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门罗宣言”的商业特质周军商业在早期美国外交史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门罗宣言”在维护拉美人民正当权益的同时,必然使之烙上美国商业资本的印记;这种印记不仅表现为宣言策划过程中美国政府的商业动机和商业意识,还体现为阐述宣言思想基础的地缘政治理论。笔者根...  相似文献   

2.
《门罗宣言》是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于1823年12月2日以咨文形式发表的外交宣言。宣言所阐明的美国外交基本政策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对于门罗主义,中外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评价。少数学者认为,“门罗宣言的宣布,在客观上抵制了神圣同盟武装镇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阻止了复辟西班牙殖民制度的意图,因而受到了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欢迎。但另一方面,门罗宣言也暴露了美国侵略拉丁美洲的企图,把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禁脔。”“英国万般无奈地接受了门罗主义。  相似文献   

3.
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耸立在纽约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高惠莹  俞涛  王东 《广东教育》2002,(11):22-23
《共产党宣言》在讲到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与基本特征时,集中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本质之点:“代替那存在着阶级与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结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继承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上述基本思想,进一步阐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新型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  相似文献   

5.
鉴于合众国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发布的一个宣言中曾包含下述内容: “在1863年1月1日其人民仍反叛合众国的任何州或一州之指明地区中,所有被役为奴的人从彼时起即永获自由;合众国政府,也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而当他们或他们中的任何人为实现其自由而作出任何努力时,将不对他们实行压制或采取压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海龙 《家教世界》2013,(10):284-286
(本文原刊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3月刊P8-P9)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的信任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保证,人民自信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人民自信,是全面享有国家和社会发展成就的人们的幸福宣言,是国家和民族对人民自由全面发展诉求的完美保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庄严宣告。  相似文献   

7.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和环境的刺激,留美期间,罗隆基参与创建了国家主义团体———大江会,撰写了大江会宣言,阐释和宣传了大江的国家主义,即中国人民谋中华政治的自由发展、中华经济的自由抉择、中华文化的自由演进,并企图以国家主义来拯救中国。他的思想是幼稚的,但绝不是反动的,其基础是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自然诗人,也是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少数几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质朴、清新的语言,自由而又富于韵律的诗风在20世纪美国诗坛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乔姆斯基在其新著《美国说了算》一书中通过大量的事实,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揭去假面的美国真相: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对全球和平的最大威胁;美国以美式民主的标准打造世界,任何新出现的民主都必须服从美国的利益;美国以帮助实现自由的名义入侵别的国家,使那里的人民认识到,美国强加于他们头上的自由无异于死亡之吻;美国对侵犯人权国家的援助、对主权国家的非法入侵、对世界霸权导致的核扩散和核军备竞赛,给世界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带来了严重威胁,这充分表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最典型的、最糟糕的侵犯人权国家。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孤立主义中立外交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1796年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到1823年门罗主义的出台为第一阶段,孤立主义表现为摆脱结盟,保卫独立和发展贸易;从《门罗宣言》发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孤立主义进入保持行动自由的扩张阶段;到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第三阶段的孤立主义已演变成一股美国牌的绥靖主义思潮。30年代孤立主义成为美国政府外交政策准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大萧条使美国国内问题成堆,无暇顾及美洲以外的事务;孤立主义外交传统根深蒂固;欧洲事务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美国大财团与德国垄断资本的密切联系;美国人对参加一战的反思与批评;美国民众的和平主义心理等。孤立主义虽然在某些方面反映了美国人民反战和平愿望,但其主流代表着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客观上起到了鼓励、纵容国际法西斯侵略的作用,并最终将美国也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相似文献   

11.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家 ,又是作家。他在其大部分作品中较为明确地以艺术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存在主义观念。综观这些作品 ,其中有几个观念是得到突出表现的 ,那就是存在的偶然性、人的自由和人的责任。强调偶然性 ,似乎就否定了规律。而萨特之所以强调偶然性是为了突破“决定论”的框框。强调自由 ,并不是说人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萨特又十分强调责任 ,自由与责任有一种互相关联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法律沉默下"的自由--霍布斯对自由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早期的思想家,霍布斯对自由作了新的阐释。他认为自由是指在自己行动能力的范围内看不到任何阻碍。在社会状态下,对公民的自由而言,自由则意味着依赖于"法律的沉默"。这就是指,如果法律没有禁止你的行动,你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因此,自由与政治体制没有直接联系,它只是与法律的多少密切相关,无论在民主制还是君主制下,自由都是一样的。正是这个意义上,霍布斯被认为是"消极自由"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n exa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publicat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reveals that the authority of the teacher is being eroded. As teachers derive their authority from the democratic state and its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s, the undermining of their authority indicates the undermining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 and its laws. A comparison between Plato and Dewey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reveals that this state of affairs is the upshot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principle of author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liberty, and that this collision constitutes the basic problem of democracy as well as of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The challenge to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s consequently that of exploring ways leading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teacher.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与秩序都是法所追求的价值,自由成为现代私法发展的动力,而秩序则成为法所追求的目标。大量新案例的出现,使我们的继承法不得不重新面对自由与秩序的冲突与平衡。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不断受到遗嘱自由的冲击,我们如何在遗嘱自由与社会秩序中选择?我们如何去借鉴和移植国外的特留份制度?  相似文献   

15.
让·雅克·卢梭是和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齐名的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把自由分为三种:自然的、契约的和道德的自由.这三种自由涉及到人类的两种状态,即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自然自由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当自然状态不复存在时,自然自由也随之消失.契约自由和道德自由则属于社会状态下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法治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现代法治的核心在于法律支配公共权力和保护公民的自由权利.我国法治建设的途径:一、制定良好的法律;二、树立法律的权威;三、实行违宪审查;四、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自由观的渊源。自由的概念与涵义。关于中、欧的自由史观和争自由问题。三民主义与自由、平等、博爱的比较。自由的潮流与秩序的潮流的关系。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的限度。党员的自由权利与服从党魁命令的关系。学生自由与学潮。  相似文献   

18.
晚清政府为加强舆论控制稳固统治而出台了系列有关新闻出版的法律。按这些律条的制定可将晚清的新闻出版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晚清政府企图通过立法的手段来行专制的目的,其对新闻出版的监控反呈现出某种更为严密强化的趋势,但在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冲击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争取言论出版自由斗争的影响下,清朝的新闻出版立法又表现出某些貌似开明的法制近代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促进教师自由、自主发展,是当前国际上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以自由理论为基础的教师发展观认为,自由理念与自主精神是教师发展的内在本质,必须充分关注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主体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在发展阶段上,教师的自由经历着从"在场""入场"到"出场"三个阶段;在构成型态上,教师的自由体现为拒绝权自由、选择权自由和创造权自由;在形成状态上,教师的自由则表现为摆脱"常人束缚",走向"内在自足"。  相似文献   

20.
张涛 《培训与研究》2002,19(6):38-41
政治自由是与法治相伴而生的观念与实践,是法治社会所展现出来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自由在政治生活中的真实体现。准确把握政治自由的科学含义,积极寻求政治自由的法治保障。将会促使公民的政治权利真正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