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生命教育也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生物学是关于自然的解说,其主要研究生命以及生物繁殖等,因此生物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递进式生命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  相似文献   

2.
金鹏飞 《考试周刊》2014,(57):150-151
本文主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文章主要从认识生命的由来、懂得珍爱每个生命、欣赏身边的生命、倡导与自然界中生命和谐发展四个方面介绍了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黄秋林 《考试周刊》2011,(92):196-196
文章认为,在生物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方式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4.
刘湘梅 《生物学教学》2008,33(12):17-18
在“生物与环境”一章教学中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将生命教育与教学结合,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良好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不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杨雪峰 《宁夏教育》2009,(11):51-51
通常我们所说的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从以下的几点抓起。  相似文献   

6.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是当今时代赋予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生命教育以生命为主线,以探求与认识生命意义、尊重生命个性、热爱并提升生命价值、实现天地人我和谐共融为目标,以在学校开展生动多样的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是当今时代赋予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生命教育以生命为主线,以探求与认识生命意义、尊重生命个性、热爱并提升生命价值、实现天地人我和谐共融为目标,以在学校开展生动多样的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生物课程与生命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生物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6):137-13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为促进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需要切实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教会学生学会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感悟生命和欣赏生命。因此,本文对初中生物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必要性和原则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渐进式的生命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生命的价值所在,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不可否认,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面对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生命教育的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专门研究生命的学科,生物教学内容始终离不开生命,能够将生命的奥秘向学生揭示出来。基于此,有必要加强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1.
倪良山 《教师》2015,(9):14
作者从生物学和"三生教育"的关系,在实验中感受生命的神奇,在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从而树立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将生物知识、技能的教育和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但是这种教育不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延伸到课堂教学以外,把课堂中的生命教育渗透到课外作业中去,进一步升华生命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从“知我”“知人”“知物”“知天”四个层次上,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注生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生命教育既是保证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把握生命真谛,努力成才的应有之义,是使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迫切需要和有效之法;同时,还有助于为高校生命教育实践提供借鉴.本文从热爱生命、涵养情感、坚强意志等三个方面探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生轻视和伤害生命的现象,引导大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的生命教育尤显重要且迫切。我们应努力从生命教育产生的缘由和基本内涵,以及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生活具有的积极意义出发,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探索。  相似文献   

16.
金楷博 《考试周刊》2014,(24):132-132
<正>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一、生物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庇护下,养成了只知道享受上一辈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却很少有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习惯,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和青春期朦胧情感的困扰开始自暴自弃,甚至舍弃生命或残害他人,不尊重生  相似文献   

17.
李素云 《科学教育》2007,13(2):11-12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初中《生命科学》正是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教材中有许多围绕生命教育的内容,因此生命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种很好的载体。作为生命科学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要增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并加以拓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活动为主要研究途径,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使学生懂得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意识,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的主题是生活、生命及各种人生问题,旨在通过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学会自我生命管理,全面提升生命质量,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价值。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内容中伟大的生命孕育、艰辛的生命成长、自然定律下的生命衰亡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系统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发挥生物教学主阵地的作用,为初中生物教学增彩。  相似文献   

19.
程元英 《现代教学》2007,(12):18-19
读完市八中学乐黎辉老师“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一文后,感到乐老师是一位注意在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师。她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生命教育,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针对解剖实验的即时当堂教学,有由此引发的有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主题教育。其主题教育的方式是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的。其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有“红心鸭蛋”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的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生命的存在有其重要意义,如何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是青少年教育中尤为重要的内容。生命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学会认识生命、探讨生命的价值,特别是通过珍惜生理生命,提升内涵生命、超越生命的认识境界;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分析青少年中存在的漠视生命的现象,探寻生命意义教育的规律,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