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斌 《新闻实践》2014,(1):F0003-F0003
看到这张照片,第一反应是忍俊不禁,第二想起的是一句古话:老虎头上拍苍蝇。谁胆大包天,敢拍这只胆大包天的苍蝇?这张照片被列为路透社2013年度最佳照片,我对它有三层意思要说。第一是反差。反差导致的戏剧性,是一切艺术引人入胜效果的法宝。这张照片的反差首先来自两个主体“身份”的悬殊:一个是世上最有权势的人,是森林里的“大老虎”,一个是最卑微最猥琐、人人可举手消灭的小苍蝇。  相似文献   

2.
林瑶 《东南传播》2018,(6):70-71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人们观看、拍摄及处理照片的方式;社交网络媒体平台的发展为照片分享提供平台,照片处理软件使照片从普通到"景观"成为可能,但是现实与自拍照的"虚拟自我"的分化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本文对景观自拍的异化现象做了陈述,认为自拍照片的增殖源于呈现自拍照片的同质化,使自拍的能动性被压制,缺乏创新;其次,对景观自拍的异化成因进行了讨论,主要从用户心理、自我表演及意见领袖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对景观自拍的异化提出了两点纠偏策略,认为应从提升媒介素养及意见领袖的准入标准入手,构建和谐自拍文化.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去一个景点旅游,看见一帮媒体记者聚在一起宣誓,那庄重的神情让人肃然起敬,宣誓完了还逐个在一块写有“不拍作假照片”的大红布上签名。笔者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藏羚羊”与“周老虎”事件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这些记者朋友们便立誓决不拍作假照片。  相似文献   

4.
人们总希望借助媒介留存时间、收纳记忆、探究自我,这一愿望在面对自己的肖像照时尤为凸显。自拍作为视觉信息记录工具,似乎是对个体生活的忠实记录,但实质上,自拍实践是一个隐蔽地植入其固有价值偏向的过程。本文基于媒介环境学理论,聚焦日常生活的自拍实践,以技术发展视角探索自拍对场景构建、自我认知的影响。自拍以其媒介偏向与媒介特征,构建静止而割裂的时空环境,重塑“此时”的定义;创建虚实交织的赛博空间,改变“此地”场景;塑造美颜幻像使人高度卷入,重塑“此身”认知。始于人们探索“存在”目的的自拍,终究难以使人照入自我。我们不能落入技术决定论的悲观情绪,但身处自拍构建的“充满魔力”的环境中,人们必须认识其固有的技术偏向性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尤其是社交环境的影响,牢牢把握使用者的主体地位,自觉抵抗“技术反噬”,以避免落入媒介技术的支配之中。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8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奥运火炬第一次实现了在珠穆郎玛峰顶的传递;新华社第一次在世界第三极上拍摄照片,实现了新华社新闻摄影历史上的突破;第一次从珠峰峰顶实现照片的“即拍即传”。峰顶首张照片拍完后2分钟左右就传回新华总社编辑部,4分钟后即向全球媒体播发。  相似文献   

6.
曾有外国记者提出这样的疑问:雷锋做好事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是经过“导演”的?也有不少国人心存这样的疑惑: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还没有散尽,人们生活温饱尚属勉强,照相无疑更是奢侈消费,作为一个普通军人,他怎么会在各种场合拍下那么多的照片…… 那么,雷锋生前到底拍了多少张照片?究竟都有那些人为雷锋拍过照片?雷锋哪些照片是补拍的,为什么要补拍?雷锋给别人拍的照片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人肯花5万美元买雷锋生前的一幅照片的版权?本期《档案揭密》刊载的《揭开雷锋生前照片之谜》一文,将为读者逐一打开问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照片档案的收集与纸质档案有所不同.纸质载体档案的收集由于有较完善的制度,人们对其认识也较高,所以相对容易些.而照片档案的收集目前还缺乏统一的制度,加上照片档案是分头拍摄分散管理的,因此照片档案的收集要比纸质档案的收集困难得多.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档案工作者直接拍摄存档照片,把收集和自拍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是积累资料、丰富馆(室)藏、确保照片档案齐全完整,保证存档照片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杨丽斯 《新闻传播》2023,(17):61-63
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拍摄工具的日益强大,分享自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微信朋友圈是分享自拍的重要渠道,人们在微信朋友圈中以自拍的形式进行自我呈现,从心理和行为层面上影响朋友圈中的其他人。本文以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采访深度使用微信朋友圈的“Z世代”女大学生,分析了同龄人自拍对她们心理和行为层面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几期月赛照片评选下来,渐渐感到评照片可不比“读”照片,因为一些照片往往使你看后产生许多感慨,细细品味,似乎有许多话要说,但又很难用几句话道个明白。这使人逐渐悟出“一图胜千言”的真正含义。就拿本期月赛二等奖《重走红军长征路》来说,原本大学生利用假期下基层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事已是司空见惯,似乎要拍的也都拍过了,但真正拍到家的照片又有几幅呢?大多流于一般性报道,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29日上午10时,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该省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涉嫌诈骗犯罪的周正龙已被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陕西省林业厅和镇坪县13名官员受到处理。至此,争论了8个多月的“华南虎照片事件”终于尘埃落定,一出“正龙拍虎”的闹剧也临近剧终。然而,一条“华南虎照”的假新闻,留给人们的却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11.
涂俊明 《青年记者》2010,(17):77-77
记者是专门报道他人的,但不等于说记者自己的照片不能见报。但这类照片(暂且称为“工作照”吧)怎么拍也大有讲究。说好拍也好拍,合个影就是了,但如果显得过于亲密,不仅令人感到有点戏谑,甚至令人产生报道是否客观的疑问。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上面说的是同一天报纸的一、三、七版登我拍摄照片的事实,我称之为“137”。一天中登了三幅照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但是有必然性才会有偶然性。  相似文献   

13.
儿期月赛照片评选下来,渐渐感到评照片可不比“读”照片,因为一些照片拄往使你看后产生许多感仅,细细品味,拟乎有许多话要说,但又很难用几句话道个明白。这使人逐渐悟出“一图胜千言”的真正含义。就拿本期月赛二等笑《重走红军长征路》来说,原本大学生利用佩期下基层参加各种社会实成活动的享已是司空见惯,拟乎要拍的也娜拍过了,但真正拍到家的照片又有几幅呢?大多流于一般性报遗,读来平平,索然无味,更难打动别人。但《重走红军  相似文献   

14.
这是吉林省档案馆征集来的馆藏照片档案,是民国时期私立吉林毓中学民国十九年(1930年)五月五日乙组师生在纪念该校建校13周年校庆活动时所拍的一张珍贵照片。照片中的“达材成德”四字匾,是当时毓中学的校训,照片上的日期“五月五日”是该校用马克思的诞辰日作为自己学校的开校纪念日。  相似文献   

15.
新闻照片画面最忌“重复”。我从事党报新闻摄影工作十几年了,现在感到困惑的是如何做到不拍画面重复的新闻照片。党报新闻摄影不能离开党的中心工作,在同一新闻题材上,要做到不拍与自己拍过的画面相同的照片和不拍与通讯员所拍画面相同的新闻照片,那是很难的。为此,笔者试求说点不成熟的看法,就教于新闻界同行。  相似文献   

16.
两会年年开,照片年年拍。国内有些摄影记者为了保险,去年咋拍今年还咋拍,结果就有了报纸上今年的照片和去年乃至前年的画面雷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徐斌  袁云 《新闻实践》2005,(12):F0003-F0003
大家可能已注意到,《都市快报》新近在“民间新闻”版上开辟了一个有意思的图片栏目——“本报寻找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栏目上还挂着这样的附言:“只要照片有意思,取景匆忙没关系,精度不高也无妨”。云云。 这些由读者拍摄的非专业图片,有的“精度”的确不高”,有的“取景”的确匆忙,但许多照片的确“有意思”。如:扫地的环卫工人为防下雨,背上挂把雨伞;一群青蛙聚集在一起,像是在“开会”……说心里话,作为拍惯了、看惯了专业新闻图片的摄影记者,我也的确喜欢这个让人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说的“137”,是指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三、七版上稿子的事。去年10月18日,海外版一版刊登了一张我拍的新闻照片: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新购买的一架波音747—400大型豪华宽体客机到达北京。三版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人物通讯:《鹰击长空飞万里》,同时也配发了一张我拍的照片。在七版副刊上又刊登了我的一篇特写和照片:《在天安门广场看秧歌》。  相似文献   

19.
柯皓  薛婷 《新闻前哨》2022,(22):15-16
<正>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来到新闻现场,是先拍照片还是先拍视频?亦或是如何既拍照片又拍视频?这是大多数媒体摄影记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照片与视频并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简单来说,照片偏于“静”,视频偏于“动”,照片是将时间定格,记录事件发展变化的典型瞬间,而视频则是记录事件发展变化的动态。在日常操作中,摄影记者在同一时段拍照和拍视频,很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本文结合湖北日报摄影记者采访实践,从“技术”、“战术”相结合运用的维度,探讨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实战技巧,提供一些冲破“困境”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您好!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张照片是我和家人逛庙会时拍的。看到精巧别致的泥娃.“买两个。”我忙说。“这孩子,要说请。”奶奶忙打断了我的话。仔细观察这些泥娃娃觉得奶奶的话是有道理的,人们真正“请”的是那些泥娃娃所传达的美好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