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体现了一定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以“元小说”形态来模糊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以文本之间的拼贴和复制取代传统小说的线性叙述,以反讽的形式展示文本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体现出“元小说”、“拼贴”和“反讽”等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当我们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其实就已经行走在各种视觉元素的“拼贴”中。我们把许多彩色的纸张剪切成各种造型,粘贴在纸上,就可以创作出最简洁的、适合小朋友制作的拼贴画。拼贴画的英文单词为“collage”,命名出自古法语“collar”,本意就是“胶水”。拼贴画是把图片、报纸或者其他薄的材料(比如金箔、树叶等)剪切成新的视觉符号后粘贴在纸上,组成一幅有内容的作品。粘贴是主要的创作手段,如果你感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使用绘画工具继续创作,直到满意为止。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改变高中三年只开设美术欣赏一门课的单一教学模式,推进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我在高中二年级开设了“主题性拼贴画”美术新课程。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同学们的学习和创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认真准备,积极思考,全心参与,最终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主题性拼贴画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向华 《父母必读》2012,(11):92-95
一堂不用颜料的课?是的,因为秋天的叶子提供了足够多的色彩,只要选择喜欢的树叶,剪裁拼贴,把“秋意变成创意”,用“落叶编织美丽”,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5.
拼贴与仿作--《尤利西斯》中的戏拟技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拼贴与仿作是《尤利西斯》中两种重要的戏拟技法。其中的拼贴分为动态拼贴和静态拼贴。动态拼贴主要记述了三个反英雄人物的意识流,它们在内容与体上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形成三幅动态的画面拼贴在一起。静态拼贴则将不同的叙述片段用标题的形式并置在一起,以体与内容的异质性表现共同的主题。本仿作了历代豪的体和其他艺术形式,揭示了反英雄主题和现代精神危机。借助拼贴与仿作,小说在体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符号学的方法对网络“恶搞”进行研究发现,“恶搞”就是利用“拼贴”、“戏仿”等手段,使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恶搞”效果。辩证地思考这一现象,发现网络“恶搞”在视觉文化意义上体现为创新性,在视觉素养教育层面上体现为寓教于乐功能。  相似文献   

7.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玻璃山》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品。巴塞尔姆的创作原则是“戏仿”及“语言拼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正是这种极端的表现手法拉开了其作品与“读者熟悉的先在审美经验”之间的距离。使其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8.
广告作为商业社会的一种宣传手段,在产品的营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摩托罗拉两则平面广告的图形对比与拼贴,色彩运用,手机广告文化分解读,分析厂家如何通过其广告创意达到其产品诉求。  相似文献   

9.
《比萨诗章》是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的代表作,堪称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典范。在《比萨诗章》中,庞德运用拼贴技巧,进行诗歌实验。拼贴技巧的使用体现庞德强烈的现实意识,他在诗歌中通过陌生化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回应,并且在“二战”之后初期的社会背景之下探索人类的未来,给现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家卫是一位后现代电影大师,他的电影一直被视为香港电影纯艺术方向的代表。他在影片中应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无序的拼贴、无因果逻辑的并置和无法构成意义的“后蒙太奇”等等表述了某种极度混沌、不可捉摸、难以确定的人文意蕴。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将搜集的广告纸撕碎了拼贴图案,孩子们说,很有趣哦……结合奥运主题活动中对运动员的动态关注,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碎纸粘贴画“最棒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出版印刷,不同领域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拼贴的身影,拼贴如其说它为艺术的表现手法,倒不如称它为一门广泛跨入不同领域的艺术。就像其他艺术形式,拼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立体主义到之后的超现实主义,不同艺术家都运用过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而在视觉艺术渐渐成为主流艺术的今天,拼贴也大量出现在插画,绘本中。本文将以萨拉法内利的绘本作品为例,研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不同的拼贴方法,探索拼贴作为一个抽象视觉艺术如何与绘本插画的叙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先锋小说在形式上的创新有其深刻的内在意味。“虚拟化”、“三维时间性”以及结构上的“拼贴”、“并置”、“错位”等都体现出对语言和世界的全新观念。而在题材类型上的历史寓言化意味则是历史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它同样导源于对历史的全新理解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氛围  相似文献   

14.
农村“乡土”拼贴画是手工制作的内容之一,它利用各种点状、线状、面状等材料发挥想象.改变功能。进行创造。通过拼贴塑浩成新形象的一种材料装饰画。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材料都是学生们平时常见、容易找寻的,有的甚至是一些废弃物.但只要我们好好利用.就能化腐朽为神奇。把他们变成美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我尝试让幼儿通过撕纸拼贴来塑造“自己的狮子”形象,同时借助油画棒添画来完成富有童趣的“狮子的故事”。目标:1.学习用撕、卷、折、拼贴等技能塑造狮子,并能创造性地表现狮子的动态。2.通过油画棒添画表现狮子的表情及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准备:1.丰富有关狮子的经验,如观察狮子,看狮子的图片,等等。2.有撕纸拼贴的基础。3.报纸(剪成方形),小棒(用于卷狮子的鬃毛),油画棒,固体胶,彩色纸(衬底),已撕好的狮子教具,兼作范例的狮子脸谱。4.活动场地布置各种狮子图片。过程:一、自编故事引出课题……老巫婆念动咒语,狮子变成了一张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方法论“以中释西”置于音乐学家于润洋提出的“西方音乐在中国的未来之路”的前瞻性学术背景中,以“拼贴”①的手法,借用民族音乐学“音声”的概念,以连接禅宗与“音声”的关系为立足点,从个体仪式音声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音乐本体分析,指出西方理性思维从显性开始转向隐性,评价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性是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与超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在文化、文学领域悄然兴起了旨在对抗现实、颠覆传统而进行解构权威、消解主体、多元叙事的艺术表达.实验话剧在这种“后现代”思潮中,以“京城三剑客”为先,在中国话剧舞台上展开了反叛“宏大叙事”、解构传统经典的“拼贴”与“戏仿”,在近乎狂欢、游戏的展演中对“人”进行了彻底拷问,从而彰显了其在新时期文艺格局中独具魅力的后现代性诉求.  相似文献   

18.
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探讨了《洛丽塔》语篇建构中拼贴语段的语用现象,在语篇的层面上阐释了含有语用预设的拼贴在文学语篇信息流中的运作机制,并论述了其语篇功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彰显了拼贴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技巧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死亡”的主题贯穿了《白噪音》的始终,唐·德里罗的《白噪音》被一些美国学者将称为“美国的死者之书”。借助拼贴、戏仿及结尾不确定性的后现代派创作技巧,德里罗在该小说中以更为新颖的方式呈现了死亡的主题,其意图在于启发读者对语言与现实社会进行全新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看不见的爱     
所谓“拼贴”,是当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个术语,指现在的许多文学作品,将古典与现代、高尚与卑下、严肃与滑稽等等相反的艺术或文化因素组合在一起,达成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比如《大话西游》里唐僧会用英文唱“Only you”(只有你)就是一个例子。而我觉得,拼贴成为现在时髦的艺术创作方式似乎不是偶然的。既然不同的艺术因素可以随时组合,那么它们也可以随时分开。今后不会再有什么必然的艺术组合,比如善良的公主也许是个丑八怪,而关羽可能拿着左轮手枪。而这就成了当今人际关系的写照,进而成了人在社会里还需不需要归属的写照。人与人之间不再追求彼此理解进而达到彼此融合。我们好像已经不再有激烈的爱与恨,有的只是来则聚、去则分的拼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