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直 《报刊之友》2002,(3):49-49
1月15日新华社发了一篇内容比较重要的统发稿,几乎各报都刊登了,但在处理上几乎是一字不漏地全照登,而且标题也几乎差不多。  相似文献   

2.
编稿中看到一篇挺可取的通讯,为着搞明白其中几个细节,我同署名的三位作者中前两位都联系了,他们或不全清楚,或全不清楚,待找到最后那位作者,才一切了解清  相似文献   

3.
郭一栋 《青年记者》2012,(26):35-36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各类报纸都在寻求竞争制胜的法宝,不仅注重报纸内容质量的提升,更重视报纸外在形象的展示。因此,新颖的版式设计成为制胜的法宝。标题的应用醒目的标题是一份报纸的点睛之处,它承担了吸引阅读者的重任。一篇新闻报道,标题是其浓缩的精华,它的主旨内容基本全是依赖标题传达给阅读  相似文献   

4.
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6篇广播访谈节目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有3篇。这是访谈节目在国家级大奖评选中获得最多的一次。一档广播访谈节目要吸引听众无非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主题的选择、访谈对象的安排、提问方式和配乐的选择。主题的选择在访谈节目中尤为重要,它是节目的一根主线,所有内容和音乐的配置都要与主题搭配。在获奖的6篇作品中,并非都是重大题材,其中大部分是关注民生,以小见大的作  相似文献   

5.
语篇之所以成为语篇在于其成篇性特征,这一特征有效地概括了语篇的内容和形式,它不仅是我们在译文中要成功传译的目标,其本身也是英汉互译中帮助我们进行原文分析、英汉比较、译文衡量及抉择的有效手段.针对语篇英国语言学家RogerT.Bell提出的七个成篇性特点,这无论是对英汉互译的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是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笔者最近翻阅<战时记者>杂志,偶见该刊第3卷第1期载有一篇<新闻杂谈>,该文署名为"夏衍讲、影子记".经查由周巍峙主编的<夏衍全集>,发现未将此文收入,会林、陈坚、绍武同志编的"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夏衍研究资料>的"生平年表与著译系年"中,亦未见著录此文,国内有关研究夏衍的学术论著、传记中对之也都没有提及.所以,<新闻杂谈>可初步断定为夏衍先生的一篇轶文.这篇轶文的发现,为研究夏衍先生的生平、思想观点和理论贡献提供了-份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我有个毛病,说话写文章爱打比方。比方就是比喻,本属修辞手法之一,比好了,既生动,又形象,概括力极强,玩味起来有理至入木三分之功,几万言都说不清、道不全的事,几个字的比方就全解决了。本文的题目就是个比方,把一篇新闻报道比作“孩子”,把记者(不论男女,亦不论结  相似文献   

8.
写评论不能眼睛只盯着大问题、大题材,更要关注与百姓紧密相连的“小”问题、“小”题材。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5日第四版登载了陈洪锦写的评论《小巷小路小桥》,就是一篇写“小”的精品。全6个自然段,几乎段段都写到了“小”字。因为这些“小巷、小路、小桥”都是牵动千家万户百姓心弦的“大事情”,太值得论一论了。  相似文献   

9.
从十八大开幕后,到2012年12月26日,钱江晚报评论版刊发了有关十/\大及十八大后一系列高层动态的评论文章共20篇,本报评论员撰写19篇,只有一篇出自特约评论员之手。无一篇转载自其他媒体。大部分都市报的评论版,平时的时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事一议”式的,题材的重要性与涵盖面,都不可能与十八大同日而语。钱江晚报是第一次以这样的力度与密度参与重大事件评论,也远远超过同城其他纸质媒体,在国内都市类报纸当中也是不多的。数量的意义是有限的。作为钱江晚报新闻评论员,参与了十八大评论写作和编辑的全过程,最突出的体会是:如何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提升、体现评论自觉。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作家还是记者,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吸引读者,能感动读者。但是,这就需要一个前提,当我们在完成自己的文章时,是否能被它打动呢?假如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又怎能吸引他人? 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新兵,近年来,我陆陆续续在国内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其中有散文、小说,也有消息和通讯。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两篇,一篇是通讯《心灵的震撼》,一篇是人物专访《面对李威》。 对于这两篇文章,我都是在做了大量采访工作之后才下笔的,并且几易其稿,写到高潮之处,禁不  相似文献   

11.
一篇稿件要想发表,遇到的第一关就是要使编辑能看得中、选得上。要求编辑对每一篇稿件都能看得完全准确,不漏掉一篇好稿,那是苛求。但是,目前的主要问题还不是编辑人员的水平问题,更重要的是编辑的作风问题。为此,特撰“取文六忌”,祈盼编辑同志引以为戒。第一,“以题取文”。编辑每天都要从大量来稿中筛选若干篇备用,这份劳动是辛苦的。有的编辑为了图轻松,面对一堆来稿总是先翻看标题,标题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了天下。所谓“天下”,实际上指的是“全中国”。《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可见“全中国”这一概念先秦时代已经形成,但真正能在全中国行使统治权的第一个朝代,无疑是秦朝。就在这全国统一之年,秦始皇不失时机地向全中国发布了全国统一和划一度量衡的官方消息,这便是首次向全中国发布的新闻。这一官方新闻未见于《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但由于它传播范围很广,至今仍有相当数量铭刻这篇新闻的实物存世。这篇第一次向全中国发布的官方新闻,便是秦始皇廿六年(公元前  相似文献   

13.
一字之差     
一九六三年八月六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劳动和革命》,今年一月三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将军和儿子》。这两篇通讯都是人民日报转载别的报纸的。前一篇的原  相似文献   

14.
武装警察8673部队远离上级机关千余里,驻地条件艰苦、信息闭塞,但他们以我为主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成效显著。在近3年中,有400多篇稿件被《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采用。这一事实有力地说明领导重视是搞好报道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下面采撷了该部领导关系报道工作的几则小事。(一)那还是5年前的事。一次部队召开双拥工作座谈会,结果照相、摄像的人员全是地方报社记者,部队长丁志华感到很纳闷。会后,丁部队长才知道,报道组不要说照相机了,就连基本的电话、传真机都没有。“稿件全靠步行到七、八里外的邮局邮寄,有…  相似文献   

15.
干了二十几年新闻工作,交的通讯员朋友多。三月一日这一天,我收到他们十二篇新闻稿。在这些来稿中,有九篇的第一句话,都是他们各自工作单位的名称,以及与单位名称有关的因果过程的叙述。究竟新闻在哪里?耐心读完各篇全文,才一一找到。真是无独有偶。打开三月一日上海的一家日报,发现在它的第一版十二条本市新闻作品中,有九篇的开头第一句话,也都是单位的名称等等,至于新闻事实,是隐藏在第一句以后的字里行间的。这就难怪通讯员了,他们新闻作品第一句的作法,是在天长  相似文献   

16.
一、言论短缺原因:数量少。我们对1994年7月份21家煤炭企业报言论发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全月满4篇言论的只3家,2篇的是11家,只有l篇的8家,一篇都没有的3家。 质  相似文献   

17.
7个月里,这名年轻的记自称游遍了全美国,写了73篇稿件,但其中36篇是杜撰的。杰森事件被称为“有史以来商业化传媒雾蒙蒙的大海中最大的冰山浮动”。  相似文献   

18.
据人民日报内部刊物《编采业务》透露,该刊编辑室按照编委会的意见,和报社各个部的同志一起,从最近两年来的人民日报上,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和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上,选择了100多篇写得较有特点的新闻,经过几轮筛选,选定20篇左右,加以简单评点,登在《编采业务》上,供报社同志研究、参考。该报总编辑谭文瑞还为此写了一篇短文,请大家都来研究一下新闻。报社编委会下这样大的功夫,在全报社提倡研究新闻(这里主要指狭义的新闻,消息),这是改进报纸,提高报纸质量的扎扎实实的举动,是值得在新闻界称道的。  相似文献   

19.
在今年二月我做的十五篇打捞落水儿童小永伟的报道中,除了两篇中有一小段作了后期配音外,其他全是采用全现场报道的形式,这在杭州电视台新闻部的历史上还是首次。这里我就本次采访中的体会和对于作全现场报道的必要因素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们在这里说的现场报道不是指记者在节目当中“穿靴戴帽”,前后脱节的现场报道,而是以记者在现场的采访贯穿始终,并且记者能在现场即兴评述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的报道中,有些把某一篇的发表时间搞错了,有的引用语录时错漏了字或错了标点,或引用得不全、不当。毛主席著作在人民群众中有极高的威信,有极大的号召力,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最高指示。希望作者和编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