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大学生就业已从计划分配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今天,合同已成为规范就业市场的重要法律依据,是合同双方维护自己权利的法律武器。如果求职者与对方签订的是一份不利于自己的不平等合同,那么反过来,合同就会变成对自己具有极大杀伤力的武器。一旦掉进合同陷阱,不仅会失去自  相似文献   

2.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学校评价中的“就业”,与一般媒体宣传中的就业有很大的反差,在对学校就业状况的评价中,有一项严格的要求,即毕业生与企业签定合同的状况,这是评价中一项极为明确的指标,只有与企业签定了书面合同,才算是就业,如果没有合同,工作再切实也只能列入未就业行列。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及法律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学生就业权益经常遭到侵害,这有悖于法治社会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遭遇的歧视现象、合同陷阱等,阐述了高职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内容和法律保护对策,以促进高职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4.
有关大学生就业热点问题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法律角度上,初步研究了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就业歧视,合同签订及工伤认定等,进而希望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联办定向培养学生定点就业钱进)本刊讯:安徽省桐城望溪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努力拓宽办学思路,推出一项新举措,即先签订就业合同,按合同要求设置专业招收新生,实行定向培养、定期培训、定点就业。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该...  相似文献   

6.
平等就业,既包括求职者、以平等的身份相互竞争实现就业,又包括劳动者在就业、工资、保险、晋升、奖惩、合同解除等方面享受到平等待遇。如何保证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是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报告》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合同签订率较低,他们的劳动关系以实施劳动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经济理性的恢复,国有企业要求释放其富余人员,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与国家签订的是终生就业合同。如果释放其富余人员,则韧 就业合同,应给予一定的补偿,即买断工龄。为此,我们应创造条件下岗职工愉快离开原国有企业,自谋职业。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在"预就业"实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利于真正就业的问题.在"预就业"实习中,毕业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用人单位,正确端正择业心态,谨防上当受骗,此外,还要能够识别合同陷阱.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就业大军的主力。但许多学生往往忽视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以及就业合同签订中有关自身利益条款和相关知识了解不够深刻,造成就业过程中法律纠纷问题日趋增多。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法律方面相关知识,学会运用相关法律减少就业风险,以维护大学生自身的合法权益,是帮助大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协议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重要协议,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依据,明确就业协议书是录用合同的法律性质,有利于减少违约现象,有利于保护毕业生的权益,更有利于正确适用法律,顺利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12.
据《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但是随着2008年的金融海啸,2009年的就业形势出现了转折,表现在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就业合同签定率严重滑坡,中职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免费师范生政策,可以帮助没有足够的资金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完成学业,但由于就业政策的约束,使免费师范生丧失完全自主择业和未来若干发展机会的权利。在该政策的引导下,学生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了三方合同,但该合同究竟是行政合同还是民事合同,抑或是公法私法化的行政合同,还是私法公法化的特殊民事合同,都有待进一步争论,但无疑,无论何种性质的合同,对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权利的保障并不十分充分,因为,在合同的背后,折射出教育不公平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4.
明确就业协议相关法律问题对于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持就业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毕业生在校期间不可能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所以就业协议的法律属性应为预约合同,就业协议争议解决应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就业协议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是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特有的功能。但随着毕业生就业日趋市场化、法治化,现行就业协议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中职生的就业形势有喜有忧:喜的是中职生"起步快",即就业快;忧的是"跑得慢",表现之一为不稳定。如何解决?2012年底至2013年初,我校组织了一次实习就业状况的调查。此次调查围绕学生实习就业推荐状况、专业对口、稳定率、就业率、薪酬待遇、合同签订率、升迁发  相似文献   

16.
法国今年的春天,的确不太平静. 一项为了推动本国青年就业而制定的"初次就业合同"(CPE)法案招致全国持续不断的示威抗议活动,并数次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大有越来越僵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李伟 《西北职教》2004,(5):36-36
目前,毕业生就业大战仍然“烽火连天”,一些捷足先登的幸运儿已与用人单位草签了合同(就业意向书)。他们认为可以放心了,岂知他们对签订合同的不谨慎却为日后的就业留下了隐患。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往往只注意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基本合同条款,对签订合同时需额外约定的事项重视不足。对于任何一个毕业生来说,这种粗心大意的做法可能给将来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是调节社会就业供需矛盾的重要蓄水池之一。应充分重视高等教育对调节社会就业的作用,把一部分年轻人转移到高校继续充电。现阶段扩招基本结束,学校也有一定能力承担蓄水池的任务。可设想采用毕业生回流教育制度、中远期就业合同、政府补助大学开放短期职业进修课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联邦政府的立法,就业合同及得体的初级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使保健护理职业学校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革,毕业生就业途径越来越多,呈多元化态势。在中专生毕业前有必要加强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使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不法侵害,也能利用法律武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毕业生不会受到更大的损害,以致丧失工作信心影响自己的前程。首先,由于有的中专毕业生还不满18岁,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他们所签的合同必须事先征得他们的监护人的同意,或事后取得其监护人的认可才能有效。所以不满18岁的毕业生要使就业合同具有法律效应,必须完成这个程序。第二,当毕业生就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