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类的价值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在对象化活动过程中,通过物化劳动追求和创造价值,既是人的生命力、潜能和素质的表现,也是对个体现实外在价值的确证。据此人生价值可分为生命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三个层次,这体现了人生价值纵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应论教育观的主导之下,现世性、功利性的教育价值取向主宰了教育实践甚至教育理论。着眼于超越的教育注重教育自身以及教育所培养的人对社会现实的超越与改造,表达了对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的追求。教育的社会超越价值,不仅表现为教育在理想层面上对社会现实发展的价值引导作用,而且具体体现为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对社会现存状态的超越。由片面的适应论教育观到教育超越性问题的突现,教育理念的嬗变预示了一种无可辩驳的教育发展趋势: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轴心”。  相似文献   

3.
教学生活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命活动,是师生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为价值所充溢的活动,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蕴。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注重教学生活的工具价值、外在价值,而相对忽视乃至遗忘教学生活的本体价值、内在价值。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生活并不意味着只有克己、奉公、自我牺牲,而是内在地具有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幸福价值。教学生活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因而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蓝蔚 《教育与职业》2006,(32):52-53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内含的人文关怀价值,造成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尊重人的主体意识、不尊重人的自主选择、忽视人的情感因素等多方面的偏差和失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的维度中确立其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5.
教学生活价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生活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命活动,是师生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为价值所充溢的活动,内在地具有生活的意蕴。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注重教学生活的工具价值、外在价值,而相对忽视乃至遗忘教学生活的本体价值、内在价值。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生活并不意味着只有克己、奉公、自我牺牲,而是内在地具有生存价值、发展价值和幸福价值。教学生活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因而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6.
论法治价值目标及其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价值目标就是法治主体进行法治价值活动的目的。在法治的价值活动中,法治主体不仅追求法治的外在价值,而且追求法治的内在价值,而法治主体对法治的内在价值的追求在观念上的表现就是法治的内在价值目标。其次,法治主体对法治的外在价值的追求在观念上的表现就是法治的外在价值目标。法治价值目标是法治的内在价值目标与法治的外在价值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中缺乏对教育的内在功能的重视,因而导致在现实教育的视野中,缺乏对人的内在精神的关照,缺乏对人的个性,人的价值,人的选择和人的尊严的尊重。在这种视野中,就只会重“分”不重“人”,结果是重视呆板的知识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目的,价值和意义的反思和追求,从而导致学生的片面甚至畸形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决策者引导着课程改革朝着他们自己的教育思想和逻辑去进行,教师教学观念得不到完全意义上的独立解放,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只懂得要牢牢守住传统教育思想最集中的阵地——主修课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法产生以后,以其维持统治阶级的意识主导地位为本质而不断推进文明的发展作为其价值追求,其既是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驱动和价值维护。  相似文献   

9.
大学行政化的弊端虽然表现在当下的大学之中,但其根源却在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发端于社会政治与行政制度的现实土壤。大学去行政化的目的在于把异化为行政机构的大学回归为作为学术与文化机构的大学,而走外儒内道之路是大学去行政化的现实策略。就大学而言,外儒强调的是大学的社会责任与外在价值,内道反映的是大学的理想追求与内在价值。相对于外儒而言,内道要求的是大学的发展要合乎大学的逻辑,要有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超越。制定大学章程是实现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首次明确提出“物化”概念,认为物化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文章通过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过程的工具化和物质化的反思,提倡教育应从重视教育的外在价值、忽视教育属人的内在价值,回归到尊重教育属人的内在价值,使人的生命在教育中获得尊重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即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目标和历史过程的统一,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论统一,是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物质需要,却导致人们精神追求和主体价值的丧失。产生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需要价值向度的偏离。确立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人的需要的价值向度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旨归,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要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顿从传统的价值论伦理学出发,直接地把生态规律转换成论证人与自然存在伦理关系的理论平台。认为生态系统拥有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是客观的,不能还原为人的主观偏好,因而维护和促进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所负有的一种客观义务。他指出了传统价值观以人为中心的局限性,拓宽了人们价值观的视野,从自然共同体的高度为我们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但其理论仍带有一定的折衷性和自相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
人的价值是价值论的核心问题,而人的价值的平等性和差异性又是人的价值问题中的难题和关键。从两个维度考察人的价值:一是以创造和贡献为主的维度,其侧重于实在性价值,属功用价值,体现人与人之间价值的差异性;二是规范性价值的维度,其侧重于人生自身意义,属目的价值,体现人与人之间价值的平等性。两者具有统一性,但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又有矛盾性。为实现人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有必要在二者间保持一定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本原意义的善--孟子性善论的理论旨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以实例指出人内具的价值根源,并指明人的德性是一个生生不已的修养过程;在充分考虑到环境和物欲对人的影响的前提下,孟子坚持主张性善,这是建立在人内在本具善的本原的基础上的,因而性善是“本善”而不是“向善”。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赋予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性体现在:知识经济产生的根源凸显了智能资源的重要性,人才是知识经济运行的核心。建构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价值,体现在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观念,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观战略的科学体系,其实践价值体现在彰显人的创造性,实现人的现代化,指导人才的培养、开发与使用。人才强国战略的建构与实施必须坚持创新原则,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相关的具体制度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在音乐界一直存在着对“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审美价值大小的议论。从美学原理上看,对于审美价值的判断是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主体感觉的适宜性是其核心依据;在审美活动中,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感受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事实。本文试从时间的角度和音乐流传的角度分析经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在价值判断有效性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价值评价就是要认识主客体价值关系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它要由特殊价值评价进展为一般价值评价,以对人的实践活动提供一般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因此,当代文学观念的变革、重建,就不能停留于文学主体性和文学价值论的探索,还应当推进到文学本体论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20.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及其互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使其具有了新的时代意蕴和理论创新内容及价值定位,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条件和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