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历来都十分重视对社会、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事实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要提倡的东西,都可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中找到渊源。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结合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创造出人类更高的精神文明,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学习了有关领导的讲话后,我们深深感到社会主义道德同民族传统道德的结合,必然会具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中,有许多优良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的社会道德应当在优良传统道德的基础上给以继承和发扬。但由于过去种种错误的认识,中华传统的美德却一度被忽视。 我们从学习中认识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中固然有不少糟粕,但其精华也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要提倡的东西,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渊源。这就坚定了我们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过程中,把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进行教育的信心。实践表明:把传统的民族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积极构建既有中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文言诗文的人文教育作用如下:引导青少年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既有精华又存糟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和合”文化为底蕴,是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依托。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融激荡的今天,如何把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增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和谐新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也多次强调,要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研究,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近日,本刊记者就现今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现实意义,对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以及弘扬的主要内容等问题采访了罗国杰同志。  相似文献   

6.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把开展武术这个传统体育项目与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武术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必将对加速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新型道德观,而要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根植于我们民族的土壤,生成中国化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就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道德的有机结合,让我们传统思想的精华重放异彩,真正构建出中国特色的道德价值体系,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试用辨证的观点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其对当代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影响,以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作用的重视,更好地提高我们青少年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取西方近代文化的先进成就,创造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方面可弘扬的呢?就哲学伦理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优良传统1.唯物论、辩证法思想《管子》书中…  相似文献   

9.
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罗国杰一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  相似文献   

10.
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所以利用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李岚清同志在《与出席1993年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进行的,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决不能丢。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传统。它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发挥过和正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哲学、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许多精华,当然也有糟粕和过时的东西,但好的东西可以说如浩瀚的大海,多得很呵,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12.
由于长期以来“左倾”思潮的影响,以儒家伦理为主干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同糟粕一起被丢弃,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与传统美德相脱节,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中缺乏自己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素养,道德价值体系中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他们不能区分什么是优良的道德传统,什么是传统道德的负面影响;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什么是积捉在中国人心理结构中的“消极因素”,而作为中国文化表征的儒家伦理思想就具有这双重属性。它的最大的特点是有着寓道德于教育并关注于世俗实际生活之德性的优良传统,又便于把教育原则具体化为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因此,将儒家伦理的精华应用于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体系的应用,是一项值得尝试、十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一、对青少年进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 是否定道德虚无主义和 道德复古主义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传递给青少年一代。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渊源流长,其发展曲曲折折。早在公元前600多年的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了“礼、义、廉、耻”为国的四维,把它作为道德的核心。孔子提出“仁”,孟子强调了“义”。近代孙中山先生主张“四维”、“八德”教育国民。但是,…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代史上,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弘扬传播和实践优秀传统道德的历史重任。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有了一个新的高起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弘扬优秀传统道德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突出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在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中注入新内容。当前,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传统道德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构筑现代道德价值观;二是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道德理论;三是科学地总结概括中国共产党的道德理论。  相似文献   

15.
胡金文 《湖南教育》2005,(14):36-36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和人民的重视,特别是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美德教育时,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使青少年学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傅永元 《学苑教育》2021,(11):71-72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都具有多样性,且融入了我国先贤们的优良精神,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领悟的。尤其是当代青年,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青少年担负着铸造民族未来希望的使命。因此,教育必须要把培养青年良好精神和观念作为一项根本任务。而在与其有直接关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能够作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并立志为中国崛起而奋斗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李春燕同志以"延续文化血脉"教学内容为例,从教学背景、理念方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设计说课稿。该课内容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化,也是对后续学习的文化引领。道德需要文化引领,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人格塑造与价值引领的教化育人功能,道德与法治教师更是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历史使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李春燕同志的文章,就是人以文化、以文化人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中单民族是有几千年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中国素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华氏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凝聚力所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对开放改革的新形势,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一、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症美德?“德”指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  相似文献   

19.
<正>青少年的思想、精神面貌和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下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更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增强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把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对于我们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可以确保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而这一切的基石,都立足于小学能否推行全面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重新厘定和认清的传统文化的内涵,需要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因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深厚的民族底蕴、为中国梦的实现铺垫精神的导向引领,只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才能既立足传统又瞄准现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