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人口转移矩阵和补偿性生育模型,对“三孩”政策下2021—2035年我国各级教育规模变化进行预测发现,“三孩”政策整体上延缓了人口下降趋势,并且在短期内通过补偿性生育作用提升了出生人口,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规模产生促进作用,较“全面二孩”政策提升了约8%的规模体量。2021—2035年,我国学前教育规模先下降、后上升、再缓慢下降,义务教育规模先基本稳定而后缓慢下降,高中教育在2021—2026年,规模保持基本稳定,2026年之后变化趋势呈扁平状的倒U型曲线,高等教育在学规模逐年稳步上涨。我国政府应结合各级教育规模变化趋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所谓“人口投资”是指人口从出生起至成长为劳动力这一时期内所进行的投入。包括这一时期内的生活费用、教育费用、就业培训费用、医疗保健费用等支出的总和。  相似文献   

3.
董兴 《教育与职业》2007,(15):40-42
教育发展规模(入学人数)与教育适龄人口和毛入学率紧密相关,如果不考虑疾病或其他非正常因素造成的死亡,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教育的发层规模主要由出生人口决定的教育适龄人口(求学需求因素)、毛入学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教育资源供给因素,即普及水平)两大因素决定.通过对不用阶段教育适龄人口发展规模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对不同时期的教育发展提供可预见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的载体最终还是农村,即使经过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市化,仍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但适应于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一直未得到良好发展。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谋生进而改变农村面貌的能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改革农村教育目标一元化倾向,建立新农村高等教育体系,开展“有教无类”的新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层面,都存在不少“沉疴”和“新疾”,有很多不科学的发展倾向和现象,如观念滞后、投入不足、结构失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制度和管理僵化等,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转变,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走科学的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回族教育先后经历了“蕃学”、“回回国子学”、“回族经堂教育”三个发展时期。在回族教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起到了非常鲜明和重要的作用,回族教育可以说是回族的宗教教育。回族传统教育具有宗教性色彩和本土化倾向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近十年来,人口结构快速的改变,对于教育发展也产生巨大的冲击.少子化现象,出生人口数从1981年的414,069人,逐步降为1991年的321,932人、2002年的247,530人,2003年的出生人口数减为227,070人,时至2004年的出生人口数骤降为216,419人;依据经建会预估,至2111年的出生人口数为218,000人.当学龄人口的急促减少,导致学校经营面临招生不足之困境,也影响教育资源运用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当前日本已进入少子化时代,伴随着少子化,日本人口出生数量显著减少,合计特殊出生率也急剧下降,这无疑给以“人”为对象的教育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就日本的少子化给予教育以怎样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为此而采取了哪些改革等问题作一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9.
在面临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需求空前扩大等一系列矛盾的同时,如何有效发展教育,尽快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实现“教育供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变化总是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小班化的出现就是如此。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在适龄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下,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教育资源总量和结构都会产生影响。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教育的发展既要立足当前的人口现状,又要兼顾未来人口发展的趋势,要根据适龄人口变动的特点和趋势,把握教育发展的时间差和结构差,及时调整教育的层次结构,努力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布局均衡、体系协调、质量优良"的教育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的"祛魅"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之“魅”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负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学校教育之“魅”的危害,就必须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使之“祛魅”。学校教育的“祛魅”就是要正确认识到学校教育功能是有其边界和限度的。只有学校教育“祛魅”了,才能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工具性功能以及发挥其它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功能,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倡导和谐教育 提高大学生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为用而学”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的纯“工具意识”不断强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有偏离的趋势。针对这种倾向本文提出“和谐教育”的问题对“和谐教育”的概念、“和谐教育”的效果和目标、实施“和谐教育”的途径等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一、统筹学校布局调整,从改善办学条件上解决学生就学难问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普及初等教育和有效解决当时人口出生高峰期适龄人口就学难的矛盾,形成了村村办校的格局,后来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这种盲目大办教育的弊端日益凸现。到2000年,中方县在校生不足50人的学校就有21所,“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的教学点竞达13个。这种现状,既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也影响了学生接受平等教育,更制约了教育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班化教育”是—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后,在教育领域必然出现的一种改革现象。“小班化教育”源于欧美,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普及,目前国内上海、北京等地也已有几百所小学推行。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学生入学人数逐渐减少。小学教育已经从数量扩张型转为质量提高型。就石家庄市桥东区来说,由于辖区旧城改造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6.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计生工作的两大任务。目前,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人口计生工作以“优生、优育、优教”为目标,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加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推进出生人口的早期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相应努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基本特征是: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技能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人教育终身化。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实现了“一个突破,两个跨越”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基础教育跨越发展,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即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9.47%。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青壮年文盲率进一步下降到3.58%,学前教育入学率达44.6%,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人仅仅作为教育的对象,致使部分学生能动性和主体性缺失,个性不能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这可以看做“人的异化”现象在大学教育中导致的问题.克服大学教育中“人的异化”现象引起的问题,既需要准确把握教育与人的关系,更要实现“大学成人”的价值追求,使大学教育真正成为主体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农业大国,据2008年的教育统计资料,全国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小学分布在农村。显然,抓好农村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实现从“人口资源大国”到“人口资源强国”的转化,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是关键。因此,扎实抓好农村小学科学教育,提高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的振兴。  相似文献   

20.
兴趣小班个别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一项新的探索。着重从“兴趣小班”、“小班个别化”、“服务对象”三个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探索,根本目的是使处于不同水平,具有不同特点和不同发展倾向的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并向着和谐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