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文化意识是近年来国内外甚为关注的问题,并且在我国也有一些讨论。论文从文化学。文化现象学和体育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体育文化意识的认同与接轨问题。从当今国内外大量的体育实际,从文化意识的认同规律论证了体育文化意识的认同与接轨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提出了现时中外体育文化涵化认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民间体育文化发展应适应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的文化需求.文化认同和文化参与是推动城市民间体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人们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需求有关,价值观起主要的导向作用.通过节日民俗、健身娱乐、表演竞赛等表达类型的多样化,促使人们形成丰富立体的城市民间体育文化认同观念,构建体察、体验、体悟等多层次的文化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我国体育文化必须在承认世界多元体育文化,坚持多元体育文化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文化对话。同时,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文化认同,既要坚持传统体育文化的文化认同,同样也需要进行本土化后现代体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推进全球性的体育文化认同,从而凝聚成具有共同体育文化内涵的群体特征;奥林匹克文化体现了当前体育文化认同的总趋势即以欧美为主导的体育文化认同;只有建立"建构性认同"方式,才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柱  赖静 《体育学刊》2007,14(3):53-56
伴随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体育在价值体系和表现机制日渐多元化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悖论——寻求多元发展的同时,却日渐淡出了大众的休闲体育生活,成为少数人追求的目标。对此,首先阐述了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其次,分析了产生传统体育价值认同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建立“传统体育服务于中国和谐社会进程”价值认同的基本指向是摆脱困境,实现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认为不同文化主体的人们在不同体育文化的互动中吸取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积极的进行自身认同的重构。在保持文化个性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建构性认同态度,努力实现体育的文化自觉,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从而形成多元文化认同共存的全球图景。  相似文献   

7.
分析体育教学的价值,阐明体育教学过程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提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历史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与劳动形式的不断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与文化性的内在关系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传承与超越的动态发展机制。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超越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文化认同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变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进行建构,根据建构框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困境的对策,即如何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新超越的形成,从而揭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整体性的描述,以强化民族认同的功能及其发展道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重构面临自身包容性差,表现形式落后,缺乏现代文明因素;民众文化自觉性不够,对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度低,传承机制脆弱等困境。提出应当通过吸纳西方体育中先进文化因素,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改进表现形式;增强民众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将传统体育引入学校教育;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的建设以及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全民健身体系等对策来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其教育过程重视以人为本,贯彻人文理念,从而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本教育价值。从基本素质教育价值、情感教育价值、创新与个性发展教育价值、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和社会实践教育价值五个方面阐述,证实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本教育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湖湘地区体育非遗的类型结构进行整理分析,基于资源禀赋与文化认同的双视角,探讨体育非遗活化的文化演化特征与资源禀赋形成过程。提出体育非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机制,宏观层面加强体育非遗的整体性保护,中观层面着力于构建体育非遗活化体系,微观层面强调非遗活态保护。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体育现代化的发展应该建立一种文化自觉意识。作者从历史的脉络,中外文化交流的社会背景,提出体育的文化走势,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寻求中西体育文化交融的最佳契合口;二是文化自觉应成为体育现代化的一种认识境界。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与体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角度出发,阐述体育与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其关系。分析学术界使用的体育文化概念与体育实践中体育文化概念的差别,并重点论述当前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内涵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阐述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的理论依据,如何营造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等问题.目的在于增加高校文化品味,创建高校健康、活泼的体育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论述了体育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体育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体育意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为切实贯彻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必须加强对公民体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体育意识是人们对体育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和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育意识对体育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和反作用。正确的体育意识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基础上,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体育实践和理论学习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科学》2015,(6):63-67
以青春偶像著称的台湾体育电影,在着力于展示偶像明星的身体影像,达成对受众视觉消费的迎合的同时,也力求表现外部权力对主人公身体欲望的规训。然而这一外部权力形式并非清晰的国族意识形态,台湾体育电影倾向于以"个人成长"主题置换"国族认同"的惯常叙事模式,进而呈现出一种无关乎国族的叙事姿态。影片中充斥的有关在地文化空间的影像书写,在彰显其"本土化"文化价值取向的同时,更在潜隐层暗含着一种意识形态询唤,一种以空间书写生活方式,以叙事渗透文化蕴藉的"台湾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阐明了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意识几个概念及相互关系,论述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几个途径,即课堂体育、课外体育及文化体育节的教育功能。开展丰定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情感,是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得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林溪 《体育科技》2004,25(1):82-83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加强学生对体育内涵的理解 ,加深学生的体育情感 ,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和身心的发展 ,而且对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研究“逻辑有余,实证不足”的现状,对粤港澳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的测量不仅能为认同的本质特征提供实证支持,同时为铸牢共同体意识提供行动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按照心理测量统计的程序,以粤港澳青少年为调查对象,经过指标筛选、问卷编制、修订、信效度检验等程序,编制并检验《粤港澳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量表》。结果表明:《粤港澳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量表》在结构上包含个体行为实践、文化确证评价、教育价值促进、文化情感投入4个维度,共17个题项;各维度Cronbach’s a系数在0.766~0.891之间,且各维度间的区分效度及模型拟合度指数达到统计学意义;粤港澳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二阶简化模型t值为0.753,说明了4个维度可以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概念进行凝练;跨年龄、跨地区类别不会对《粤港澳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量表》的测量稳定性产生影响。此量表可以有效评估三地青少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