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黄鸿业 《报刊之友》2014,(11):32-33
本文以兰州自来水污染和贺江水污染事件的监督类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新闻框架理论角度切入,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和定量的描述,还原媒介在突发事件中致力构建的监督框架,而涉事主体的回应方式和民众对事件关键要素的认知,是这一框架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面对来自媒介和民众的监督,政府则应该建立专门回应质疑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网络数据抓取以及人工识别的方法分析"乐清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中媒体的微博及其评论,探讨媒介框架对社会事件中的网络情绪表达的作用。研究发现,社会事件中的情绪表达跟舆情热度一致,情绪随着舆情走向逐渐消退;媒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网络情绪的类型与唤醒度;媒介框架与受众认知的一致度决定受众的情绪指向,与公众信息需求和利益冲突的媒介框架可能导致网络情绪指向媒体。  相似文献   

3.
王念 《新闻世界》2013,(7):346-347
【摘要】新闻事件报道中,媒介起着再现事实本真和重塑现实,引导舆论的功能,并影响着受众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本文运用媒介框架理论,探究分析兰考县“袁厉害事件”始末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问题,从而探讨媒介的框架建构在社会事件报道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当代基于微博媒介传导网络事件的新特征及其对政府公共治理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进而针对我国实际,立足应急回应,探讨公共管理部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弋 《现代视听》2011,(10):41-45
姚明退役,是一次重大的媒体集会,它被央视体育频道建构成一次媒介事件。本文以丹尼尔·戴扬和伊莱尔·卡茨的"媒介事件理论"为基本框架,采用个案分析法,阐释了"姚明退役"直播这一媒介事件的建构语境、路径和展演,揭示出电视对"退役"这一个人行为进行媒介事件建构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肖伟 《新闻界》2012,(2):7-10,14
本文通过对“小悦悦事件”新闻报道的框架透视,思考大众传媒在道德共识建构中承担的角色.通过对广东五家日报的实证分析发现,媒体设置的“冷漠”框架与社会深层框架共振,唤起公众对道德议题的普遍关注;媒体通过多维框架设置、多元主体参与及多种显意手法表达,初步在新闻话语中建构起社会成员一定的道德共识;与“天涯社区”民间发贴的框架对比显示,媒介与民众对道德议题存在认知差异,媒体应予重视并通过长期互动来弥合分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广东茂名PX项目抗议事件的实证研究,分析了民众是如何被动员起来参与到集体行动当中去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议事件的组织者通过社会化媒体手段完成了框架搭桥、框架扩大和框架转换,从而成功实现了与民众之间的框架整合,正是这种框架共鸣促成了共识动员。相比之下,茂名市政府在推广PX项目当中未能形成有效的框架整合,抗议活动组织者与政府之间展开争夺的民意博弈的本质乃是框架的博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且呈现出参与主体的底层特质.由于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媒体不可避免地介入到群体性事件当中并对民众产生影响,而考察其在群体性事件中对底层民众产生的心理影响才是把握群体性事件的“要害”,其中影响社群稳定的社会政治心理更应是瞩目的焦点.本文以“乌坎事件”事发地的相关当事人为实证调研对象,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底层群体在进行“权利维护”和“权利抗争”中,媒体起到了示范和启蒙的作用,大众传媒亦应在稳定和重塑底层民众社会政治心理方面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张萱 《当代传播》2011,(6):43-46
本文以“媒介议题建构理论”为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2010年8月爆发的“圣元”奶粉危机事件媒介传播进行梳理分析,以期发现在这场奶粉危机事件媒介报道中,置身于网络媒体信息环境中,传统媒介新闻报道中的新闻来源、新闻报道框架和社会效能三者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新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在"陈永洲事件"中,《新快报》的所作所为严重伤害了媒介公信力;长沙警方采取消极回应的方式,导致了舆论朝着不理性的方向发展;CCTV的认罪报道实质上是一场媒介审判。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的是中国不同类型的媒体对日益兴起的都市集体行动的报道策略.文章对传统框架理论(Frame theory)“符号争夺战场”论调有所突破,强调了媒体在报道集体行动议题时自身的利益考虑,并提出“媒介框架整合”概念以描述这一符号再加工过程.经由“媒介框架整合”,一方面媒体再现了事件意义;另一方面,也将集体行动纳入“合法争议领域”.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我们总结了媒体在面对不同议题倡导者提出的框架时,所进行的三种媒介框架整合方式:框架延伸、框架对立和框架独白.以此,本文考察了不同政经坐标下——特定媒体市场竞争环境、特定媒体的政治环境与特定媒体的媒介角色——媒体会如何采用不同的媒介框架整合策略来建构集体行动事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兴起,传播格局的变化使"媒介事件"向"新媒介事件"演变。本文选择四类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介事件,通过分析新媒体和大众媒体的框架,揭示事件背后隐藏的话语机制,探讨各种话语权力主体如何通过裹狭和规制使新媒介事件走向常规化和工具化,由此得出新媒介事件的出现并未改变传统精英主导话语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中国,媒介事件呈喷发性增长,影响也越来越大。对媒介事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中叶,期间观点和著作颇多。随着研究背景的变迁,媒介事件体现出诸多新特点。本文期望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探究在当下社会结构中媒介事件的新变化和影响,并根据当下性重新定义媒介事件。  相似文献   

14.
PX事件是民众对官方话语框架下新闻报道的典型对抗性解读事件.本文以昆明PX事件为例,分析出PX项目在官方新闻报道和新媒体民众话语中形象的差异,得出了前者精英意识明显,后者缺乏理性等结论,并运用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对对抗性解读的产生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22,(4)
当前的媒介事件研究大多聚焦于事件边界概念和社会功能属性的考察,忽视了戴杨、卡茨的理论创建是立足于大众传媒以讲述故事的独特叙事方式对事件的探索。本文以媒介事件研究的“叙事”为核心,围绕这一概念的应有之意、价值意涵等方面展开讨论。研究发现,叙事作为一种符号资源的结构系统,既是媒介事件的建构语境,也是实现社会中心神话权力的关键来源,系统内的诸要素在数字技术驱动下被再度分配,导致事件语义功能的割裂与语用关系的转型。将叙事的概念与媒介事件理论相勾连,不同于当下学者们对事件研究的细分领域,而是基于戴杨、卡茨“媒介事件”研究衍生而来的,重新考察媒介事件这一经典理论的分析视角,在方法论和理论创新层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锦 《报刊之友》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17.
林锦 《今传媒》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18.
MU5735客机坠机事件是新近发生的重大突发性航空事件,也是继MH370飞机失联事件后又一涉华重大突发事故。新闻媒体在该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小觑的力量。本文以框架理论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量化分析等方法,以新浪网MU5735热门上榜新闻为例,考察新闻媒体所建构的东航坠机事件新闻报道框架。运用坦卡特的框架列表分析方法对新闻文本进行分析,总结出媒介文本所呈现的四类媒介框架:“东航航空灾难框架”(宏观框架)、政治框架、真相调查-反思框架、搜救搜寻-诉诸情感框架(子框架)。  相似文献   

19.
安平 《新闻界》2012,(15):12-15,27
新的社会及媒介环境下,体育媒介事件——即重大体育赛事的电视直播,在传统仪式性媒介事件式微之时仍保持对集体注意力的垄断。这既是体育自身魅力使然,也与体育媒介事件的构建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所以,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