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凯山  郭宏 《今传媒》2014,(7):87-88
随着美剧从国内各家视频网站下架消息的传出,尽管中央电视台遵照相关规定,试图推出"绿色版"美剧的消息尚未证实,但是网络上唱衰此版美剧之声已经迭起。本文试图结合电视"涵化"效果研究中的共鸣理论,从符合中国观众的价值观、尊重原版翻译入手,从根据电视剧内容的分级制度探索,从利用全媒体的力量,做好跨屏传播等三方面探讨美剧在央视"振兴"的可行性路径,从而推动美剧在中国顺利实现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郭佳卉 《东南传播》2012,(12):149-150
随着秋季美剧的开播,美剧在中国的网络媒介中已形成了广泛的流行和影响,而美剧在中国受众中的广泛传播则出现了"重网络、轻电视"的现状。本文通过对美剧网络传播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两个问题,并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三点思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舒纾 《新闻世界》2009,(6):96-97
本文就近年来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呈现出冷遇电视而热播网络的这一现象,尝试从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成功原因、美剧转向网络传播之原因这两个方面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4.
朱文博 《报刊之友》2014,(3):63-64,67
在网络时代,中国电视剧受众拥有了更多的来自海外的选择。美剧作为全球经济最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在我国电视上遇冷,却在网络上取得了极大成功,这与电视与网络不同的使用人群有关。中国的美剧字幕组在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美剧在中国同步播出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美剧在全球化市场处于优势位置,这与其成熟的制作运作分不开,值得我国电视剧产业学习。  相似文献   

5.
马利红 《新闻知识》2013,(1):77-78,89
美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日益受到受众的力捧,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更加剧了美剧的跨文化传播。文章从"美剧热"现象的现状入手,剖析"美剧热"的内外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曾姗姗 《今传媒》2014,(12):105-107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美剧以强大的渗透力不断跨越地域、种族、文化的限制广为传播,悄无声息地在青少年中流行起来,成为全球媒介文化的一道炫目景观。本文从大数据视域下探讨美剧如何实现跨文化传播,通过对"纸牌屋"热的现象分析,以及《纸牌屋》中跨文化传播的文本分析,进一步阐释大数据如何构建美剧跨文化传播新的生产模式与机制,从而为国内网络视频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网络视频美剧的观看与消费已经成为中国都市人群的一种日常文化行为。本文试图从"追美剧"的概念与行为方式描述入手,追寻在美剧的文化流动与视觉愉悦的呈现中中国年轻人日常观看行为的变迁及其独特的文化沉浸特点。本文所论及的美剧,特指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局域网进行传播,在电脑、平板以及手机的浏览器、视频服务APP、视频播放器上观看的网络视频美剧。在中国大陆地区,视频下载和播放已经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服务空间,也延伸出一些相对固定的网络论  相似文献   

8.
周郑丽 《视听界》2013,(4):67-69
一、美剧走红原因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研究指出,电视剧不是单纯的商品,它负载着特定人群特殊的"文化经验"和"感觉结构",只有编码者与解码者的文化经验和感觉结构相互交流碰撞,内化在电视影像中的意义才能激活并释放。[1]美国与亚非拉等国巨大的文化差异理应为美剧的传播带来巨大障碍,然而事实却是美剧似乎跨越了这些文化障碍,成功完成了对世界电视节目市场的占领。美剧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美剧在高校学生中的流行近几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美剧广泛的被追捧并已形成一定数量的美剧迷。所谓美剧迷,也就是那些看美剧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并已形成了"迷"的圈子,利用各种现实和网络中的互动来探讨美剧,这一点和电视迷的特征类似,电视迷在各种场合都能保持与电视的联系,他们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组织。([1])。那么把大量时间花在观看美剧上的这个群体,在把美剧作为娱乐消遣的同时,是否也潜移默化地通过美剧  相似文献   

10.
李闯 《传媒》2007,(3):69-71
都是网络惹的祸 2005年,中国报业近20年来首次遭遇增长低于GDP,人们将造成这种现象的绝大部分原因归结为网络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2006年,鉴于几部美国电视剧(以下称美剧)的流行,特别是近三年来美剧P2P传播逐渐升温至异常火爆的现象,12月份的<三联生活周刊>在其<〈越狱〉的中国隐秘流行>特别报道中认为,美剧的这种传播方式是"这个时代媒体剧变的迹象",互联网对电视媒体的冲击也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1.
曹羽 《传媒观察》2016,(4):30-32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众文化已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国家、跨民族传播。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纸牌屋》是美剧在中国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该剧第一季到第二季在中国的网络点击率已经突破了2.7亿次。本文以美剧《纸牌屋》为例,对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剖析,进一步探究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总结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为华语影视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大西洋底来的人》、《成长的烦恼》到《老友记》,美国电视连续剧(下文简称“美剧”)这一外来文化传播现象,正日渐影响着中国本土的影视业及受众的审美与选择倾向,成为国际传播、网络传播和文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典型. 美剧在电视台播放后,受众的一系列行为皆为自主性选择行为,即受众在主动使用媒介.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选择自己所偏爱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内容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纪珊珊 《新闻世界》2011,(6):108-109
本文从近几年来风靡网络的美剧的传播模式出发,从传播技术、参与平台及播出方式等方面分析网络时代下受众地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张慷 《传媒》2014,(10)
正季播模式是美国电视剧普遍采用的播出模式,热播的美剧播出时间一般都可以维持至少3年以上,有利于广告商持续追加广告投入。季播模式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值得我国电视行业借鉴。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我们学习美剧的季播模式,本质上是在学习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向特定的目标观众传递合适的节目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一年播出20集电视剧的季播表象。美剧季播模式的优势"季播"模式就是美国电视巨头依据电视产业特点和美国观众收视习惯而采取的播出形式。美剧季播中的"季"并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季节,同样也暗示了美剧的生产周期和  相似文献   

15.
美国电视剧通过网络风靡我国,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阐述了美剧在对受众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三个层次的影响,并从人、讯息、媒介三个方面分析了其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及其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3年到12小时:美剧的传播与流行模式 从1980年第一部美剧登陆中国内地以来,美剧在内地的进入和流行一直延续着明、暗两条主线.其中,明线是电视台购买相应美剧版权后,进行翻译、混录合成(有时还有删减)后再通过电视频道播放;而暗线则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录像厅、区县电视台盗播和21世纪以来的网络下载与观看.  相似文献   

17.
面对媒介环境变迁带来的电视传播形态的改变,主要由收视率和满意度为主构成的传统评价体系既不能完全反映电视内容传播的全貌,也不能全面反映电视内容的真实影响力.为了弥补当前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2007年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课题组正式提出了"网络影响力"的概念,企图对电视内容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效果进行重新评估.本文将在梳理电视节目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并发布2008年度最具网络影响力的中国电视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雁 《新闻窗》2014,(5):87-88
美剧在中国青年人群当中具有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力,甚至有较为稳定而且广泛的受众群。即使中西方文化有诸多差异,但并未阻碍美剧在中国的传播。而无论是关于文化传播还是关于影视解码都应根植于全球化的背景下,霍尔的文化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美剧跨文化传播和接受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一、从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意识切合点看美剧的传播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14年随着《生活大爆炸》等四部美剧在视频网站下架,而同时美剧《权利的游戏》开始在央视播出。许多人开始关注,美剧在中国的电视平台能否热播?本文结合美剧在央视的播出历史,并通过对美剧的受众人群、翻译、审查工作等角度分析认为,美剧在以央视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平台将依然遇冷。  相似文献   

20.
王雅楠 《东南传播》2012,(1):117-118
美剧在中国的流行已经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表现,以时下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通过从个人系统、情节系统和关系系统三个层次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剧还是中国的观众都具有跨文化传播的能力和动机,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对自我的感知和普世性价值观能都得以成功的传播,而文化深层的态度、文化模式和多样性则没有。美剧的跨文化传播经验或许能为中国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