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民族精神近代之初曾遭遇挫折。直至中国共产党诞生,才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价值姿态转换。民族精神价值姿态的转换具有内涵的丰富性、条件的多样性和实现的多维度。考察其历史站位、时代主题、价值主体等要素,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民族精神需要不断创新的动因和价值嬗变的逻辑,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价值认同,增强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
论人的需要与价值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力,具有社会性、无限发展性和丰富性以及积极能动性。价值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活动过程中生成、发展、创造和实现的,人的需要是价值追求的内在尺度。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合理的需要能满足并促进人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和完善。人根据需要的“内在尺度”进行价值追求,其理想境界就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论人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人的价值的涵义以及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人生价值,如何展现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这个社会转型期,随着人人的主要权地位问题日益突出,于是关于人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从我国社会生活目前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主要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道德、人道主义、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自由、人的理想、人的现代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关于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作出理论上的阐释和回答。  相似文献   

5.
论人的价值的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人的主客体二重性所决定,人的价值可分为人格价值与人生价值、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四个方面。人格价值是人作为价值主体所应得到的满足、尊重和权利;人生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他人或社会的作用和意义;自我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之“我”对作为价值主体之“我”的维护、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人作为价值客体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包俊英 《文教资料》2007,19(6):109-110
本文从价值出发,通过对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加以阐述,使我们明白了既要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又要重视人的自我价值。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当人们的创造、贡献多于享受,才既有社会价值又有自我价值,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人的价值”与“人生价值”的区分上以及“人生价值”有没有“两点论”上,我国理论界以及高校教科书始终没有定论。应该以新的观点,重新界定“人的价值”与“人生价值”,澄清对“人生价值”有否“两点论”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8.
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作为人的社会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产生,又作为主体需要的对象而显现。价值对象性是物的社会存在,是人的社会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凝结在对象物中的社会关系,是人在对象世界中的自我肯定,是物在实践活动中的社会功能。它是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由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起客观作用决定的。价值对象性和价值是本质和现象、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关系,是人类存在的方式。满足主体积极的、良好的需要的价值对象性,才能实现和显现为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的价值、作用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义的"人的价值"指每个人在其生命旅途中体现的现实的人生价值.人的价值潜能的构成基本要素为德、智、体,其辅助条件为环境、钱财、权势等.人的价值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他的价值潜能.人的价值对社会和人自身具有重大作用.人的价值评价相当复杂.要实现人的价值,就要树立崇高的目标,掌握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方法,坚持实现人的价值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0.
人的价值是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的实现,要受人自身的素质条件、人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孤立的“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个人及群体之间以一定的协作方式耦合而成的关系系统,社会评价不等于对社会的评价.社会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评价标准的真实基础,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充分地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和利益,是一切社会评价标准的最高前提和最终依据.社会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赖于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的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2.
人的价值是价值论的核心问题,而人的价值的平等性和差异性又是人的价值问题中的难题和关键。从两个维度考察人的价值:一是以创造和贡献为主的维度,其侧重于实在性价值,属功用价值,体现人与人之间价值的差异性;二是规范性价值的维度,其侧重于人生自身意义,属目的价值,体现人与人之间价值的平等性。两者具有统一性,但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又有矛盾性。为实现人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有必要在二者间保持一定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思想是军人价值理念的根本指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价值在于奉献的本质没有变,但隐性价值已成为军人价值的新形态。新的价值形态的研究具有理论的合理性和现实的合理性两方面,探究该形态,对矫正新时期对军人价值认识的误区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的价值是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的实现 ,要受人自身的素质条件、人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孤立的“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 ,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5.
古典经济学家从社会财富的角度关注到非物质商品,现代西方经济学则更关注服务形态的非物质商品,马克思将非物质产品引入了商品领域,但未做深入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物质商品生产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我国部分学者从非物质商品的客观实在性、生产与消费、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等多视角对非物质商品进行了初步研究。非物质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的研究,从物质商品扩展到非物质商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新时期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宗旨。这意味着新时期教育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价值尺度具有了新的内涵,但在当前条件下要满足不同价值主体的多样化需求,还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以解决教育体制中现有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价值与价值评价:主客体关系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属于主客体之间深层关系的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价值评价是价值主体对客体属性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价值与价值评价,从更深层意义上反映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建立科学的价值与价值评价观,是建立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通过任务价值量表对245名被试进行测查,来考察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在数学、语文任务价值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任务价值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初中一年级是促进学生提高任务价值水平的重要时期;男生对数学的内在价值高于女生,女生对语文的内在价值高于男生;价值的不同成分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因年级不同而有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中技术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化生存阶段,关注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既是技术哲学界的使命,也是教育界的使命。本文侧重于从价值论的角度来探讨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价值论强调价值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本质,并不是贬低实践关系的重要性,我们把“教育中技术的价值“理解为技术对于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实现的人的价值,本质在于手段价值和目的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道德就是指导和约束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作为客体,对于作为主体的人们是有价值的。道德对于个人主体和群体主体,都有着重要价值。道德对于国家的治理,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