出水面。记者在现场了解到,露出水面的“南海一号”棕色沉箱长55.7米,宽14.4米,高7米,比一个篮球场还要大。沉箱表面有很多海水和泥沙,沉箱底部清晰可见36根底梁。  相似文献   

6.
李开盛 《百科知识》2011,(19):34-36
在中国出版的世界或中国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南海区域上面有一条由九条短线组成的u形断续线,俗称“u形线”或“九段线”。有心人可能会注意到,类似的线不但在中国的黄海、东海并不存在,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极少看到。那么,为什么在南海会有这样一条九段线?它意味着什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还得从一个世纪以前说起。  相似文献   

7.
正在泰坦尼克号葬身大西洋海底后的100年时间里,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如何打捞这艘豪华客轮的想法,很多想法在鲍勃.巴拉德和他的团队1985年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前就已经浮出水面,其中不乏新奇而怪异的点子。利用乒乓球让船浮起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打捞泰坦尼克号的建议便是往沉船内塞入大  相似文献   

8.
新闻缘起虽然经历了2000多年岁月变迁,广州南越王宫内的古井仍有活水。自去年7月份,南越王宫免费开放三层陈列展览后,龙年春节期间,南越王宫博物馆再次对局部遗址进行试开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2013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的"首场秀",还是2014年美国"决心"号来中国海的第二次大洋钻探,都与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有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简称"南海深部计划")。  相似文献   

10.
隋寅伟 《今日科苑》2009,(15):55-56
1974年3月,陕西临潼西杨村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残破陶俑碎片。历经30多年不断挖掘考证,专家认定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1号、2号、3号兵马俑坑组成。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相似文献   

11.
《金秋科苑》2012,(21):102-104
当NASA工作人员为“好奇”号击掌欢呼,解说员介绍核电池动力系统时,中国人自然也会好奇,我们难道只有大型核电站和核潜艇吗?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03-I0004
热烈祝贺我国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专家组的海上验收。让我们在世界海洋技术发展的大风大浪中,不断看到他们勇敢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