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写作主体的超越意识吴道文写作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有鲜明的主体性。当人们把写作学研究的目光投向写作主体时,不能不关注作者的超越意识。正因为有了作者的超越意识,才使自身的劳动获得了个性和创造性。本文试图探索写作主体的超越意识是如何渗透于写作活动...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女性作家以小说为代表的叙述类文学作品中呈现的主要写作向度为家国、河山.这种写作向度,显示了女性在"抗战"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对自我主体在社会中存在地位的思考与期望.特别是丁玲的小说作品,既有其作为国民的"为革命"的大气势,也有其作为女性的"为自我"知识分子式的细腻反思,两种写作思维在其作品中互相交杂、碰撞,显示出此时期在抗战主流话语下,女性写作中女性意识的自觉遮蔽与自觉觉醒.  相似文献   

3.
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让写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书写"复调"的教育生活成了新的学术话题。复调写作的产生和引入教育研究有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在这里,文章从复调写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重新定义"复调"的概念,并指出复调写作的三维特征:复调写作的"非结构性""对话性"与"主体间性"。在此基础上对《思想肖像》中如何使用复调写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宋秋芬 《职业技术》2006,(16):92-92
应用写作教学的特殊作用和价值取向,是应用写作教学是培养、塑造社会应用型写作职业角色的高级活动。当前应用文写作教学必须面向学生,以人为本,将重点放到写作主体创制文章的行为本身,突出学生写作主体的思维主导作用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写作能力,塑造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岗位职业的写作人才。那么教学过程如何实现应用文写作的职业价值取向呢?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过程与作文教学过程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 ,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运动。如何使这个主体运动达到优化的目标呢 ?笔者尝试了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的几种做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学什么题材的文章 ,就启发学生模仿写作此类型的文章 ,达到牢固掌握此类文章的特点 ,提高写作此类文章能力的目的。如教写景的游记类文章时可先讲透游记的特点和写景的多种手法运用 ,然后设计出如《凤山寺鸟瞰》《诗中景物记》等作文题目 ,引导学生模仿几篇游记的手法 ,写好这些文章。为了使他们有真情实感 ,培养他们细致、准确观察景物…  相似文献   

6.
写作心理是写作主体进行写作活动时的心理活动规律与特征,体现了由原始、无序的写作对象或材料经过写作主体的心理活动转化为初步有序的写作主体意识,再转化为有序地用恰当的语言与文体表现写作成品——文本的过程,体现为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直觉的敏锐,想象的飞升,灵感的活跃。这就要求写作主体必须有一个最佳的写作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也正和道家所言的虚静观相契合。道家虚静观中有形生于无形、有声源于无声的思想,体现了写作乃是一个由无到有的过程的思想观念,也体现了写作主体不受任何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文章对于道家的虚静观对汉语写作的影响从虚静观与写作主体自由想象的关系、虚静观与写作主体直觉的关系、虚静观与写作主体灵感的关系、虚静观与写作主体的审美指向与意象创造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社会历史角度对马正平的《非构思写作学宣言》作了进一步探讨,提出构思性写作与非构思写作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写作技术和思维运作方式方面,更体现在写作目的方面,二者的此消彼长反映了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异,以及对写作的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8.
培养和训练学生分辨文体的能力,是写作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写作实践来说,作者是否具有分辨文体的能力,即文体感,是写作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写作学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写作必然要分文体,而文章分体不是现代才有的,在我国“古已有之”。我国的散文之祖《尚书》,就有明显的文体区别。它的典、谟、训、浩、誓、命就是六种朝廷公文的文体。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把文章体裁分为三十四类,和刘勰同时代的萧统在编著《昭明文选》时又把文章分为三十七类。到了明代,又出现了两部专门研究文体的著作,即吴讷的《文章辨…  相似文献   

9.
【考纲说明】2005年历史《考试大纲》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高考复习范围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删减:一、2004年历史《考试大纲》中有而2005年历史《考试大纲》已删掉的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屯田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二、教学大纲作了要求而2005年历史《考试大纲》未列入的内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商业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三、2005年历史《考试大纲》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指定的考试范…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书中对文秘写作诸多问题有着丰富的论述:文秘写作的特性和功用;文秘写作的作者和文本;文秘写作的过程;文秘写作的语言等。《文心雕龙》最早构建起我国公文的理论体系,对于历史上的公文写作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对于今天的文秘写作理论研究与文秘写作实践,依然有着可供借鉴的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逝者如斯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巾学生写作有这样一条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验。这一点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做到,闪此,要想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接触最多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或许接触的写作题材要窄一些,但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作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写作,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尽管写作的自由度大多了,但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搜集和处理、运用材料仍是非常重要的功课。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阅历浅,生活经验贫乏,所见所闻皆为普通的人、事、物,加之相当的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淡薄,对身边的生活现象缺乏应有的思考,作起文来大多散乱、单薄、缺少灵气。  相似文献   

14.
文体意识是写作主体的写作意识的最重要内容。它是指不同文章体裁的性质、特点、规范、规律和要求在主体心理上的建构,即在主体精神世界形成文章图样意识。明确的文体意识对于写作主体的读写实践尤其重要。写作主体只有具备明确的文体意识,才更有利于实现成功的写作。  相似文献   

15.
在今天重修一门写作课程和30年前相比,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了!那个时候,我们就只有一本《写作基础知识》教材,写作教辅、写作教参的概念意识还没有产生呢;那个时候的写作理论、写作教学理论还停留在“8大块”(即静态地讲解文章的丰题、题材、结构、语言、修改、文风等方面)的“文章学”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论是对写作主体心理意识的又一种探索。作者认为写作的眼光、心态与思维是写作心理活动的三部曲。写作的眼光是写作的心理观照,写作的心态是写作的心理环境,写作的思维是写作心理的运作。研究三者各自的特色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并在写作实践中学会科学地运用与调适,有助于写作者提高写作修养,增强写作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写作主体的特性、行为性、主体性、同一性与差异性、智能性与非智能性的分析来认识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的规律,指导写作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贾延飞 《教育与职业》2012,(29):116-117
文章针对目前应用写作教学注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参与、写作意识和情感培养的现状,认为教学改革应充分立足于在写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写作主体,在明确其角色意识的基础上,分清应用写作的价值和功能,确定各个应用文体的功能,将学生评价纳入课堂教学环节中来,师生充分互动,最终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重庆时期,冰心曾就写作问题,通过演讲,多次发表看法,不仅为战时,亦为当下垂鉴。目前可查考的文章主要有五,即《由评阅蒋夫人文学奖金应征文卷谈到写作的练习》《评阅述感》《写作的练习》《写作经验》和《写作漫谈》。其中部分篇目为《冰心全集》失收,是尚未公开的冰心佚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阶段,学生普遍感到议论文写作非常困难。这使得他们的议论文写作停留在模仿探索阶段,对一些基本的议论文写作模式和方法亦步亦趋,不能有些许创新。学习贾谊的《过秦论》,教师不能仅满足于课文文言字词句的掌握和文意的疏通,还应该结合其艺术特点的分析,提升学生对于议论文写作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