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跨进新闻队伍的人,哪个不渴望自己多评上几个好新闻,市级的、省级的、全国的,但是有的人文笔相当不错,但却很难得获奖证书,原因何在?其实就是每个人在新闻敏感性方面的差异。何谓新闻敏感性?顾名思义,记者识别新闻  相似文献   

2.
同样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有的人可以写得波澜壮阔,扣人心弦,让读者爱不释手,有的人却写得空洞乏味,令人不忍卒读;采访的都是同一家企业同一个人,有的人写出的新闻作品别出新裁,让人回味不已,有的人却写得平淡无奇,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有的人则认为其中根本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3.
惠永春 《记者摇篮》2006,(11):39-40
新闻,最关键的就是一个“新”字,这是新闻与生俱来的根本属性,是新闻赖以发展状大的惟一基础,难怪同行人都说:新闻姓“新”。那么,作为一名记者,不也应该姓“新”么!为了“新”,记者们跑得更勤了,乘坐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使用最先进的传播技术,争分夺秒,一比高低。报道形式上有了现场报道、连续报道、跟踪报道、深度报道、重点报道……表现方法上,大量借鉴其它文字尤其是文学的表现手段,在确保新闻真实的原则下,有散文表现法、小说描写法、戏剧对话法……在叙述方式上,不仅限于第三人称,也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不过,也有不少人不能冲破旧习…  相似文献   

4.
何为新闻线索?《新闻学简明辞典》上说:“新闻线索是新闻事实发生的讯息或信号,是新闻敏感的捕捉对象,也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出发点。”它可以给记者指示采访的方向,使之朝着一条有路可循的途径,去接近所发生的新闻。如果一个记者手里线索多,选择的余地就大,采访起来也就主动,反之,等于盲人骑瞎马,不知下步迈向何方,这种采访必然是被动的采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采访的长期实践中,对怎样当好一名称职的记者有着切身的感触,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则是一名记者必须要迈过的“门槛”。记者的“眼界”作为一名党报的记者,其“眼界”的宽广与深邃,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洞察事件的缜密,是做好本职工作首要的基本功或必备的第一职业要素。为什么呢?道理很浅显,这就是:记者的采访要通过其眼睛的观察去获得新闻线索,经过眼睛的扫描去发现问题的症结,通过眼睛的透视去探寻事件的根底。因此说,一名称职记者的眼睛,就像一个刚刚懂事孩童的眼睛,对世间任何事物都倍感新奇,对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事都觉得格外的新颖,对所经…  相似文献   

6.
县市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少是“规定动作”,主要是市(县)委、市(县)政府及人大、政协的会议及有关县市领导活动的报道,或是宣传部下达采访任务的报道;除此以外绝大部分新闻是根据编辑部策划出来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选动作”。编辑部进行新闻策划,并制定出一段时期的报道提纲,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房静 《记者摇篮》2005,(5):54-54
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做“七分采,三分写”。由此可见.稿件质量取决于采访质量,而采访质量又取决于采访作风。采访作风是记者在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通常表现为扎实型和漂浮型两种。  相似文献   

8.
新鲜是新闻的生命,而写新闻要有新闻由头则是最起码的原则.因为,没有新闻由头的"本报讯"与其说它是新闻,倒不如说它是理论文章或工作报告更确切一些.新闻由头多种多样,而笔者则认为,"记者昨日获悉"不是新闻由头.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向客观事物做调查研究,而客观事物往往是通过采访对象来反映的。采访对象在接受新闻采访过程中,有时会生发兴奋点。这就给记者提高采访效率提供一个契机,同时也为新闻创优提供了条件。记者在采访中抓住采访对象的兴奋点,并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就会抓到真实、深刻、生动、感人的新闻事实。因此,善于发现并紧紧抓住采访对象的兴奋点,应当成为记者新闻采访所追求的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三农”报道存在的突出问题 作为地方党报,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和地缘条件的制约,办报理念陈旧,宣传手段落后传统,对“三农”报道强调的多,但抓落实不力,认识不到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如今,新闻媒体习惯于把上级领导在指定时间内要求完成的具体新闻宣传任务称之为“规定动作”。一般说来,“规定动作”好做,好做好在安排具体,目标明确,只要认真照办就是了。  相似文献   

12.
刘飞锋 《今传媒》2006,(7X):40-41
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但一些跑会记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如何从会海里“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上好新闻。  相似文献   

13.
14.
王立方 《青年记者》2007,(16):137-137
作为一名记者,牢牢地把握新闻的客观性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但在记者的实际工作中,不应该只是置身于事件之外,要针对事件的性质加以区别对待,用最佳的视角来审视新闻事件,用最适当的方式来报道新闻事件,用最合理的形式来表现事件,具体地来说要做到“远事”、“近事”和“入事”。先说“远事”,这里所说的“远”,不是站得远远地观望,而是置身于事件之外,  相似文献   

15.
陈旭  艾丽 《新闻前哨》2010,(5):56-57
2009年3月,十堰日报开始全新改版,每周拿出3至4个版,配备多名记者,专门报道民生新闻,把普通百姓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列为关注重点。经过一年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好新渊是“问”出来的。这里所说的“问”,一是指会上提问,二是指会下追问,如果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那么不愁没有新闻可写,也不愁写不出好的新闻来。  相似文献   

18.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抢眼”的新闻标题可使读者在瞬间就能迅速接收到新闻事实所传递的信息,可以触动读者的神经,产生好奇与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因  相似文献   

19.
石鹰 《新闻采编》2009,(2):32-33
提起新闻采访,人们并不陌生。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从理论的角度讲,新闻采访是一门科学,是新闻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人讲,新闻报道的全过程是"六分采、三分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大鱼沉底,小鱼浮面。要捉大鱼,必须进人深水。否则,只能捉小鱼、小虾。新闻记常把抓新闻比作抓鱼,常有抓住了一条“鲜鱼”、“大鱼”、“活鱼”之说。然而,真正有价值的、能被称之为“鲜鱼”、“大鱼”、“活鱼”的新闻,又何尚不是隐藏在最基层纷繁复杂的生产生活之中?翻开新中国的新闻史,有多少优秀新闻作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