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抓住生活这一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展开教学,让数学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达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切身体验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外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习得数学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要善于借助述说性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真";借助实践性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之"善";借助趣味性数学课外活动,让学生领悟数学之"美",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数学变成了枯燥、单调的代名词,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更是怕数学,觉得数学很难学.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挖掘数学之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难学,数学王国到处盛开着美丽的花朵,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数学自然、简洁、对称、和谐、奇异之美,从而发自内心地喜爱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中数学之花主要指小学数学学习的魅力之花.小学数学看似枯燥、抽象,实际上是充满魅力的,既有数学本身的无穷规律和奥妙,又有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之妙,还有促进学习者自身发展,体现生命的创新价值之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与把握,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数学之花在课堂尽情绽放.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而且要向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与传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链接“数学史”、挖掘“数学美”、渗透“数学思想”,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让小学生触模数学文化之深远、体验数学文化之魅力,感受数学文化之精髓.  相似文献   

6.
一、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打造数学高效教学的关键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厌学,两极分化严重,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流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根本上道出了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如何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从以下入手.1.努力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介绍数学史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以及它在现代、未来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促使学生体会  相似文献   

7.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之关系的精彩描述.众所周知,生活和生产实际是数学发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展示数学魅力的关键所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中特别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收集大量的知识背景材料,为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作坚实的铺垫,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便,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可见数学的重要性.数学具有理论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其中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基础阶段,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数学学科的学习,可见小学数学之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高效性这一教学理念备受关注.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教学高效性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9.
数学实验是学生身心一体、做思共生的数学活动.数学实验应当是感性观察与理性思考并存、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织的.但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数学实验却是无奈的"被实验"、机械的"做实验"、异化的"讲实验"等.数学实验教学应当彰显实验之序、呈现实验之理、敞露实验之趣,让实验教学有坡度,有深度,有温度.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小学学《几何》时,教师采用的教法多是与学生一起做实验,剪剪、拼拼、画画等.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和学生似乎都在淡忘"数学实验"."数学实验"乃数学之宝,是解题前获取解题思路的引线,是创新、成功之母,是教师教改(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刘锋 《华章》2013,(13)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方面,无不有数学的贡献”.可见,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要掌握技术,先要学好数学.数学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数学实践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科学导学,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数学思想、方法.许多数学家和教育家历来强调对中学生的数学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例题和习题,它们所体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其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显重要,作为一个执教者,要善于挖掘例题、习题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学情"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无视、漠视或者误判、误读、误解都会让数学的教与学产生严重错位,产生学生的认知排斥、认知障碍等.直面并分析学生的学情是把握数学"教"与"学"落差的现实举措,也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教材、教师、学生.这三个基本因素构成三对矛盾,但由于教材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学生是这三个因素中最活跃的,因此教师与学生这对矛盾是教学中的主要矛盾.为了处理好这个矛盾,作为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下面就结合初中数学教学来阐述如何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率.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即思想观念、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对于初中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的.数学是人类文明和世界进步的基本推动力之一.华罗庚教授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话阐明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实际.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育要紧密联系我们的生活环境,从我们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实践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已成为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因而,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数学意识和观察能力,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具有以数学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欣赏数学之美、创造数学之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之美,数学活动之美,课堂中充满人文的生态之美,教师的智慧之美,学生的快乐学习之美,数学思想方法之美等等.笔者在感受这诸多的数学课堂之美的同时在进一步思考:数学课堂美的根源是什么?最终还是因为数学本身是美的,离开了数学本身的美,数学课堂就是无本之源.所以,数学教学艺术说到底就是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如何实现用数学之美点燃学生乐学的引线,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享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数学日记就是以日记的形式,记述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相似文献   

18.
柳亚萍 《陕西教育》2009,(7):194-194
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新课标之数学教学中的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标》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我们要在学校的数学活动中,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华罗庚先生也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意味着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小学数学,大都是实用性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从生活中来1.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读数学史和数学符号史,笔者发现,数学知识的起源,大都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