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证明,编史修志离不开档案。孔子开创了档案文献编纂之先河,他整理六经、搜集档案、尊重史实,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将档案编纂与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主持编  相似文献   

2.
王进平 《档案》2008,(3):40-42
司马光(公元1019-1086)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编辑的史书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和《谏水纪闻》等,其中享有盛誉的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包括1362年的历史,正文294卷,《考异》30卷,《目录》30卷。经过范祖禹、司马康等重新校订付梓,到元枯七年(1092年)全书印成。此书的成功编撰,除有政治的、历史的多种原因之外,编纂体裁、编纂方法的创新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资治通鉴》是我国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东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1362年的历史。往上推溯,它正好和也是按年叙事的《左传》相衔接。  相似文献   

4.
《资治通鉴》是宋朝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而成的史学著作,是我国第一步编年体通史,规模巨大,记载了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周显德六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的史书浩如烟海,皇帝不可能读完那么多的书籍,所以司马光将历史经验总结出来之后献给皇帝,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本文以其时间发展为主线,概括了古代政治道德发展理论依据,并据此探析我国古代政治道德评价机制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忽然最小的一个掉进了大水缸里,眼看就要淹死,群童被吓跑了,只有一个孩子沉着地用一块大石头将水缸打破,才救出了孩子,打缸的孩子就是司马光。这个赞颂司马光聪明的故事,不仅上了正史,还被民间传为佳话。司马光从小就聪明好学,以致后来很有成就。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是北宋大臣,有名的史学家,也是个出色的历史编辑,他主编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参加编辑的还有刘恕、刘攽、范祖禹。司马光还编了《稽古录》、著有《涑水纪闻》、《司马文正公集》等。他于仁宗宝元初(1038)十八岁时中进士,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馆阁校勘,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神宗时为翰林学士。王安石当政后熙宁三年(1070)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隐洛阳。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左宰相)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过了几个月便死了,时年六十七岁,追温国公,谥文正。宋神宗、哲宗时,统治阶级内部曾发生一场持久的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一方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一方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的保守派。司马光竭力反对变法,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十分仇视新法,元祐元年(1086)他在病危中还坚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二十世纪通鉴》的编纂与出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新的篇章,做出了宝贵贡献。 盛世修史,兴国安邦,这是一件大好事。中华民族有修史的传统。中国古人用结绳记事,在岩石上绘画,龟甲兽骨上刻字,竹简木板上写书,来记载历史。史传文王演《周易》,孔子修《春秋》,吕不韦写《吕览》,司马迁著《史记》,司马光纂《资治通鉴》,是史学家们把中国一  相似文献   

7.
“举撮机要”是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时的编辑思想。《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约300余万字。记载了上起战国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的最后一朝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包括16个朝代共1362年的历史。建国后,国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编辑家。“他所编纂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缉要》),在中国史学史、文学史及编辑学史上树起了一窿丰碑。《史记》在中国古代编辑史上取得的成就是划时代的,它使史书的编辑体裁、编辑体例、编辑内容都焕然一新,为后世历史著作的编纂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进士出身。起初,司马光作战国至秦二世的八卷《通志》,进于英宗。宋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熙宁元年(1068年),神宗认为他所编之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而亲自写了序文,赐名为《资治通鉴》。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坚决辞去枢密副使之职,接着又自请为西京御史台闲官,将崇文院所设《资治通鉴》之局,迁到洛阳家中,全力以赴地进行编撰工作,前后历时十九年之久。  相似文献   

10.
历来尊师重教、重视乡土文化建设的东阳,历百年“康乾盛世”,除编纂过一部《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外,再也没有组织人员编纂过东阳县志.一直到道光二年(1822),才开始着手《道光·东阳县志》的编纂工作.历经曲折,最后成就了中国县志编纂史上的奇闻佚事——同一时期发行出版了两套《道光·东阳县志》.  相似文献   

11.
由新闻出版署组织全国500多家出版社共同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1949~1992),是我国出版界的一大盛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该辞典共3000万字、22卷、从1994年起到1995年底,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为了做好《中国图书大辞典》的选目和撰文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7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全面系统地回顾以往走过的50年历程,发文《关于成立院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并开始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志》的编纂工作,至2006年4月,《院志》(1956-2005)已基本编纂完成。《院志》编纂工作涉及全院建院以来党、政、工、青、科技事业等的历史变化、发展条件、经验教训、主要业绩等,但科技工作是重点。因此,在《院志》整个编写过程中,科技档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科技档案是修好《院志》的先决条件。《院志》的性质是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记述建院50年走过的历程,这就决定了《院志》必须是典型的资料性的著…  相似文献   

13.
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史学巨著,作品中凝聚了司马光的治国思想,同时司马光的政治经历也深深地影响了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4.
乾隆年间,四库馆开。《四库全书》的编纂刺激了清代考据学的发展,使我国古代学术从此步人对传统学术进行全面总结和整理的阶段;同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使清代目录学的发展呈现空前的繁荣,激发了私人编纂目录著作的热情。乾隆五十二年(1787),毕沅及其幕府编纂《史籍考》,就是一种反  相似文献   

15.
长编体产生并确立于宋代史学家利用档案编修当代史的过程中,在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史上,具有创制立范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对长编法略有所知,但对长编体却知之甚少。为此,本人略陈管见,以教同仁。一、长编体的创制历程长编体源于长编法,长编法创制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步骤是先作丛目,再作长编,最后删削定稿。由此可见,长编只是司马光组织编写《通鉴》的一个编纂步骤,其重点是依据丛目的规范和指引,对事目下附注的全部史料进行鉴别、筛选,并抄目排列,成为《通鉴》的史料汇编。长编既是作丛目的直接目的,又是撰写《…  相似文献   

16.
3月21日至22日,宿迁市档案局副局长王敏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赴各县(区)档案局(馆),就做好《江苏档案精品选.宿迁卷》编纂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针对编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编纂大纲、要求和范例,市档案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就《江苏档案精品选.宿迁卷》的总体框架和编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文化史上,中国辞书编纂史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而《辞源》及其修订,更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和重要价值。初版《辞源》(1915年),是借鉴国外辞书编纂工艺首创体例的第一部新型辞书;修订本《辞源》(1979~1983年),则是我国有史以来体例最完备、品位最高的大型古汉语辞书。因而,在中外学术界享有广泛的盛誉。世无完人,金无足赤。《辞源》及其修订本,当然也不例  相似文献   

18.
1《华夷译语》的成因 公元1368元,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即位.朱元璋十分重视对元朝历史的总结,洪武元年,即命大学士宋濂开局纂修《元史》,宋濂组织一班人,在朝天宫附近的天界寺里,夜以继日地编写,结果不到一年的功夫,《元史》编成并刊板印行.同时,为深入研究元朝的历史,充分利用元朝的文献资料,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命通晓蒙汉两种文字的翰林院侍讲火源洁与编修马沙赤黑,在光华门附近的会同馆里编纂一部"用汉字译写胡语"的词典,这就是中国工具书史上第一部正规的蒙汉词典--《华夷译语》.  相似文献   

19.
历来尊师重教、重视乡土文化建设的东阳,历百年"康乾盛世",除编纂过一部《康熙·新修东阳县志》外,再也没有组织人员编纂过东阳县志。一直到道光二年(1822),才开始着手《道光·东阳县志》的编纂工作。历经曲折,最后成就了中国县志编纂史上的奇闻佚事——同一时期发行出版了两套《道光·东阳县志》。《道光·东阳县志》的编纂过程曲折复杂。首先,主持编纂的东阳知县陈履和与具体编纂者的思想理念有着差异,"议论不合",取舍有异,导致胡筠等博学多识的地方学者"托故归乡",一定程度上延误了《道光·东阳  相似文献   

20.
荀悦是我国历史上对编纂有独特见解的历史学家,他在历史编纂方法和思想上多有建树。荀悦的历史编纂成就主要体现在《汉纪》的撰述上,他仿效《左传》的体例,对班固的《汉书》加以改变而成的编年体西汉史,集中体现了荀悦深刻的历史编纂思想,是中国封建史学传之于后世的宝贵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