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看电视、听广播,不如读书”。这是我的一些从事图书出版和喜欢读书的朋友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虽然我是从事广播工作的,也不得不承认朋友们的话有道理。广播和电视虽然涉及的内容面很宽,但受时间、篇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却和纯文字的图书表现不同,容易受到限制。就像我们读完一部世界名著,再看根据这部名著改编成的电影一样,有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感受。加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社会法制观念的逐渐完善,各地电视台所创办的法制节目成为电视收视的亮点,占有较高的收视率。然而,由于电视与有关法学理论发展的相对滞后,在电视法制节目所涉及的一些问题上,常常会出现“实践走在前面”的现象,使电视媒体面临无可奈何的尴尬局面,从而成为节目采制的障碍,也给我国的法制现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欣赏电视片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电视记者拍摄的画面违背了电视摄影的一般原则,使人看了很不舒服。本文把电视画面构图和运动摄影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归结为“电视摄影十八忌”:  相似文献   

4.
一名黑人对记者说:从这里我想谈谈我们美国的文化。总的来讲,美国文化是一种电视文化。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要受到电视的影响。可我们电视中都充斥着一些什么呢?是暴力。从事情的前面来看此案,整个事情好象是一个违法,执法,再违法,再执法,再犯法的问题,但问题的实质我想不是很多人所说的什么司法不公,种族歧视,不是,我想问题是出现在我们的社会道德上以及我们的暴力意识上。“在暴力问题方面我们警察的行为是很可怕的,他们常常是非常暴  相似文献   

5.
同许多驻外记者一样,我在工作中,十分重视对驻在国各方面主要领导人包括国家和政府首脑的采访。在国外,我每天从报刊、广播和电视里看到许多消息,参加各种各样的记者招待会、集会和社交活动,听到政界、外交界和新闻界不同角度的谈论,常常会感到如堕入五里雾中,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对一些主要的领导人进行采访,向他们提出一些在工作中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了解他们对这些  相似文献   

6.
每天读报纸,听广播和看电视,我都是先看新闻报道。我想,有这种习惯的人大概不在少数。可见,新闻报道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新闻写作的文风对社会的影响想必也是不可低估的。我们现在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弘扬祖国文化”。而新闻写作在弘扬祖国文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少中小学生写作文时就常常仿用我们广播、电视和报刊上的语言和文字。而语言和文字又是文化的“基因”或“细胞”。由此可见,新闻写作中的那些疵瑕和陈词滥调也可能对社会文化生活有所感染。本文只拟就当前新闻写作中最流行、最时髦的又是最常…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13,(5):15-16
2012年以来,“屏丝”这一广东方言粗口经互联网发酵迅速蹿红为媒体热词。有关“席丝”的话题频见于电视荧屏,为一些电视名主持和嘉宾所津津乐道。一些相亲、选秀节目的嘉宾自我介绍时,拍着胸脯或用大拇指顶着鼻尖大叫:“我是席丝!”各类电视音乐、选秀、竞技等娱乐节目中爆红的草根明星也破极力塑造为“席丝逆袭”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靖鸣 《新闻记者》2007,(2):52-54
采访对象接受媒体采访会呈现“霍桑效应”著名记者艾丰认为:“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①  相似文献   

9.
<正>在福建省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节目奖”评奖中,由我和我的同事共同创作的专题片《金光大道》获得了专题片项目一等奖。这不仅是对我们创作上的一种充分肯定,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党建电视专题片创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探析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现象 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在与社会人士的接触中,特别是随摄制组在外地采拍时常常会遇到一些热心的电视观众,他们对电视台的某些名牌栏目或一些著名电视主持人,甚至一些编导十分地了解,聊起来如数家珍。但是对节目片尾演职人员表中的"制片主任"一职却不甚了解,不知晓该职务是负责什么工作的。其实"制片主任"一词来源于电影厂,他是摄制组的  相似文献   

12.
一些晚报的作文版,或每周一期,或每周两期,不少中小学生都爱看,我也很爱看,我很想把它介绍给上六年级的儿子看,可常常是报纸拿到手,又放下了。为什么呢?因为作文版的前一版往往是医疗保健或健康版,那上面多是一些医学知识和广告,尤其是经常有性与生殖方面的内容,单看那些标题就可见一斑,我怕好奇的孩子看到这些内容后问我,我将无从回答;作文版的下一版又大多是影视或娱乐新闻版,那上面时有一些明星的绯闻或大胆暴露的性感照片,是让人不敢恭维的,孩子见着了也没什么好处。所以我宁愿选择读给儿子听,也不让他看,以防止“不洁的东西”“污染”…  相似文献   

13.
学刊约我给“名人书缘”栏目写点东西,实在有点惶恐。首先我哪里是什么“名人”,不仅跟名人沾不上边,甚至见了所谓红得发紫的“明星、名人”,也常常退避三舍。正忧郁间,突然电视里出现了香港当红的大明星、大名人刘德华的一则广告“有情人早晚是名人”。原来当名人也不难,只要对他推销的产品有情。是有情人,则早晚是名人。如果对书有情、有缘,是书的有情人,岂不是比刘德华推销的“名人牌牙膏”还要高雅一些。早晚成为“名人”,不也就“当之无愧”了。想到此,倒也心安理得了。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我发现土木工程类书稿中有些字词与名词术语常常使用不当或错误,有些数值精度前后设置不统一,还有一些数值格式问题也因排版而出错误.现结合工作中的认识,参考有关文献,对上述问题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第四十个年头。回想电视这一新生事物由出现之初的蹒珊学步及至而今步入壮年的成熟稳健,我们不由地为中国电视四十年来走过的每一步坚实的脚印而感到臼衷的自豪。然而,在取得丰收硕果的喜悦之中,我们又不能不常常面对这样一种困惑:电视究竟是一门怎样的艺术?有关电视是一门怎样的艺术的问题探讨与研究常散见于一些文章或著述之中,如《中国应用电视学》等,而对其进行专门的理论阐释与分析则是不多见的。由北京广播学院了海宴先生著述的《电视艺术的观念》一书是一本着意为电视艺术画像的书,是一本对以往…  相似文献   

16.
一、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经济日报》前总编辑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写到:"电视的形象性常常给人比文字报道更真实的感觉,但是也不要忽略,‘招摇过市'的摄像机常常没有‘不露声色'的文字记者更能看到事物的原本面目,因为电视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刘菁 《声屏世界》2004,(12):11-12
政务活动的电视报道。无论就其播出的时段或时长,都是电视新闻的重头戏。但是,一段时间来,人们对它并不满意。有人说,那是因为电视媒体表现特有的内容局限所致。果如其然吗?电视政务报道。通常指的是对领导的出访、考察、调研等活动的报道,对领导机关、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的报道。其镜头对准的常常是会场、人像、名单、讲话一类内容。既没有生动故事。也没有刺激性的画面。这与以图像为特征的电视传播的确难以协调。可是。电视报道政务活动优势也不少。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声屏世界》2011,(8):19-20
法理性是电视法制节目的灵魂和本质特征。优秀的电视法制节目往往是故事性和法理性的统一,但在新闻实践中,"法理性"往往被忽视或弱化,"故事性"常常成为电视法制节目的立命之本或选题的一大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9.
是记者采访过程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除了批评性报道有一个由表及里的深入过程外,更主要的一个方面是因为目前电视的影响日益扩大,一些曝光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设置种种障碍阻止记者的采访工作。我们在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被曝光者在摄像机前,有的气急败坏,有的破口大骂,有的伸手堵镜头,在这些“最佳的采访对象”面前,他们的无理举动,常常会使记者的报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有一些被采访者为防止新闻曝光,采取或大门紧锁,或一问三不知,或避而不见,以此来对抗记者采访。面对这些“软钉…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三问     
蒋剑翔 《新闻与写作》2004,(8):40-40,43
我一向喜欢读人民日报,非常崇拜这张报纸。但常常读,也常常会读出一些毛病,或说疑问来。当然,这些疑问在其它报纸上更多。这里,顺手从人民日报和江南时报上拈来三则疑问,有些代表性,姑且曰“新闻三问”。“问”之不当,还望诸君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